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导游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四个”意识

时间:2022-09-19 12:40:58

现场导游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四个”意识

摘 要:现场导游作为中职旅游专业实训课程,其学习效果的好坏,不仅关系到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还是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体现。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激发好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培养学生的导游讲解能力和强烈的服务意识事关重要,就培养学生四方面意识做出一定的尝试。

关键词:人文意识;审美意识;从业意识;绿色旅游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人文意识

对于旅游专业的学生来说,历史知识和人文素养是十分重要的专业素养。很多旅游景点都具有历史积淀或含有人文因素。外地的或外国的游客到我们水乡古镇旅游,一辈子可能就来这一次,导游员的表现怎样,他们的文化素养、文化底蕴如何,对当地历史文化、自然人文宗教、民俗风情的了解程度,都将直接呈现给游客。通过他们的讲解,能让游客了解一个景区,深深感受到这个地方的美和文化底蕴的深厚,然后传播到全中国、全世界去。因此,在旅游专业的现场导游教学中,我们比较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人文意识,组织与景点密切相关的历史史料和人文知识作为讲解训练的素材,特别是尝试引导学生搜集整理诵读古今诗词歌赋,让学生在训练中不仅提高景点讲解水平,还增加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内涵。

如,在讲述古镇旅游之前,我先展示古镇经典图片,配合舒缓的背景音乐,再让学生背出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让学生静静地品味古镇浓厚的“小桥、流水、人家”及“东方威尼斯”的韵味。

又如,在讲解退思园之前,先让学生进退思园实地考察,拍摄各个景点照片,记录各个景点的匾额楹联石刻,然后回来查询资料,收集各个匾额楹联石刻的出处,或典故或诗词曲赋,这样在讲解时就可以通过背诵相关的诗词来充实自己的讲解内容,加深自己的讲解内涵。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潜移默化地感悟了古镇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景色,在无形中受到了教育,提高了人文修养。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审美意识

旅游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一部分,是游览、观赏性的审美活动,其核心是对美的享受,而导游的工作过程正是引导游客去欣赏美、享受美的过程。“祖国山河美不美,全靠导游一张嘴”,同样的小桥流水,同样的导游,讲解的方式不一样,效果也是大不一样的。导游对景区景点的了解与审美程度决定了导游的讲解水平与素质。因此,在现场导游的教学中,我们也很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审美意识。

如,讲解退思园九曲回廊时,让学生沿着回廊欣赏每一个漏窗,漫步其间,内处之景,步移景异,恰似欣赏一幅幅立体山水画卷。置身其中,诵读李白“清风朗月不须一钱买”的诗句,领略那清风朗月可以不花一钱尽情享用,酒醉之后,像玉山一样倒在风月中,该是何等潇洒、适意。这种意境也正是道家所崇尚的“自然为美”。

通过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审美意识,让学生了解到当地的旅游资源概况,欣赏不同类别的旅游景观,既品味了文物古迹的韵味,又体会到新时代的蓬勃生机,无疑会增强学生对家乡风景的热爱,进而热衷于旅游业,投身于旅游业的发展。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旅游从业意识

游客到一个地方,只有通过导游的讲解才能对景点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由此看来,导游的讲解确实很重要。许多学生觉得最重要的是背好景区讲解材料,做到张口就来,顺利流畅,就能上岗做导游了。其实这种想法是片面的,想象一下你是游客,如果导游一开口就像在背书,你会觉得还不如自己拿本书来看。

导游是一个旅行社的窗口,也是一个地方旅游形象的窗口。一个好的导游,除了能生动讲解好之外,还要处处为客人着想,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从业意识。导游从业意识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与后天的教育和培养分不开的。为了提高学生旅游服务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们注重在学生的在校学习期间加强旅游从业意识的培养。

如,学生刚上岗时可能会热情工作,时间长了就懈怠了。有的学生做了一段时间的业余导游以后就再也提不起精神做了。他们如是说:“我们每天重复同样的路线,介绍同样的景点,说同样的话,真是好烦哦。”而我们的回答则是:“虽然你们每次面对的是一样的风景,但总是有不同的客人伴随。只要你们在导游过程充满热情,就一定会感染每一个游客;只要你们跟游客有良好的互动,就不会有厌烦了。”

再如,“宾客至上”“服务第一”是服务行业的座右铭,是旅游服务工作者的一条服务准则。而许多初到旅游公司实习的学生,往往不明确自己“服务者”的角色,缺乏为人服务的从业意识,在导游讲解中,在提示游客欣赏景点风景时常常会说“请看我的右手边”“请看我的前方”等等,就是这些话暴露了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强调:“一定要把自己定位在‘服务者’的角色,多从游客的角度和意愿考虑问题。”诸如上述问题,则多次提醒学生更改为“请看大家的右手边”“请大家看前方”,充分体现出导游以顾客为中心的从业意识了。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绿色旅游意识

作为生命象征的绿色,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珍贵,“绿色旅游”也成为一种时尚。我们在教学中要向学生教育和宣传旅游环保知识,积极倡导“绿色旅游”,更加注重实践绿色理念,坚持从自我做起,引导客人争做文明游客,提倡文明旅游,杜绝旅游污染,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旅游观。希望通过我们的行动,为留住美好自然尽一份力。

例如,学生在实习带团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些游客认为出门在外就没人管了,完全不注重形象,这时,导游就要及时提醒他们尊重旅游目的地。他们会向游客宣传“除了脚印以外什么都不留下,除了相片以外什么都不带走的”绿色理念,把绿色消费贯穿到旅行的每个细节中。同时积极鼓励游客通过深入当地人的生活,购买当地人自己制作的传统手工艺品和食品,体验当地的本土文化、传统和风俗。

(作者单位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同里中学)

上一篇:让学生尝试批改自己的作文 下一篇:初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新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