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分析《非诚勿扰2》的经典对白翻译

时间:2022-10-20 05:57:40

从归化和异化角度分析《非诚勿扰2》的经典对白翻译

[摘 要] 电影对白作为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的精神和文化生活的影响在不断增强。随着华语电影的国际化,这不仅对电影对白的翻译有了更高的要求,对译者的各方面的素养也提出了挑战。本文将以《非诚勿扰2》中的一些对白的翻译为例,分析如何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结合起来,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减少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

[关键词] 归化;异化;翻译

随着不断与国际的全方位接轨,电影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的华语电影已经打开了一定的世界的票房市场,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中国文化和现实生活的一个主要途径。一部影片要踏入国际市场,首先要做的就是对白的语言转换。而语言的转换就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它的目的就是要把源语言尽量准确地传达给目标语言的观众。因此,在电影对白翻译时,必须处理好不同文化下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相互转换。

一、电影对白翻译的特点

电影对白的翻译主要是词法和句法上的语言转化。首先要注意的是避免语句直译。因为中西方在语言的表达和文化上存在着差异,翻译时尽量在不改变源语言意思的情况下,向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靠拢,就是我们所说的“归化”。其次是避免表达的文学化。电影独白属于文学艺术的一部分,其不同于文学作品,因为它的表达大多数源于生活,是一种大众文化,通俗易懂。所以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尽量也译得通俗一些,避免过于文学化。再次,合理处理语言和文化空缺。在对白翻译过程中我们会遇到一些语言和文化空缺,这是翻译最大的一个阻碍之一。当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要要求译者通过理解和加工进行合理的翻译,让目标语言观众理解即可。否则,就会让目标语言观众,因为语言和文化空缺而中断电影欣赏。这与我们所说的异化相似。

电影的对白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的形式,它的得体与否直接影响了交际的成功与否。作为影视翻译的研究者,钱绍昌在其论著中指出翻译界应对影视翻译加以重视,并且归结了影视语言的几个特征,即聆听性、综合性、瞬间性、通俗性等几大特性,(钱绍昌,2000)这对电影对白的翻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归化和异化在《非诚勿扰2》对白翻译中的运用

作为2010年贺岁片的压轴戏,《非诚勿扰2》以现实生活为其创作元素,讲述了现代中国人对爱情、婚姻、生活以及人生的认识和理解。其对白以北京方言为基础,通俗易懂,但字里行间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和生活哲学。这部作品献影后,票房人气很高,受到众多影迷的追捧。为了走向国际市场,向世界展示现代中国百姓的生活,该片配上了英文字幕。期间许多地方采用了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成功地传递了信息和还原了人物形象。

翻译是进行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它如何成功地将语言作为一种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载体。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是翻译过程中最常见的两种处理方式,前者认为译文应该向目标语言或其读者靠近,尽量缩小文化之间的差异,以读者为中心;而后者则认为译文应该向源语言和作者靠近,尽量保留原作中具有文化特色的元素,以原作作品为中心。但在翻译过程中,文化的差异所带来的问题,会经常让译者处于两难的境地。其实这两种翻译策略不仅仅是对立的,而且也是统一的,所以在翻译过程中,可以同时使用这两种策略。合理地使用两种策略,既能最大限度地忠实于原作,也能缩小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照顾到目标语读者,让他们更好地欣赏该部作品。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合理地运用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是重要的。

(一)归化翻译策略的运用

美国翻译家奈达(E.A.Nida)便是归化翻译策略的代表,他提出“动态对等”或“功能对等”,认为顺乎自然的译文要符合目的语和目的语文化、特定信息的语境以及目的语接受者的需要,在语法和文体上不应该带有笨拙或陌生感,理想的译文没有翻译腔。(Nida&Taber,1969:12-13)同时他提出,翻译的目的是进行交际,把一种文化强加给另一种文化是不现实的,也是危险的。如果译文表达的内容和形式是在译文读者理解范围之内,读者就可以更好地理解译文,译者不应对读者智力、想象力和理解力提出过高的要求。

这部影片不仅包含了许多的中国文化,而且其中的语言表达大多是北京方言,具有浓厚的北京地方文化,所以在翻译过程中,要对北京的语言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然后进行一些处理。

1.果果大了。 She was drunk.

在李香山和芒果的离婚典礼上,两人因为高兴而喝多了。分别时,李香山提示秦奋好好照顾芒果。“果果大了”这是一句北京方言,所以在翻译时要对北京方言有一定的了解,否则译者会在此处感到疑惑,经查证后,在这个语境中“果果大了”是果果喝多了,醉了的意思。因此进行简单的语码转换后,译为“She was drunk”。

2.生米终于要煮成熟饭了。We are finally going to be together.

这是一句民间谚语,出处:明•沈受先《三元记•遣妾》:“小姐,如今生米做成熟饭了,又何必如此推阻。”一般比喻事情已经做成了,不能再改变。在这里出现了一个文化空缺,西方表达中没有类似的表达,直译也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要对源语言进行理解,然后进行翻译,使目标语言的观众明白大意即可。

3.散买卖,不散交情。No longer in the love business,but still open for friendship.

这是离婚典礼上的贺词,也是一句民间的谚语,它的意思是商人之间的生意没做成,但是并没有对他们之间的友谊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但在这里,根据语境我们知道与做生意没什么联系,而是把婚姻比作买卖,虽然离婚了,但是还是可以保持朋友那样的关系。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不能直接根据字面义翻译出来,这样会打断外国观众欣赏电影。

(二) 异化翻译策略的运用

Lawrence Venuti是异化法的代表人物,他的异化翻译策略是“让读者向原文作者靠拢”,尊重原文的异质性,贴近原文的语言和内容,常故意违反目的语的语言规范,保留原文中某些带有异国情调的东西,并将这些异质转移到译文中,是一种允许读者在目的语文化中体验异质性的翻译策略。异化翻译对目的语规范的偏离表现在选择翻译一篇被本国文学规范排除在外的外语文本或用非主流的话语来翻译该文本。(Venuti,1995:20 )即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读者毫不妥协,使目的语文化占指导地位的趋势,刻意在译文中突出原文风格和其他方面之异,并提出了一种反对译文通顺的翻译策略。

在这部影片中,不乏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对白,它反映了一定的东方文化特色,如果进行同化翻译,是不能准确再现特定文化内涵的,这时候就需要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同化的翻译策略。

1.菜都是开过光的,本店有法师坐堂。Our dishes has all been blessed by Buddhist masters,we have a master right here and meditating.

西方的文化源于基督文化,而东方的文化是受佛教思想影响的。“开光”“法师坐堂” 的表达只存在于佛教中。在这里采用了异化的翻译方法,即把“开光”译为“blessed by Buddhist masters”;把“法师坐堂”译为“a master right here and meditating”既忠实于原作又让西方观众了解一些关于佛教的东西。

2.整个一大通铺。Its like a grant camping site.

这是李香山为自己挑选墓地时,不满墓地的拥挤而把它比喻为“大通铺”。“大通铺” 一般是拿东西垫在地上,很多人并排睡在一起的床,主要是在野外露营的时候使用。在尘世中,每天都过着拥挤的生活,死后也未能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安放自己的灵魂。在这把“大通铺”译为“a grant camping site”不但忠实于原作,而且很好地再现了人挤人的场面,让外国观众形象地理解其中的寓意。

3.婚姻怎么选都是错,长久的婚姻就是将错就错。To get married is always a mistake.A lasting marriage is to continue the mistake and make the best of it.

这是李香山在个人告别会上对秦奋和笑笑说的一段话,也是他在人生弥留之际,对婚姻和生活的感悟。在这里把将错就错译为“to continue the mistake andmake the best of it”处理得很恰当,如果只译为“to continue the mistake” 虽然遵循了异化原则,忠实于原作,但外国观众就会产生一些困惑。因为在西方文化中,婚姻关系如果是一种错误的话,他们就会选择放弃,而不是继续错误,所以有必要做一些补充,加上“make the best of it” 使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将错就错”的深刻含义。

三、结 语

电影《非诚勿扰2》是一部反映中国当代年轻人生活的影片,其中的对白既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也掺和着一些多文化的时尚元素,所以要将该部电影作为文化交流的形式推向世界电影市场,对白的翻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对译者的个人知识和能力素养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翻译理论中的最基础的理论――归化和异化理论在电影对白翻译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将归化和异化翻译策略合理地运用到电影对白的翻译过程中,不但可以尽可能忠实地再现原电影所传达的信息,而且可以尽量减少因为文化差异所带来的障碍,使目标语言观众可以流畅地欣赏该作品。而这对于译者无疑是一个挑战,他需要掌握足够的双方文化,恰当地进行处理,再现原作的艺术效果,给观众以视觉和听觉的享受。

[参考文献]

[1] 金芳.影视字幕翻译策略研究[J].US―China Foreign Language,2007(05).

[2] Nida Eugene A,Charles R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Netherlands: E.J.Brill,1969.

[3] 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04).

[4] 钱绍昌.影视翻译――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01).

[5] 王东风.归化与异化:矛与盾的交锋[J].中国翻译,2002(24-25).

[6] Venuti Lawrence.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M].London: Routledge,1995.

[7] 邢莉娟.浅谈国际影视的翻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作者简介] 郭雷(1962― ),男,河北沧州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英语教学、美国文学及翻译理论与实践;熊毓红(1986― ),女,贵州都匀人,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外国语学院英语系英语语言文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 英美文学。

上一篇:由电视剧谈大学毕业生就业观的教育 下一篇:对电影奇观的理性审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