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时间:2022-10-20 06:49:25

浅析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的有机结合

[摘 要]:在现行中职数学教学中,任然没有摆脱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传统模式,导致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数学的厌学心理,加之中职学生本来数学基础薄弱,致使中职学校出现了庞大的数学学困生,如何提高中职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笔者结合多年从事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认为将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是一种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数学 数学教学 专业课教学

在“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办学指导思想下,确立了中职数学课既是一门重要的文化课,又是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必不可少的基础课和基本工具的学科定位,数学课应为专业课服务。然而在现行中职数学教学中,任然没有摆脱普通高中数学教学的传统模式,导致中职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数学的厌学心理,加之中职学生本来数学基础就很薄弱,致使中职学校出现了庞大的数学学困生,本文就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有机结合作如下探讨,以期引起广大中职数学教师的共鸣。

一、重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基础地位

教学实践表明,学生对某些学科缺乏学习积极性,往往是由于对学习这门学科的重要意义缺乏深刻的认识,一旦学生充分理解所学知识的相互联系,理解了所学内容的科学意义和社会意义,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就会油然而生。马克思曾经说过:“一门科学只有在成功地运用了数学后,才算达到完善的地步。”现代高科技取得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数学发展的结果或作用,数学与其它学科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轻数学课而重专业课的学习,表面上看对专业课有利,实际上却真正对专业课学习不利。再加上为适应市场,急功近利的思想严重,不断加大专业课的教学,而砍去了很多数学课,这样给专业课的教学造成很大麻烦,对于专业课中牵扯到的计算,学生无法理解和解决,其它知识也只能是一知半解。而且数学在其它学科中的应用不仅仅是内容的应用,更重要的是数学方法的应用。因此,专业课的教与学,在一定程度上对数学有依赖性。离开数学课的密切配合,专业课的教与学,很难取得满意的效果。所以在专业课的教与学中,数学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作为中职的数学教学,既要满足未来公民的基本教学要求,也要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更要突出地为现行的专业教学服务。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在强调专业课教学的同时,也必须重视中职数学教学的基础地位,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加强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对接

新一轮数学国家规划教材降低了起点,注意了初高中内容的衔接,并在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面作了一定的增补,尽可能地考虑了各专业各大类的通用性和特殊性的要求。但是由于中等职业学校专业门类较多,现行数学教材与专业课在知识的衔接上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矛盾。

一是数学内容的安排顺序与专业课对数学知识的需求在时间上脱节;例如:机械专业一般在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安排了机械制图课,这门课要求学生学会看图、识图、绘图甚至按图样加工工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空间立体感和立体几何知识,而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的立体几何却安排在数学教材第一册的最后一章,使得学生在第一学期学习机械制图时空间概念薄弱,立体几何知识缺乏,学习备感吃力。机械制图中有关圆弧的连接和作图涉及用圆弧连接两条直线、用圆弧连接两圆弧、用圆弧连接一条直线和一段圆弧等内容,要求学生对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判断以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等内容非常熟悉,而这些内容在高二数学教材第二册才开始学习。类似情况在其他专业课中也存在,如此,数学课就不能为专业课学习提供直接、及时、有效的服务。

二是知识传授没有考虑专业需求和深度。现行的数学教材,几乎都未摆脱传统普通教材的形式,很少从专业教学需要角度考虑组织教材的深广度,当专业教学中需要相关知识时,只能自行介绍,教学效果又慢又差。 作为专业背景下的中职数学教学,就要主动考虑专业的需要,了解相关专业的教学内容,熟悉它们对数学知识的具体要求,主动规划对原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造、扩充、加深,拾遗补缺专业教学中需要的数学知识,让原本零碎的夹杂在专业课中学的数学知识,归顺到数学教学的体系中,有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链,拓宽或加深相应的数学知识。

针对以上矛盾,我们有必要对现行数学教材进行灵活处理。处理的原则:一要结合学生实际,二要为学习专业课服务,三要处理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具体教学时力求保持主体内容不变,不影响数学知识系统性的前提下,对数学教材作必要的顺序调整或作内容的增减,制定不同专业的数学大纲,使调整后的数学内容能与专业课很好地衔接。

三、注重中职数学教学与生产实际的结合

中职数学教学要用与专业相关的实际问题背景作为数学教学的背景,中职数学教师应了解专业技能中需要的专业知识,熟悉专业问题解决中应用的数学知识,改变了传统数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通过生产实际中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解决实际的数学问题中既能提升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也能锤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解等差数列时可结合财务会计中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法之一年数总和法讲解,一台设备原值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预计净残值20万元,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各年折旧。

分析:采用年数总和法,学生一般只会套用会计公式[4]:

计算出第1年折旧额为(500-20)×5÷15=160万元,

第2年折旧额为(500-20)×4÷15=128万元,

第3年折旧额为(500-20)×3÷15=96万元,

第4年折旧额为(500-20)×2÷15=64万元,

第5年折旧额为(500-20)×1÷15=32万元。

引导学生观察这五年的折旧额,将第5年的折旧额看作第一项,则学生容易观察出32,64,96,128,160恰好是一个首项和公差都为32,共五项且五项之和为的 的等差数列。

这样,让学生理解了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特殊的等差数列后,今后用年数总和法计算固定资折旧额时,就可以不用死记硬背书上的公式了。

又如:在讲解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图象是可结合电工技术课程的正弦交流的图象解决。如图,某正弦交流电路电压和电流波形如图所示,试判断u的初相角为__π/3 __,i的初相角为__-π/3 ;则u比i超前__ 2π/3_。

这样就将数学知识与生产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感觉到数学不在是枯燥的、空洞纯理论知识了。

又如: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直线与平面位置关系时,可以列举CAD制图中的实例:机器零件的设计制图;小区的房屋设计规划图;FLASH动画设计等。

总之,中职数学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是密不可分的,数学课必须为专业课服务,必须将数学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课的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不同专业的特点,以专业课知识为背景设计数学教学的真实案例,通过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同时使学生在专业课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深化理解数学知识,使其数学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从技术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数学课教学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职数学教学与专业课教学关系的调查与分析 李惠芝 薛宜杰《职业教育研究》2008 年10期

[2]浅谈中职数学教学为专业课学习服务陈玲娟《成功(教育) 》 2011 年10期

[3]浅谈中职数学教学如何与专业课结合武欣《金色年华:下》2011年 第11期

[4]《企业财务会计》 葛家澍,耿金岭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上一篇:浅谈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下一篇: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