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鲈池塘高效饲养试验

时间:2022-10-20 07:29:32

河鲈池塘高效饲养试验

河鲈又名赤鲈,俗称五道黑。我国仅新疆北部额尔齐斯河流域和乌龙古河流域有自然分布,为冷温带河湖鱼类。其生长快、个体大、适温广、动物性食性、抗病力强、肉质肥美,是高档食用鱼之一,在商品鱼市场十分走俏。2010-2011年,辽宁省凤城市人和水产苗种培育场购进10000尾河鲈鱼苗,进行池塘养殖试验,经过2年试验,于2011年10月末共产商品鱼6000千克,现将相关情况介绍如下:

一、养殖条件

1.池塘条件养殖鱼池2口4亩,每口为2亩。平均水深1.5米,水源为自然河水,水质清澈无污染,水量充足,每个池单独排灌水,进出水口设有网栏设备,防止逃鱼。每个池配一台2千瓦增氧机。

2.养殖地点地点位于辽宁省凤城市人和水产苗种培育场,水源为培育场附近土牛河,水源常年不断,水量充沛,该河水5-10月的水温在10~26℃,平均为17.5℃。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规定,并能根据需要调整池塘的进水量。

3.放苗前准备河鲈鱼种放养前15天,2010年5月15日,每亩用150千克生石灰干法清塘,杀灭病原菌。3天后进水60厘米,每亩施经发酵的鸡粪200千克肥水。移植水葫芦、水花生等水生植物,为河鲈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鱼苗的购进和放养2010年6月1日由丹东市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购进河鲈苗种10000尾,规格为16克/尾,平均体长8.5厘米,亩放养量2500尾;放养时池塘水温为20℃,放养时用5%的食盐药浴10分钟后放养。另放养50~100克的花白鲢鱼种500尾,用于滤食水中的浮游生物,调节水质。

二、饲养管理

1.饲料及投喂第1年的养殖前期,将收购的野杂鱼绞成肉泥,分成8个点堆放在池四周,每天投喂3次。经过1个月的驯化,最后集中在饵料台上投喂。第1年的养殖后期及第2年,投喂从市场上收购的野杂鱼。投喂前,先将饵料鱼用清水洗净,再用浓度为2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5~20分钟或用浓度为5%的食盐水浸泡5~10分钟,然后将饵料鱼绞碎后投喂。随着河鲈的生长,饵料可直接投喂,每次投喂量以鱼1小时内吃完为度,投喂量为河鲈体重的2%。投喂时要有耐心,当抛出的饵料吃完后,再抛下一次,直到池鱼不再激烈争食为止。投喂上午、下午各进行1次,要根据鱼的摄食、活动状况及天气变化情况灵活掌握。

2.水质管理河鲈属冷温带鱼类,养殖成败的关键是水温。养殖前期每星期加注1次新水,每次加水20~25厘米。高温季节,池塘水位保持在2.5米以上,每天加水6小时左右,使水循环流动以降低水温,水温保持在25℃以下。每天开增氧机1~2小时。

3.日常管理每天坚持早晚巡塘一次,观察鱼摄食情况、活动情况和鱼池水质变化,检查进排水口有无堵塞,保证水流畅通,及时清除死鱼和病鱼。观察鱼群活动和水质变化情况,保持水的透明度在30厘米左右。天气炎热时勤加新水,合理使用增氧机。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严格防止农药、有害物质等流入池中,幼鱼对农药极为敏感,极少剂量即可造成全池鱼苗死亡,必须十分注意。

4.鱼病防治防病采用四大家鱼的管理方法,重点做好水质管理与饵料消毒工作,平均每15~20天用生石灰和二氧化氯交替消毒水体1次。保证投喂的饵料均为鲜活饵料,且要做好饵料的消毒工作。养殖中发现鱼有腐皮病,可按0.3毫克/千克的用量将二氧化氯对水后全池泼洒。

三、收获结果

1.2010年10月30日现场抽样验收,养殖150天,体重平均为250克,最大350克,养殖成活率为90%。2011年10月末,经2年养殖周期,平均体重为750克,最大个体1100克,成活率为80%,共消耗饲料27000千克,饵料系数为4.5,共产鱼6000千克。

2.商品鱼出塘价格为50元/千克,总产值30万元,生产成本12万元,其中苗种2万元,饲料6.7万元,药费0.3万元,工资2万元,其他1万元,纯利润18万元,亩利润4.5万元。投入产出比为1∶1.5。

四、分析和讨论

1.河鲈虽然是新疆特有品种,由于丹东地区和新疆乌鲁木齐的纬度相差不大(北纬43.45度),气温和水温也很相近,所以河鲈在丹东地区养殖是可行的。

2.养殖中一定要保证饵料充足。河鲈在养殖一段时间后,鱼体规格会出现个体大小差异,导致残杀,应视个体差异程度及时分养,不仅能减少残杀,还有利于河鲈摄食和均匀生长。

上一篇:谈论豪猪饲养方法 下一篇:体育解说艺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