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临近铁路既有线的安全施工技术

时间:2022-10-20 04:33:41

浅析临近铁路既有线的安全施工技术

摘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铁路行业施工安全措施不断得到完善。我国铁路线路较广,存在较大临近铁路既有线施工的现象,为减少施工现场的安全风险,要确保既有线运营安全,在临近铁路既有线区域施工时,要采取特殊防护措施。本文结合临近铁路既有线深基坑施工作业,对临近铁路既有线的安全施工技术进行简单探讨。

关键词:临近铁路;既有线;安全施工;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铁路建设规模逐渐扩大。高速铁路的快速推进,增加了临近铁路既有线施工的概率。由于临近铁路既有线施工,存在较大安全隐患,同时施工可能对既有线造成影响,因此需要加强临近铁路既有线施工的安全技术管理。深基坑施工是临近铁路既有线的常见施工项目,由于工程的特殊性,需要加强安全技术管理。

二.工程概况

该工程是沿既有铁路修建,承台边线路上行线路基坡脚在12m内。其中最小距离为3.22米,最大的开挖深度为4.7米,既有线路基最高位2.4米。基坑开挖防护按以上最不利数据控制施工。承台边距铁路围栏距离均大于1米,不需拆除铁路围栏。该工程部分地段地表覆盖有1m厚度左右的粉质黏土,呈硬塑或者软塑;地表以下有10m-30m深的淤泥,呈流塑。该工程的桥址范围在平原地带,地势较为平坦且河道众多,河道内多水草浮生植物;该桥沿途跨越的公路、河流、规划道路较多,河流水深较浅,流动比较缓慢,且大部分穿行于稻田之中。

三.临近铁路既有线的安全施工技术

1.基本安全防护措施。

(1)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严格按与各设备管理单位签订的安全协议和划定的界限施工,严禁私自扩大施工范围。

(2)严格执行铁道总公司《铁路营业线施工及安全管理办法》(铁办【2008】190号)和进行既有线施工。施工前,应对现场作业人员进行既有线施工安全知识学习和安全教育,并做好相应记录,并对学习者进行考核,考试合格后方可进行既有线施工。

(3)严格按照《铁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上、下册)》(J259--2003)的规定,遵照执行。

(4)涉及营业线施工必须按规定着装、佩戴必备的防护用品和正确使用防护用具,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5)横越线路时,必须做到“一站、二看、三通过”,严禁与列车抢越、严禁钻车底或穿越两车间隙,严禁在道心或枕木头上行走,严禁扒乘机车车辆以车代步。

2.基坑开挖前安全措施

(1)认真对照设计文件并再次会同设备管理部门对既有电缆的位置、径路、走向和埋设深度予以复查确认。

(2)开挖前,必须使用地下管线探测仪等手段进行施工前的探测,如地下光电缆情况仍不够清楚,则必须采用“人工挖探沟”先探后挖的办法,在找出光电缆加以保护措施后,方可开挖。

(3)动土开挖前,提前2-3天与设备管理单位联系,将施工时间、施工范围书面通知(或传真通知)设备管理单位,请设备管理单位安全监督员到现场共同把关。设备管理单位人员未到现场之前严禁动土开挖。

(4)开工前必须对劳务人员进行地下电缆的识别及安全开挖方法的教育。作业时,施工负责人进行全过程监控,带班人员必须加大巡视密度,时刻提醒对电缆的保护,妥善处理被挖出的电缆,及时进行电缆保护。

3.基坑开挖关键技术

深基坑位于粉砂地层、紧邻河道且为不规则体,营业线一侧坑壁的超载大、高差大,为了控制路基变形和整个基坑的稳定性,同时满足基坑止水要求,基坑四周插打拉森钢板桩,营业线侧在钢板桩外侧增设钻孔桩,在铁路对面侧坑壁的两个拐角处分别增设2根和3根钻孔桩,增强了支护结构的刚度,同时解决了基坑受力不平衡,应力集中问题;基坑内外降水采用控制性井点降水确保施工作业面并提高外侧土体强度;基坑开挖过程严格按照“由远及近,先撑后挖、先换撑后拆撑”的施工原则分层、分段开挖方式施工。

4. 钢板桩插打与合拢

(1)承台开挖支护前,应在既有线围栏外侧50cm设置钢管脚手防护栏杆,高度为2米,并设置警戒线,做好施工警示标志,设置揽风绳,防止防护栏杆倾倒倾入既有线界限。

(2)在钢板桩插打前,在钢板桩锁口内涂刷热的混合油膏,并将不进行插连一侧的锁口采用木楔塞紧(第一块插打的板桩需两侧全部塞紧),以免泥土或砂砾进入增加插桩阻力和降低防渗性能。

(3)基坑钢板桩支护必须加强钢板桩进场验收和施工过程控制,杜绝弯曲变形等不合格钢板桩进场,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确保钢板桩之间咬合紧密、受力均匀。

(4)靠近既有线、离既有线距离小于钢板桩长度的,在插打钢板桩时应拉设揽风绳,防止钢板桩倾入既有线界限,在钢板桩上口设置保险绳与打桩机桩锤连接,防止钢板桩因脱落倾入既有线界限,钢板桩的提神高度不得高于防护栏杆的高度。

(5)钢板桩、围囹、内支撑应该焊接牢固,形成有效的整体,钢板桩与围囹、内支撑之间的缝隙,应用木塞撑紧或钢板焊好。

5. 开挖取土方式

为减少开挖取土对营业线的影响,减少基坑暴露时间,开挖取土采取“由远及近、分层、分段” 的开挖方式。根据基坑支撑体系位置开挖取土顺序由①-②-③。第①块土方(支撑下0.5m)使用普通挖机采取不分层不分段全断面开挖并外运,随后立即安装钢管支撑体系,剩余土方采取分段分层取土方式施工,第②块土方利用履带吊吊放两台小型挖机放于基坑内分级倒土,通过停在基坑旁的长臂挖机取土装车外运,挖到设计标高后利用人工清基后浇注第一节垫层和承台砼,第③块土方待砼强度达到20%后使用两台小型挖机分层取土并通过两次倒土,利用长臂挖机装车外运方式。

6.施工机械管理

进入铁路线路区间安全保护区内作业的施工机械、车辆必须填报《施工机械、车辆站内施工作业审批表》、《施工机械、车辆区间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审批表》

在区间使用施工机械、车辆进入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在签订《施工安全协议》的同时,必须向设备管理单位提报《施工机械、车辆区间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审批表》,说明施工项目、使用的机械或车辆类型、数量、地点、时间、驾驶员姓名、施工负责人。报办事处安全监察室审批,未经审批严禁施工作业。

7. 严格落实例会制度、做好技术和安全措施交底

凡是站内使用施工机械、车辆的施工作业,无论是否纳入施工计划,在第一次使用前,车务段(直属车站)都要召开例会,通知相关设备主管单位参加,设备主管单位要根据使用机械、车辆的作业性质、影响范围提出要求;对于区间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使用机械、车辆的施工作业,施工单位必须向设备管理单位进行技术和安全措施等方面的交底,便于掌握施工作业的安全事项进行监控。

8.做好安全管控,加强监督检查

检查防护人员的作业质量,督促防护人员做好防护成为施工安全管控不可或缺的环节。为了保证施工中的防护到位,将施工防护作为现场检查的必检内容,并将检查内容进行细化,如现场提问防护人员是否清楚施工负责人、施工内容、影响范围,驻站和现场防护人员相互是否清楚、现场防护设置是否清楚;现场检查防护信号设置位置、距离是否符合标准并插设牢固;检查防护人员上道作业时,是否携带作用良好的各种防护备品;检查防护人员作业过程是否做到昼间每4小时、夜间每6小时对施工地段慢行防护标志的检查,记录是否齐全,在天气不良条件下是否落实加密检查制度,确保防护设置规范,标志齐全、有效。

四.结束语

临近既有线的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全面掌握工程的地质水文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基坑工程施工方案与施工技术的设计与选择。施工过程的监测与合理选择支护结构是工程成败的关键,因此,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设计,从而保证工程施工安全。

参考文献:

[1]程学友.浅析临近铁路既有线的安全施工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25):214-216

[2]吴舜明,王小岐.临近既有线桥梁桩基础水磨钻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31).

[3]梁洁.临近既有线高速铁路隧洞出口施工控制技术[J].中国西部科技,2012,(10):47-48

上一篇:浅谈地铁盾构偏中线斜体始发技术 下一篇:浅析建筑智能化布线系统设计与施工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