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下穿铁路工程顶管施工探析

时间:2022-10-20 06:17:33

管道下穿铁路工程顶管施工探析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管道的建设,顶管施工越来越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工程实例, 选择合适的顶进方案与铁路安全配合措施相结合,再加上线路监测,确保了铁路营运安全,施工也得以顺利完成。

关键词:下穿铁路 顶管施工 顶进

中图分类号:TD262

一、工程实例

下穿铁路顶管管道中心线与铁路斜交,交角为60°。护管距离电气化柱9.5米,护管距离立交桥边19米。护管为DN2000 钢筋砼管采用泥水平衡法顶进施工,护管总长120m,管节规格为:2000×200×2500(即内径为2000毫米;壁厚200毫米;管节长度为2500毫米,F型套环管接口;优等品)。护管顶离轨底最短距离为8米,工作井及接收井均处于铁路栏栅外,工作井壁内侧距离铁路栏栅50m,接收井壁内侧距离铁路栏栅38m。顶进时从东侧工作井起分别横穿Ⅰ、Ⅱ、Ⅲ、Ⅳ线四股道。

二、顶进方案

根据地质条件选用合适的顶管机头,本地地质条件较好,所以选用普通泥水平衡机头,不带破碎功能,刀盘为十字架式,刀盘上焊有许多合金块,这就是切削土体的“牙齿”。

机械进场后进行机械组装,先施工导轨及后背,再凿洞口安装止水圈。开洞口在顶管前期最关键,要预防地下水压力过大将机头冲出及引发其它事故。顶管工作井处地下水位较低,洞口凿开时没有多少水流出,直接凿开装好止水圈。吊下机头,放好油顶架装好油顶。顶管采用4个200t的油顶同时顶进,可以根据顶进情况再增加油顶。顶管施工时,顶管掘进机大刀盘切削前方土体,将土体与水搅拌成泥浆,由排泥泵将残土经排泥管运走,后座主顶油泵和主顶千斤顶产生推力,推动管道向前推进。通过管节一节一节向前推进,顶管机不断推进最后到达接收井。

管道比较长时,顶进的阻力会较大。可以通过压入触变泥浆,在管周外壁形成泥浆套,从而降低顶进时的摩擦阻力。压浆与补浆使用触变泥浆是长距离顶管减少摩阻力的重要技术措施。顶进长度大于80m 时,合理使用触变泥浆,可保持土体稳定起到减阻和护壁的作用。顶管施工时,时刻观测顶管的位置偏差。如发现偏差较大时,要及时纠正,以防偏差继续增大。纠偏由激光经纬仪进行测量,激光经纬仪发出的激光束照射在位于钻掘系统内的光靶上。根据测得的偏斜数据,操纵液动纠偏系统,使掘进系统前部铰接的机头产生偏摆,从而实现铺管方向的调节。纠偏控制由纠偏千斤顶进行,掘进机共有纠偏千斤顶4 个,纠偏角度2.5°,能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进行全方位纠偏。一般情况每次纠偏角度不大于0.5°,以适当的曲率半径逐步的返回到轴线上来。

三、铁路安全配合措施

由于在顶进过程中线路可能会发生沉降,旅客列车运行速度比较快,货物列车比较重,在顶进施工时必须对列车进行限速,一般限速45km/h或60km/h,列车通过顶进地段时运行速度必须慢下来按限定的速度行进,通过顶进地段后再提升至原来的运行速度。铁路上有许多设备,有通信、信号、供电等设备,顶进前与设备管理部门签订好安全协议,要求设备管理部门在顶进过程中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做好应急准备。

四、顶管施工沉降监测

顶管施工时,必须对地表、铁路路肩、线路钢轨、铁路行车设备进行沉降监测。沉降监测目的:一是通过对监测信息的分析指导后续工程的施工,二是确保周围建筑物的稳定,特别是铁路及铁路设备的安全;三是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决策依据。

在顶进方向的路面上设立沉降观察点,铁路地段每条钢轨都设立一组沉降观察点,非铁路地段每隔15m向距离设一组沉降观察点。沉降观察点是在管中心线及管中心线左右各3m处各设点,三点成一组,电气化柱等铁路设备上也设好观测点。

随着顶进开始,沉降工作也跟着进行,铁路外的监测采取水准仪测量和施工人员在地面检查相结合,肉眼观察地面有没有开裂和下沉,水准仪观测沉降。在铁路外的监测可以为铁路监测提供参考。当顶管机头到达铁路路基边坡底时就要开始进行铁路监测。铁路监测采用两种方式:一是专业线路工对线路进行检查,每过一趟车对线路进行目测,观察线路的水平和方向,利用轨距尺检察钢轨的轨距;二是技术人员利用水准仪对沉降观测点进行定期观测。施工监测24小时进行,将监测结果报告给施工管理人员,为下一步施工提供决策依据,根据监测情况看是否需要调整顶进速度和顶力。

五、线路沉降超标应对预案

为了避免顶管施工引起线路下沉进而影响铁路行车安全,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特制定线路线路沉降超标应对预案。

1、在施工前准备足够的道碴和河砂,搬运进线路堆码好。准备好捣固机、起道机等铁路抢修工具。施工现场必须备有足够的线路整修机械、扣轨钢梁、砂包及道碴,以便发生险情时及时进行处理。

2、当线路沉降超标影响到火车通行时,立即停止顶进。现场防护员立即设置停车防护牌严禁车辆通行,同时通知车站及有关部门,驻站防护员在信号楼办理封锁该股道手续,现场立即组织线路工检查该段线路状态。根据下沉的情况确定处理方案,当路基下沉造成轨道枕悬空时,砌砂包封堵补填道碴或采用护板防护,必要时应作扣轨防护。

3、集中人力进行抢险救灾。

4、抢险完成后继续监测,当地表沉降速度过大,加快监测频率,分析原因。必要时采用加强支撑和加固地层的措施保证施工安全。

六、结束语

由于管道下穿铁路本来就是一个难题,根据地质条件选用合理的泥水平衡顶进方法及顶管机头,保证挖掘面的稳定,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土体的扰动,减少沉降量。铁路限速运行,在封锁没有列车运行的时候下穿线路,并对线路进行监测,下沉超标时及时进行整修。合适的顶进方法与铁路安全措施相结合,再加上线路监测,确保了铁路营运安全,施工也得以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 佘彬泉,陈传灿.顶管施工技术[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998

[2] 王 进.铁路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2

[3]马保松.顶管施工技术及验收规范.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7

上一篇: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下一篇:关于提高箱型柱内自密实砼施工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