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探讨

时间:2022-10-20 06:10:41

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价值与教育探讨

摘 要:从本质上讲,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对生活世界的回归,尤其是在幼儿阶段的教育教学,更要注重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主要阐述了儿童生活的特征以及主要的生活教育形态,并在此基础上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开展生活教育,促进幼儿教育教学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幼儿;一日生活;价值;教育

在现代化社会中,幼儿阶段的生活教学需要区别于普通的学校教育,着重强调生活与教学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幼儿阶段的生活教学要注重多元化、整体性与真实性的特点,从而更好地实现生活价值,表达生活教学的人文关怀,使幼儿获得更好的生存与发展,目的在于重建或改造幼儿原本的教学世界与生活世界,提升幼儿教学的生活价值与意义。

一、儿童生活的主要特征

从众多教育学家的教育观念中可以总结出,所谓的儿童生活主要是指儿童通过对外部多种因素的内化,对自身价值产生影响,并得到发展与实现的能动性过程。(1)儿童生活不仅是一种文化活动,而且还是一种人性化的活动。(2)对儿童自身的生活来说,文化是简单,形象、生动以及具体化的东西,这样一来单单可以利用符号实现文化的再现,并且还可以利用实物对文化加以反映。(3)儿童生活可以说具有一种自然属性,因此不具有任何社会目的。(4)由于儿童生活具有特有的自在性,是一项日常性的生活活动。因此,儿童生活与社会中制度化的生活有很大区别,如果将儿童的生活也变得制度化,就会让儿童失去童趣、童心。(5)儿童主要是以儿童生活作为主要的存在方式,它记录了儿童的整个发展与成长过程。进而可以看出来,儿童生活主要具有以下特征:具有明显的发展性与生长性的目的,生活方式也具有明显的游戏性质,在生活内容上也涉及整个生活,因此可以说具有一定的整体性。

从根本上来讲,儿童在幼儿园一日的生活是幼儿日常生活的重要构成部分,虽然幼儿园中一日生活会依照活动的内容与时间安排有所不同,包括教学活动、游戏活动以及日常活动等等,但是这些活动在本质上具有一个共同的属性,那就是作为教育的完整部分存在的,因此任何不利于幼儿园教育的划分行为都会影响这一活动的整体性,从而违背其生活的本质要求。

幼儿每天都会在日常生活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掌握更多的生活基本经验,发展自身的独立生活能力,提升综合素质。相比之下,集体式的教学活动是作为儿童在园一日生活的组成部分存在的。由此可见,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注重并加强对学生的日常教育,使他们获得更好的成长与发展。

二、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教育形态

集体教学、集体游戏、盥洗、休息等都是幼儿在园一日的客观生活形态,但每种形态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实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完整性。而这一完整性的教育又包含着一些必要的共有教育形态,就好比游戏化的生活是幼儿主要的教育生活,具有生动、具体、形象的特点。可见,教师需要关注幼儿的不同教育形态,并进行有效的组织与指导,从而真正实现幼儿在园一日的实际生活教育价值与意义。

此外,我国有关幼儿教育的文件中表明,需要关注幼儿自身的生活,进行保健、营养与安全性的教育,还要注重儿童的实际发展生活等等。所以,幼儿生活不可以被简单地纳入到正式学习以及自发性的日常生活当中去,应该将它们当做一个教育的整体来看待。

在现代化社会中,正式的集体教学活动容易被忽略,因此教师也没有予以重视,这就导致有关活动在组织与实施方面不具有具体化的目标,严重影响教育与生活活动的有效结合,没有将普通生活内容加入幼儿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阻碍了与幼儿终身教育的发展性衔接。另一方面,教师对幼儿生活更注重班级管理,缺乏人文关怀,没有从思想上认识到幼儿生活的形象生动以及游戏化的特点,因此只是一味地遵循成人世界的规范与秩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从思想上真正重视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教育价值,深入发掘潜在的教育契机,遵循儿童原本的生活形态来组织教育教学活动,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对儿童的全面教育。

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开展生活教育

1.转变传统的课程观念

传统意义上,幼儿课程主要是指具有一定结构的学习活动,以及具有自身开发特色的教学活动。这种类型的课程称之为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重点,并且与普通生活有所区别。现代化的教学理念注重幼儿一日的生活都是课程,意思就是说一日的生活就是学校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活与课程这种传统意义上的相融与统一性需要教师在课程理念上有一个深层次的转变,尤其是对课程实施的方式节点划分以及有针对性的课程内容开发。

作为教师应该明白幼儿在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了他的学校课程学习,因此属于课程的实施范畴,教师就必须结合不同班级、年龄的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与安排,并保证实施的质量与时效性;继续进行心理环境与物质环境的有效创设,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途径与方式;对家长进行有效的指导来配合园区的教育教学,提升教育的成果;对学生进行更好的评价等等。以上方面都需要教师在现代化园区教学中转变课程理念,真正从思想上理解课程的功能与价值,促进幼儿教学的发展。

2.转变传统意义上对幼儿在园生活教育的认识

从整体上来讲,幼儿生活具有连续性和完整性,因此教师不能单纯关注幼儿在园区内的正式集体教学,而忽略在幼儿园内的生活。这主要是因为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他们在各种场所具有不同的表现和发展,这样才能有效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场;另一方面,从儿童自身来看,他们的生命发展具有连续性的节律。所以,幼儿教师要注重并加强对全体儿童的生命发展过程,而不仅仅局限于3~6岁这个年龄阶段,要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习惯,并且还要将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更好地融入儿童的整个生活场所之中,实现两者间的有效衔接。在这个基础之上,教师应将幼儿真实、完整的生活意义展示出来,不局限于借助生活形式以及制度化的生活教育片段,进而影响儿童的成长与学习。教师要真正认识到幼儿园生活对儿童成长的重要性,注重生活活动在内容与目标的制订与实施上遵守园区的管理要求,同时要充分体现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活动拓展,实现学校教育及家庭教育的有效衔接,真正达到园区与社会生活的贯通与统一。

综上所述,幼儿在园一日的生活教育价值对儿童自身的成长与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并掌握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规律,关注他们的整体生活与学习过程。例如,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真正认识到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教育价值,保证并提升幼儿生活教育的质量与效率。这样才能促进幼儿的个人成长,为今后的学习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虞芬.回归幼儿生活的课程实践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 2005(03).

[2]朱细文.积极对待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过渡环节[J].学前教育研究,2004(02).

(作者单位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图克镇幼儿园)

上一篇: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开展经典阅读指导策略的研究 下一篇:开拓新课程理念下生活化的思想品德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