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渗漏的主要防治方法

时间:2022-10-18 10:13:43

池塘渗漏的主要防治方法

摘 要:关于在淡水池塘养殖池塘渗漏的问题上,一直是困扰淡水渔业养殖户的主要问题。本文接下来就对池塘养殖池塘渗漏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解决对策 。

关键词:池塘;养殖;渗漏;

中图分类号:S43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对于池塘养鱼,池塘的渗漏问题一直是新挖池塘养殖前期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对于新挖池塘,首先,池塘的土壤必须有较好的保水性,这样才能保持池塘有一定的水位和肥度,如果底质渗水性大,不但需经常加水,即增加成本,又影响水质变肥,不利鱼类生长。其次,池塘的渗漏不仅影响养殖鱼类的生存和生长,池塘的渗漏直接增加水体流失,造成养殖水体水环境的不稳定,各项水体指标变化剧烈(Ph值,温度,溶解氧等)。造成池鱼生长缓慢,免疫力下降,鱼病多、死亡率增高,同时照成饵料系数的增加,水电,人力等费用的增加,降低经济效益。养鱼户应抓住休塘、干塘时期,针对渗漏的情况及程度进行问题分析,找出最佳解决对策,进行整修。现防止池塘渗漏的几种方法做简要讨论,介绍如下。

一、清淤深挖法

对于部分早年开挖的池塘,由于设计理念及科技水平和经过数年的养殖生产的原因,存在池形不规则、水面小、水浅、淤泥积聚较深等缺点,有的鱼塘由于年久失修,池底淤泥,池坡坍塌渗漏,若同时遇到天旱池水蒸发加剧,极易造成缺氧泛塘(鱼浮头现象)。严重影响产量的提高和效益的增加。良好的池塘条件是获得养鱼稳产高产的关键之一,对这种较浅的鱼池,在捕鱼后要进行合理规划,清淤深挖,预防渗漏,同时使之常年水深保持在2.5米左右。

二、施鸡粪法

对于新挖池塘的底质是沙质土,存在很严重的渗漏现象。在修整池塘后,放水前,最好向池塘中施用大量的经发酵过的鸡粪,使鸡粪均匀地平铺在整个池底部,然后再放水使其自然分布,填补渗漏。在饲养过程中,如果发现池水过"瘦"还可以补施发酵过的鸡粪。此法防漏效果也很理想。这样继续下去,就会彻底解决池塘的漏水问题。鸡粪可以使池塘平均渗漏量减少50%-75%,因为鸡粪碎屑沉积可均匀地堵塞池床土壤空隙,鸡粪颗粒又进一步形成微生物团,提高了生物堵塞作用,所以鱼塘施用鸡粪可以防止漏水。此法同时改善了池塘水体的营养,即经济、又长远,是解决池塘渗漏的最佳办法之一。

三、砖灰衬砌法

对于渗漏现象严重的池塘。应先将池水排干,清淤晾晒几天,然后整平夯实池底和边坡。边坡用灰泥衬砌砖块,表面用水泥抹平使之光滑无缝隙,有条件的可预制方块状水泥板铺砌池坡,坡板间隙用水泥填实抹平;池底铺垫20厘米厚的黏土和生石灰后进行碾压,或均匀铺垫30厘米厚的黏土,加入适量水后用机械搅和,让其自己落干,板结后形成保护层。

四、泥浆渗堵法

对于池塘池底存在渗漏现象的鱼塘,清池后应先在池底铺垫一层细碎的黏土和壤土,然后放浑水淤底,将含泥较多的稠浑泥水注入池内,借水流使细碎黏土和壤土均匀平铺池底,通过悬浮颗粒的沉积,以起到保底防渗的作用,或加入适量水将黏土混合成泥浆,让其自行渗入池底土壤颗粒的间隙之中,以增加池底的保水性。

五、黏土铺垫法

对于部分保水性较差,池塘底质含沙量较大的鱼塘,首先清除一部分含沙量较大的底泥,挖去淤泥杂物,晒底半月左右,将黄土、炉渣、石灰按比例混合均匀后,垫在池底及池坝,厚25-35厘米,然后利用物理方法夯实。此外,也可在边坡上添加一些草皮并撒播一些草种,实行草皮护坡。

六、碾压坡底法

对于新挖的池塘或是面积较大的池塘,可酌情根据自身池塘的土质成分和具体情况进行系统的物理碾压、劣实。或清除渗漏区域的底质土壤加入一些农用薄膜并利用适量的黏土或生石灰覆盖其上,搅拌均匀后再进行劣实。当地如果有黄泥,可以用黄泥均匀地垫在池底防漏。将塑料薄膜铺在池底,然后上面盖上一层土防漏水。

七、铺设薄膜法

对于面积较小的精养池塘,可将池塘四边铲平并夯实,先用稀泥抹3~5厘米厚,然后铺设农用薄膜,薄膜的下端应埋入池底20-25厘米左右,上端超过塘边应保持在15-25厘米,并用泥土压实,防止防水膜下沉;池底用黏土和生石灰铺垫碾压,或均匀铺垫30厘米左右厚的黏土,加水或家禽类粪便后搅合成泥浆状,让其自然渗透落干,以不漏水为佳。

八、鱼、牧综合养殖防漏法

对于一些池塘的周边建有鸡、鸭舍,或者存在猪舍,最好能让这些畜禽的粪便经过堆肥发酵后撒入养殖的池塘中,这样既改善水体水质,提供养分,平衡微生物菌群等效果,同时对于减轻鱼池渗漏的现象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九、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分析

查阅有关池塘养殖资料显示,对于渗漏的鱼塘,其经济效益普遍降低20%-30%。 同时关于养殖池塘渗漏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节约了大量的地下水资源,减少了淡水资源的浪费与污染。随着池塘养殖技术的不断成熟,渔民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大大的增加了渔民养鱼的积极性,届时也使更多的农民走上渔业致富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范增华;;兽用硫酸链霉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初报[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10年02期

[2]黄应昆;李文凤;罗志明;王晓燕;卢文洁;;甘蔗地下害虫发生危害特点及防治[J];中国糖料;2010年01期

[3]矫凤安;;关于大豆常见病害的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年02期

上一篇:徽茶产业的发展 下一篇:论中国画的艺术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