从“与朱元思书”的美文教学中谈网络的作用

时间:2022-10-20 07:39:37

从“与朱元思书”的美文教学中谈网络的作用

《与朱元思书》是八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第五单元的一篇写景美文,是从作者吴均写给友人的一封书信中摘录的一段。作者描绘了从富阳至桐庐一百多里富春江上雄奇秀丽景致。既然是美文,学习这篇文章,主要是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体味美。这是教学的重点。更多地调动学生的感官,从文字到景色,又由景色回到文字,从而进入意境,领会作者的志趣,这是教学的难点。而在互联网条件下,发挥互联网的资源优势,依靠多媒体手段,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上课是教学写景美文的最佳选择。整个教学围绕着展现美(听读、看图)、感受美(仿读)、鉴赏美(品读)、创造美(写作)来展开。先由文本到图景(展现、感受美),再由图景到文本(鉴赏、创造美)。思路清晰,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是写景美文教学的典范。那么,在整个课堂中,网络是怎样为教学服务的?所起的作用又有多大呢?在这,我结合自己与网络相关的教学过程谈一谈。

一、视频导入展现美

先声夺人,如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从网上下载《与朱元思书》朗读视频,上课时将这一视频转播到学生机上。学生一边看着富春江沿岸优美的景色,一边听着婉转悠扬音乐、饱含激情的朗诵,不由得发出啧啧赞叹。这一视频的播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通过音频和视频充分地展现了课文的美。由文字转变成景色,学生初步从整体上感受到美。

二、学生仿读感受美

网络资源、大鹏软件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自己的朗读情景,也是仿读的最佳情景,能够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为了巩固学生听读的成果,真正让学生学会朗读美文,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我下载与课文内容相对应的图片以及与课文情感匹配的音乐文件,并启用大鹏软件的课件功能将下载的图片和音乐文件到学生机的桌面上。学生接收到文件后可自行在自己的电脑桌面上打开文件,戴上耳麦,获得一个自己的朗读情景。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景自由地仿读,尽情地发挥,而不会受到任何的干扰。从而让学生确实感受到课文的美。

三、看图附文鉴赏美

由景色联想到课文内容,由景入文,凸现课文的美,既有利于学生当堂成诵也有利于学生赏析课文,从而进一步领会作者的志趣。我课前根据课文重点内容在网上编辑若干幅图,上课时依次出示编辑好的图片。学生先鉴赏图片,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图片的内容,再联想课文语句并附在图上。这样一来,学生在鉴赏图片的同时就已经回味并记起与图片景物相对应的课文语句,有利于学生当堂成诵。在此基础上学生再来赏析与图片景物相对应的课文语句,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体会作者的优美语句。一幅图对应一段内容,鉴赏起来,内容集中,层次分明,有的放矢。由老师编辑若干幅图景—学生看图后在图上附上相应的课文内容—学生结合图、文赏析相应的课文内容,这一教学方法一改以前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勾勒画面图景的教学习惯,确类似于小学阶段的看图写话,甚至类似于比看图写话还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一种游戏活动。(因为只需对着画面找出相关课文内容。)这种方法既能提高学生看图说话的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记忆背诵课文内容;既便于学生赏析课文内容,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既新颖,又实用。这些实惠都是网络图片带给我们的。

四、拓展延伸创造美

我在网上采集了一些旅游景点图片,要求学生看图片仿照作者从描写角度(视觉、听觉)、词语运用、 表现手法(动、静、修辞)、表达作用等角度,写出一段话。用文字反映、创造自然美、生活美。这些网络上的旅游景点图片拓宽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习的资源,为学生创造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至此 ,纵观这篇文章整个教学过程,网络在这篇“写景美文”的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写景美文”美的展现需要网络;其次,学生感悟“写景美文”的美离不开网络;再次,网络为“写景美文”的另辟蹊径的赏析提供了条件;最后,网络为学生创造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总之,利用网络技术进行美文教学不仅能轻松、直观地实现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它就是“写景美文”教学课堂中一朵含苞欲放的花朵,只要我们能合理有效地利用它,它就能绽放绚丽的色彩,散发迷人的芬芳,使我们的课堂更加异彩纷呈。

(作者单位:江西省宁都县黄陂中学)

上一篇:构建和谐课堂创造数学乐园 下一篇:南北方言差异对中国学生韩语语音习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