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20 04:50:00

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法治疗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安全性。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49例A组(化疗)与49例B组(射频热疗联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的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A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的例数分别为0例与19例,治疗有效率为38.78%,B组CR例数、PR例数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1例、28例、59.18%,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不会增加毒副作用的危险性,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 射频热疗; 化疗; 晚期恶性肿瘤; 疗效观察

恶性肿瘤延展到晚期,往往采用化疗法进行治疗,但大多数患者仍然无法得到有效的治疗效果[1]。因此,探讨分析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相关专家的研究热点之一。近年来临床上采用的射频热疗法,已经被证实与化疗法联合治疗具有协同作用,射频热疗法通过升高温度,而起到杀死肿瘤细胞的疗效[2-3]。本文对本院收治的9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组进行治疗,以进一步证实射频热疗联合化疗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好的研究结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本院外科手术室收治的9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均经病理学诊断依据确诊。消化道肿瘤55例,肺癌25例,胰腺癌10例,其他肿瘤8例。其中,男61例,女37例,年龄50~79岁,平均(55.3±8.9)岁。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其分为49例A组(化疗)与49例B组(射频热疗联合化疗),两组患者均经心电图、三大常规以及肝肾功能等检查后,明确无射频热疗与化疗禁忌证,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1.2.1 化疗组 (1)两组患者均进行化疗,根据患者不同肿瘤种类,有针对性地选择具体化疗方案进行治疗。对于胰腺癌患者进行吉西他滨单药方案,胃癌患者选择氟尿嘧啶类与铂类方案,肠癌患者采用5Fu/LV联合伊立替康或草酸铂方案,肺癌患者采用含铂类及第三代化疗药物联合治疗方案。(2)进行化疗时,均严格按照标准剂量投入药物,连续治疗21~28 d为一周期。(3)B组患者在行化疗前,联合射频热疗。

1.2.2 射频热疗 (1)B组患者进行射频热疗联合化疗,采用内生场肿瘤热疗系统(NRL-004),频率为50 Hz,电极直径为15~30 cm,放射率在3%以下,入射功率为300~1100 W。(2)热疗时,控制患者的体表温度为(40±1)℃,持续治疗60 min以上。完成后,送入病房观察与补液。每周热疗1~2次,以6~8次为一疗程,相邻两次热疗间隔时间均在72 h以上。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与记录患者治疗时Ⅲ与Ⅳ的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等毒副作用例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根据CT检查结果,测量与观察病灶大小的变化情况,按照WHO疗效标准[4],分为进展(PD)、稳定(SD)、部分缓解(PR)与完全缓解(CR)四种,治疗有效率=[(CR例数+PR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2。A组消化道反应Ⅲ度+Ⅳ度10例,骨髓抑制Ⅲ度+Ⅳ度8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6.73%(18/49);B组消化道反应Ⅲ度+Ⅳ度10例,骨髓抑制Ⅲ度+Ⅳ度9例,不良反应发生率38.78%(19/49),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对于大部分处于晚期的恶性肿瘤患者来说,仅仅依靠手术治疗已经很难达到根治的效果,而作为晚期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化疗,亦疗效欠佳[5]。因此,笔者努力寻找一种联合化疗的综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而热疗作为一种可以与化疗起到协同作用的治疗方法,其在临床上的由于肿瘤热疗作用肯定且与化疗具有协同作用,应用逐渐广泛[6]。联合化疗治疗时,不仅可以避免单纯进行热疗时对患者的正常组织的损害[7]。而且可以通过增温,增强一些化疗药物的细胞毒性,抑制DNA损伤修复作用[8]。

已有研究证实,对于晚期恶性肿瘤患者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而在本次研究中,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法治疗后,A组治疗有效率为38.78%,B组为59.1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采用射频热疗联合化疗法与单纯进行化疗相比,更能够提高治疗有效率,效果更确切;此外,有研究指出,在进行射频热疗时,需要注意是否会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性[10]。而在本次研究中,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73%,B组38.7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射频热疗联合化疗,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此外,射频热疗联合化疗后,容易引起皮肤水疱、皮下脂肪硬结、溃疡等并发症,因此,在治疗过程中,亦需要严密观察患者是否发生并发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这亦需要本文扩大研究样本容量,为射频热疗联合化疗工作,提供更可靠的参考依据。

综上所述,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射频热疗联合化疗,能够显著改善治疗效果,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值得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余志红,胡仙珍,徐仙凤,等.肿瘤深部射频热疗在晚期卵巢癌化疗中的作用[J].实用医学杂志,2013,29(2):245-247.

[2]冯万芹,宋文广.射频热疗配合热灌注化疗治疗恶性腹腔肿瘤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6(5):53-54.

[3]白守民,薛卫平,刘宜敏,等.腹腔灌注化疗及射频热疗治疗晚期腹腔肿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8,28(2):299-300.

[4]刘梁,戈伟,唐甜,等.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化疗治疗117例晚期恶性肿瘤[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2,47(10):1209-1211.

[5]刘先领,马芳,周春香,等.全身热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疗效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1(3):350-352.

[6]冯刚,张丽娟,罗利琼,等.恩度联合化疗治疗晚期恶性肿瘤临床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7):93-94.

[7]冯万芹,杨宏,郭建东,等.护理干预对晚期卵巢癌患者行射频热疗配合腹腔热灌注化疗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33):12-13.

[8]谢其根,杨凯,倪才方,等.术前区域射频热疗同步靶动脉热灌注化疗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灶癌细胞凋亡的影响[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27(5):729-732.

[9]吴少兵,柏会明,刘宏,等.三维适形放疗联合射频热疗治疗中晚期贲门癌30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1,51(51):78-79.

[10]陈佩芳,郑雪娟,郑玲菲,等.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加热疗在晚期卵巢癌中应用及疗效评价[J].实用肿瘤杂志,2010,25(3):355-357.

(收稿日期:2013-07-02)(本文编辑:黄新珍)

上一篇:人工股骨头置换与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 下一篇:《肉制品加工技术》考试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