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诱迷向丝防治蟠桃梨小食心虫试验

时间:2022-10-20 07:01:21

梨小食心虫是危害新疆石河子蟠桃的主要害虫之一,危害高峰期的蛀果率在50%以上,每年每亩直接经济损失加繁殖费用高达1200元,部分果农因防治不力造成绝产。

石河子蟠桃食心虫研究课题组在2010年研究的基础上,2011年从澳大利亚引进了生物防治梨小食心虫新技术—性诱迷向丝,对梨小食心虫进行防治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分述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根据梨小食心虫迁飞、危害特点及性诱迷向丝的诱虫范围,课题组选择林管连2公顷、8连3.87公顷共计5.87公顷蟠桃园为摆放梨小食心虫性诱迷向丝的试验处理区,两个处理区与其他桃园的间隔距离在1~3千米。选择9连另两个蟠桃园共计2公顷作为对照区。

试验处理区按33根/亩挂梨小食心虫性诱迷向丝,根据蟠桃园每亩种植密度,采取1、2、1的方式扎在树体2/3的枝条处,并悬挂有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着陆台。试验区只挂梨小食心虫性诱迷向丝,蟠桃自开花到成熟不做任何农药喷施处理。试验对照区悬挂有梨小食心虫性诱剂的着陆台,进行常规农药防治,2011年共计喷施化学农药8遍。

试验区蟠桃树在4月上旬开花,林管连试验区于4月25日、8连试验区于5月4日悬挂性诱迷向丝。试验设置后,4—5月每隔5天、6月每隔10天对处理区和对照区进行诱蛾数量调查并记载,直至7月30日蟠桃成熟结束诱蛾数量调查,转入蟠桃果实幼虫蛀果率调查。

2 结果与分析

据4—6月对林管连和8连两个试验处理区及9连两个对照区的诱蛾数量调查及统计结果;林管连试验处理区的诱蛾效果达81.9%、虫梢率15.6%、蛀果率5.2%、防效85.4%,8连处理区诱蛾效果达96.7%、虫梢率5.6%、蛀果率1.74%防效95.1%。(见表1)

试验调查表明:石河子蟠桃园梨小食心虫成虫数量比内地桃园高很多,据林管连试验点调查,4月25日摆挂梨小性诱迷向丝,4月30日在着陆台上诱集到270头成虫,对照区在4月、5月和6月诱集到的成虫数量分别为789、799和250头。分析原因,由于蟠桃园近几年对梨小食心虫的防治手段和方法比较落后和单一,造成越冬基数很大,虽然使用了梨小性诱迷向丝,也取得了较好的防治效果,但还是难以彻底阻止害虫的发生、繁殖和蔓延。

3 小结

(1)试验结果表明,石河子蟠桃园使用梨小食心虫性诱迷向丝技术防治桃小食心虫效果较好,平均防效达到90%,可以持续使用。

(2)根据试验结果,课题组认为在石河子蟠桃园这样特殊的生态环境条件下,须适当增加梨小性诱迷向丝的摆挂数量,可以按每株摆挂两根来布施,以提高害虫防治效果。

(3)在每亩摆挂33根迷向丝的条件下,为不过多增加果农的经济成本,可以在摆挂前或之后增加1次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的菊酯类杀虫剂,使越冬害虫基数降低,减少虫梢率,确保梨小性诱迷向丝的防虫效果,为以后持续防治打好基础。

上一篇:小议虚构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下一篇:关于高职财电专业税法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