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工艺 “微课” 实践课程的应用及研究

时间:2022-10-20 07:23:30

服装工艺 “微课” 实践课程的应用及研究

【内容摘要】在信息“微时代”的背景下,微课作为一种新生的教学资源,对传统教学方式造成了冲击。其以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优势,改变了人们的学习方式,实现了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文章以服装工艺微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为例,阐述了服装工艺“微课”课程的构建思路及实施方法,探索了基于建构主义形成的服装工艺“微课”空间课程的建设方法,响应了《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的改革思路。

【关键词】“微课” 服装工艺 空间课程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人们的信息量越来越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微博、微信这种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的传播媒介渐渐流行起来,并且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这种信息“微时代”的背景下,“微课”因其主题突出、短小精悍、互动性强、方便记忆的特点逐渐引起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2010年开始,教育界掀起了“微课”的浪潮,全国性的微课大赛也举办多次,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学习方式,学生不再满足于被动接受式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喜欢在课后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浏览“微课”,使学习变得更自由。

“微课”是指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或者教学主题的教与学的活动。其有别于传统的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学视频为核心内容,运用建构主义方法,将教学设计、教案课件、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内容组合起来而营造出的主题单元式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以网络空间为载体,以实现学生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宗旨。其是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虽然我国近几年对“微课”的研究较多,但是真正应用于实践教学的不多,下面以笔者通过服装工艺课程的“微课”教学实践方面做的一些尝试和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微课”视频教学可以弥补传统实践教学的不足

以服装工艺实践教学为例,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在中间做示范,学生在四周围观。这种教学方式有三个弊端:一是工艺操作时间较长,学生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二是受空间和角度的限制,学生观看效果不理想,又不能重复观看;三是教师专业能力的局限性影响教学效果。这些问题可以在“微课”课程中分别得到有效的解决。

1.在“微课”课程中,教师将工艺制作过程按照流程分解成5至10分钟的视频片段,每个片段有自己独立的主题内容,又互相贯通,这样减轻了学习压力,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微课视频制作过程中,要根据操作手法在不同的角度进行拍摄,对工艺细节要运用特写镜头,在后期剪辑中,要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能力,将拍摄内容由浅入深有序排列,并对重点内容配以文字说明,对工艺细节和难点部分可以使用慢放功能。这样才可以有效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也能够实现反复观看。

3.考虑到教师专业能力的局限性以及学校服装设备的不完善,有些服装品类可以由企业人员在生产车间进行拍摄,这样既保证了工艺制作技术的准确性,又丰富了服装制作的教学资源,在扩大了传播知识的广度和深度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专业技能的自我提高。

二、服装工艺“微课”课程的构建思路及实施方案

1.服装工艺制作“微课”视频教学资源的开发。服装品类很多,学校服装设备和教师专业技能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扩大服装工艺教学资源,学校应该主动与服装企业合作,共同开发服装工艺课程资源。首先要做的是寻找合作企业并对企业进行调研,了解不同服装品类的设备使用情况及工艺技术要求,然后确定合作企业制定合作方案,由校企联合共同研讨拍摄脚本。拍摄脚本按照服装工艺流程分为不同的教学单元模块。每个教学模块内容包括教学任务书,微课的教案、课件、机位设置以及拍摄时间等,教学内容要将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内容精炼,重点突出、由浅入深、简单易懂,时间控制在10分钟以内。服装工艺制作“微课”视频教学资源的建设,是对传统服装工艺教学资源的很好补充。

2.服装工艺制作“微课”课程内容的整合。微课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其是一种时空异步的教学方式,课程内容必须短小精悍、富于趣味,这样才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服装工艺制作“微课”课程内容的整合,要先打散课程的系统性和整体性,将它分解为一个个小的课程单元,再依据学生认知特征和心理特点,将内容安排深入浅出、循序渐进,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自信心,逐渐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服装工艺“微课”课程架构。

3.服装工艺制作“微课”空间课程的构建。“微课”是以网络为媒介,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提供的一个交流平台。“微课”空间课程可以依托大学城空间进行建设,在空间中要建设微视频、微教案、微课件等栏目,以方便学生自主学习,还要建设微作业、微测验、微考核等栏目,对学生学习成果进行检验及评价。另外,还要设置互动交流答疑区,为学生答疑解惑,设置“微视频”作业提交区,对学生“微视频”作业进行指导,加强过程管控,设置微反馈和微反思区,促进教师的自我剖析和反思。

三、服装工艺制作“微课”建设的实践意义

首先,《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提出要“坚持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用信息技术改变课堂教学模式,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者孜孜以求的梦想。服装工艺制作“微课”的建设及应用,是新时期信息化教学模式的一种探索。其次,“微课”解决了职业院校专业实践课程受场地环境、学习时间、学习条件等方面限制的问题,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工艺制作“微视频”,拓宽实践教学资源库,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和拓展。再次,“微课”将传统意义的课堂转移到电脑或手机的终端,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挖掘了学习潜能,弥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不足,满足了个性化的学习需要,使实践课程的教学更直观、更精确、更有趣。其适合移动学习时代,符合信息碎片化的时代文化特征。总之,“微课”用视频的方式对实践教学知识点进行了深入剖析,为教师的自我剖析与反思提供了必要手段,增强了教学评价的科学性,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促进了校本教材的开发。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2013(4).

[2]周家伟.浅谈以“学”为本的“微课”教学资源开发[J].职业时空,2010(9).

[3]潘丽琴.走近音乐“微课视频"[J].教研苑,2013(7).

作者单位: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服装艺术设计系

上一篇:新版电视剧《三国》情节设计艺术的思考 下一篇:高校服装设计教学中的“绿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