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导入设计, 提高地理教学实效

时间:2022-10-20 05:45:39

优化课堂导入设计, 提高地理教学实效

摘 要: 导入在教学中有重要作用,要符合新课程标准。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例如: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演示实验导入法等。导入要注意:控制时间、灵活多样、前后呼应。

关键词: 导入方法 评析 注意问题 教学实效

一、导入的重要性

导入就是一堂课的开场白,上好一堂课,导入的巧妙设计和运用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功的导入设计能创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这样一句话:“若教师不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给脑力带来疲劳。”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课堂导入就需要符合新课程标准,更好地适应新教材,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巧妙含蓄的导入,舍得在每堂课的导入设计上下工夫。

二、导入的方法和评析

1.悬念导入法。

高一《季风环流》课采用悬念导入法,具体如下:

同学们,你们知道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吗?听过“火烧赤壁”的典故吧?赤壁之战前夕,周瑜运筹帷幄调兵遣将,与黄盖上演苦肉计,为火烧曹营精心准备。突然间,他想起自己竟然疏忽了一件大事,急火攻心,一下病倒。诸葛亮借探病之机,挑明周瑜的病根是“只欠东风”,并承诺借东风相助。分析:周瑜为什么“欠”东风呢?因为赤壁古战场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当时正值隆冬,盛行西北风,极少刮东南风。曹营在江北,东吴在江南,用火攻反会烧了自家。周瑜焦急是有道理的,它符合气候规律性。而所谓“借”东风,其实是诸葛亮预测到初冬前后短时间内天气会出现反常现象,故弄玄虚而已。为什么我国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评析:“好奇之心,人皆有之”。“疑”是学习的起点,有“疑”才有问、有究,才有所得。当学生面临问题需要新知识寻找答案时,才能产生积极的学习活动。本课在导入新课时,向学生巧妙地设置悬念,有意使学生暂时处于困惑状态,投入揭开“谜底”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所以悬念导入法的关键在于问题的设置。

但须注意,悬念的设置要恰当适度。不悬,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太悬,学生百思不得其解,都会降低学习的积极性。只有不思不解、思而可解才能使学生兴趣高涨,自始至终扣人心弦,收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2.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采用多媒体辅助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初中《多变的天气》,区域地理《黄河》。两课导入具体如下:

(1)多变的天气:大家知道最近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怎么样吗?播放中央电视台《北方冷空气将大范围降温》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谈谈对天气的变化莫测的感受,引入新课。

(2)《黄河》一课上,先播放一段黄河奔腾咆哮的录像,伴以“黄河大合唱”的交响乐,让学生领略黄河气势磅礴、雄浑壮美的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入新课。

评析: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应用,使课堂教学更具特色,耳目一新。优美动听的音乐,丰富多彩的画面、影像资料,动态的跨越时空的直观演示,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在大脑中会留下深刻印象,有利于学习的记忆。有条件的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强教学效果,使课堂更精彩生动。

3.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高一在讲解大气环流《海陆分布对大气环流的影响》时采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具体如下:

实验演示: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观察“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实验”,实验中观察加热两个烧杯气温变化的幅度与停止加热后两个烧杯气温变化的幅度。实验观察:沙子升温快,降温也快;水升温慢,降温也慢。实验延伸:沙子―陆地;水―海洋;升温―夏季;降温―冬季。

实验结论:海陆热力性质存在差异――引导学生分析相应形成高、低压。

评析: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课前教师巧妙地设计实验,然后让学生观察、分析,说明原理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的结论便是新课内容,印象深刻。

三、导入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课堂导入,要注意时间不宜过长,三五分钟为宜。若导入时间延长过多,就会使导入显得冗长,从而影响整节课的进程。毕竟,各种课堂导入方式的目的只是想方设法让学生快速集中注意力,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兴趣,同时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愿意学”、“乐于学”。

第二,“导”无定法,切忌生搬硬套。对于不同的教材和教学内容,应采用不同的课堂导入方式;即使同一教材、同一教学内容,课堂导入对不同的班级也要有不同的导入设计,使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这需要我们根据所教班级的具体特点,进行具体分析而定。如较活跃班级和较沉稳班级的导入设计应有所不同。对于同一个班级来讲,课堂导入的方法要经常变换,这样才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新鲜感。

第三,好文章的结构一般是“凤头”、“猪肚”、“豹尾”。在教学过程中新课导入就是“头”,它为“肚”“尾”的开启,为后者服务,而不是孤立的。如果将其割裂开来,置其他部分于不顾,那么,再精彩的新课导入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结果。倘若形成“虎头、蛇尾、草包肚皮”,就会令人深感遗憾,这是我们在教学中要力求避免出现的现象。所以一堂课开始就要引起学生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一旦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调动起来,就要抓住这个教学过程的“黄金时刻”,形成教学高潮,完成教学任务的核心部分。

上一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创新管理模式 下一篇:职业发展阶段知识员工成长与科技型中小企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