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校校报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发展的研究

时间:2022-10-20 04:49:02

关于高校校报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发展的研究

【摘 要】现今新媒体的到来对传统媒体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各高校校报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均纷纷改革自身校报的传播方式,希望借此扩大影响力,起到良好的宣传效果。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之间如何相互转换,高校如何利用新媒体进行创新发展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传统媒体 新媒体 新闻价值

【中图分类号】G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1-0201-01

一 调整信息源结构,加强深度报道

与网媒相比,纸媒最大的缺点就是传播周期太长,一则新闻通常要经过1~2天的时间才能见报,这种速度往往失去了新闻的实时性,大大落后于网媒。校报作为学生阅读载体,只有在海量的信息中搜集材料,通过独到的眼光选出师生感兴趣的题材加以报道,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校报必须提出有建设性的话题,通过对新闻背景和历史的不断探究,全方位、多角度地解读新闻,通过师生的不断讨论,校报才能真正发挥舆论的引导力。校报工作多方面、全方位的深度挖掘题材是为了带给学生更多、更新的新闻,因为高校学生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大大强于其他人,校报必须抓住这个特点,满足学生对于新事物的好奇心和新概念的接受力。只有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校报的宣传工作才能得以顺利开展,学校的改革措施才能得到有效实施。

二 整合传播方式,提升新闻价值

媒体的传播方式早已随着互联网和手机通讯的普及从传统媒体变成了现在的新媒体,人们的阅读方式在逐步地发生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通过手机或者互联网了解实时信息。更多的人抛弃了传统的纸媒,不仅仅是因为纸媒的传播速度慢,还有纸媒版面单一、固化、内容无趣等原因使得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新媒体。而最快接受互联网媒体资讯的受众是大学生,因此高校必须抓住学生群体多的优势,大刀阔斧地改革校报的传播方式和手段,通过提升新闻的价值,改变传统媒体新闻无趣的缺点让校报发挥应有的作用。据调查研究显示,网络媒体的新闻大多来自纸媒,因为网媒很多时候都没有新闻采访的资格,因此,校报要接受新媒体的传输方式就必须丰富校报的内容,改变校报的版面样式和版面内容。现在网络媒体的方式有手机报、手机电视、平面媒体电子出版物等,这些方式帮助了校报从纸媒的单向传输向新媒体的双向传输发展,这种发展方式可以在学生和学校之间建立一个信息交流平台,这种平台的建立让传播者和受众之间产生了互动,这种互动也是校报影响力扩大的标志,而接受新媒体的同时就应该注重新闻的内容,必须通过对新闻本身的事件、背景、相关信息和及时的新闻评论进行整理和加工,通过这些信息的传播真正获取师生的信赖感和依同感。只有不断地改进自身,改变传播的方式,才能提升新闻的价值,将最有深度的新闻呈现给学生。

三 强化监督评论,提高舆论引导

互联网时代带来了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但新媒体并没有完全取代传统媒体,其原因就在于传统媒体自有其不可取代的地方。传统媒体对于新闻报道的判断确定的权威性不可置疑,它通过对受众注意力的调查将受众最关注的新闻强调出来,这种方式更能起到监督评论的作用,这也是传统媒体不能被新媒体取代的独特优势。中国高校的校报经过精确、有力度的选题和评论监督,以最优质的编辑团队制造和传播新闻,通过对学生和学校各院系的了解传输他们最感兴趣的有价值的新闻,这些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力,这也是传统纸媒的核心竞争力。在强大的舆论监督面前,校报作为学校重要的舆论工具,必须对重大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对时事新闻做出恰当的评论。

四 打造特色栏目,提升话题互动性

要办好校报,必须突出校报的栏目特色,经过个性化的设置,才能真正吸引广大学生。目前,校报有一个其他传播媒体没有的优势,那就是它拥有人数最多、接受能力最强的受众,学校是知识分子读者最多的地方,当然对于新闻的内容由于其本身的知识层次也变得要求较高。因此,校报的内容和版面编排都必须要有特点,通过独特的宣传方式将校报的特色传播给师生,只有如此才能得到特别是学生群体的支持。随着新媒体的影响越来越大,校报既要顺应时代的步伐赶上潮流,又要能将校报改革得时尚新颖。而这绝对不是校报的编辑通过几个人过几个团队的努力就能实现的,只有通过对学生需求和兴趣的调查再结合校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造出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种方式也是校报与学生互动的一种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对学生的了解,校报也可以就现实情况对自身缺点加以改正。为了加深学生对校报的了解,还可以开展相关的活动,请知名的新闻工作者到学校进行演讲等,让广大师生了解新闻的含义和作用,这对学校的宣传工作有极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张番红.西部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诉求及路径透视[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3)

[2]杨中.浅谈校报对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2(3)

[3]付磊、董海川.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析[J].东方企业文化,2012(7)

上一篇:论职业教育实训课逆向推演教学法 下一篇:“智能风暴”背景下CDMA BSC分裂门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