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人语 第11期

时间:2022-10-20 05:13:45

投资人语 第11期

历经风雨见彩虹

1992年,汪宏坤以一位打工者的身份进入北京,10年的风雨磨炼成就了他的创业之路。如今,汪宏坤已成为一位资产过亿的企业家,近日又赢得北京市十佳进京创业青年的荣誉称号。谈起自己的创业经历,汪宏坤感慨万千。

主持人:刚过完1992年的春节,你揣着仅有的75元钱来到北京,刚开始的时候是在哪打工?

汪宏坤:是在一个家具公司。当时我敏锐地察觉到首都的家具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市场,那时我的理想就是在北京开一个自己的家具工厂。第一年时我就想自己干,但是因为没有资金,所以我忍着在那个公司干了两年,攒了3万多块钱。

主持人:然后就开了家具厂?

汪宏坤:当时租了一个乡镇企业倒闭的工厂,用他们的营业执照。开始自己什么都干,木工、油漆工、雕刻工都是我,那时候货车都是晚上进城,我帮着抬家具,往五六楼上面抬,冬天有时候一身衣服都湿透了。

主持人:听说开厂不到3个月你就遭遇了一次车祸?

汪宏坤:当时右腿粉碎性骨折,脾被摘除,肚子上缝了13针,我昏迷了7天时间,做了两次大手术。但是,做完两次手术20天后,我就回到工厂开始干活。

主持人:20天?

汪宏坤:对,20天的时间,可能其他的人不太相信,人家说我不要命了。但出这个车祸以后,我觉得对自己人生起了非常大的一个转折,看问题的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主持人:那次车祸之后是不是也影响了生意?

汪宏坤:人家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出完车祸以后,我们的生意几乎一个月比一个月好,一年比一年好,第3年的时候,我们的厂值就达到上千万元了。

主持人:你觉得你身上有什么样的特质能使你从这么多人中脱颖而出?

汪宏坤:一是我特别能吃苦。当时出车祸的时候,一般人可能会选择放弃,会想人都快死了,还挣钱干嘛,这工厂就开不下去了,回家养伤去。当时我就没有这么想,我既然走出来了,就必须干好,我不能打了败仗回去。这种想法一直激励着我,我发誓一定要把这个工厂接着干下去。

主持人:除了你说的吃苦之外,我发现你的聪明和要强也是非常重要的。

汪宏坤:人身上好多品格是天生的,一个人必须得要强,必须得有目标,达到这个目标以后,再定一个目标。另外,我在北京的朋友非常多,每次和朋友接触都能学到很多东西;朋友越多,每个朋友的优点你吸收一点,你就集中了很多人的优点。我还是一个非常自信的人。

主持人;这种自信表现在什么地方,你靠什么跟他们合作,仅靠自信吗?

汪宏坤:自信体现出的是做人的真诚。我做生意很实在,跟别人谈生意时很少谈一些详细的条件,不会在还没做之前就去预防别人,我的戒心非常小。

主持人:我听说一次你们跟俄罗斯人做生意吃了大亏?

汪宏坤:对,刚开始是吃亏了,但最后我得到了十倍的回报。

主持人:是怎么回事?

汪宏坤:有一位俄罗斯驻华大使馆的参赞叫威克多,他自己设计家具请我们做,做完后家具摆得都不合适,他就跟我商量,让我免费重新做一套,我就又给他做了一套送过去。这对我们来说绝对是吃亏的买卖,但他满意之后,就向俄罗斯大使馆的其他官员推荐我们的产品,结果俄罗斯大使馆中80%的官员的家具都是我们做的。他还一而再、再而三地邀请我去俄罗斯去跟他合作搞了一些项目,结果我们得到了十倍的回报。

主持人:我想到了一句话“吃亏人常在,吃亏是福”,你信这句话吗?

汪宏坤:我非常信“吃亏就是福”。

主持人:可是人们常说“商场如战场”,在这么残酷的战场上,如果你仅靠善良是站不脚的。

汪宏坤:跟人打交道之前,我先进行一个换位,如果我站在你的角度我会怎么去做,如果我们俩换一个角度我会怎么去做,这样可能做事,做出来以后会让对方感觉非常舒服。

上一篇:金钱 第11期 下一篇:激进创业者的新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