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与改进

时间:2022-10-20 06:36:54

“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与改进

一、实验原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Ir,改变外电路电阻R,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出多组路端电压U和总电流I,以电压U为纵坐标,电流I为横坐标,作出I-U图象,如图1。由U=-rI+E知:把图线延长到和纵轴相交,其截距就表示I=0时的路端电压,等于电源的电动势;把图线延长到和横轴相交,其截距表示路端电压等于零时的总电流,也即外电路短路时的电流I ,所以此图线斜率的大小就等于电源的内电阻r= = 。

二、电路分析

1. 若采用图2所示电路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则该电路存在着系统误差:

这是由于电压表的分流I ,使电流表示数I小于电源的输出电流I =I+I ,而I = ,显见:U越大,I 越大,只有短路时U=0,才有I =I=I ,即图3中的B点。它们的关系可用图3表示,实测的图线为AB,经过I 修正后的图线为A′B,即实测的E和r都小于真实值。

实验室中的J0408型电压表0―3V档内电阻为3KΩ,实验中,变阻器R的取值一般不超过30Ω,所以电压表的分流影响不大。

利用欧姆定律: U= E -(I+I )r ,将I = 代入可导出U= -I ,对比实验原理式U=E-Ir可得测量值: E= ,r= 。【由r= 得 = + 可看出:实测的r为当将电压表与电源并联后看成等效电源时的等效电源内阻值,即r为R 与r 的并联值,如图4】可知:E<E ,r<r 。

为减小系统误差,图2电路要求R >>r ,这在中学物理实验室中是容易达到的,所以课本上采用这种电路图。这种接法引起误差的原因,是由于电压表分流的影响。

2. 若采用图5所示电路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则该电路也存在着系统误差:

这是由于电流表的分压U ,使电压表的测量值U 小于电源的端电压U =U ,而有U =U +U 的关系,且U =IR ,故电流I越大,U 也越大,当电路断开时,U =U ,即图6中的A点。

实测的图线为AB,当将电流表内阻看成内电路的一部分时,如图7所示,r =r +R ,这样处理后,图线可修正为AB′,此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并不是电源的短路电流,但由图线可知:E =E ,r >r 。

只有当R <<r 时,才有r =r 。然而中学的实验设备很难达到这一点,故此法不可取。

我们注意到,用此种方法测出的电源内阻误差虽大,但测出的电源电动势则是准确真实的。

三、电路改进

综合考虑以上两种方法,将实验电路加以改进,改进后的电路图如图8所示,实验操作步骤为:

①按照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R阻值调至最大;

②闭合电键S,将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a,调整滑动变阻器,测出多组U、I值,在坐标系中画出U-I图线甲;

③闭合电键S,将单刀双掷开关S′置于b,调整滑动变阻器,测出多组U、I值,在坐标系中画出U-I图线乙;

④断开电键S。

实验操作完成之后,利用图象法处理数据,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了两条直线甲和乙,纵、横轴截距分别为U 、U 和I 、I 。如图9。

在图8中,当开关置于a时,U =E-I (R +r),所以图线中的纵轴截距U 就等于电源的电动势E;当开关置于b时,U =E-(I +I )r=E-(I + )r,得U = E- I r,这也是一次函数,当U =0时,短路电流I =I = ,所以r= ,即由图9可准确得出电源的电动势E=U ,内电阻r= 。

可见,在原来课本方案的基础上,通过添加一只单刀双掷开关,用来改变电压表接入电路的方式,对测量电路加以改进,就可使得测量方法更加合理,就能够最大程度地消除误差。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物理教学质量 下一篇:家史调查与历史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