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设计过程中道器与体用的运用

时间:2022-10-20 03:07:06

室内设计过程中道器与体用的运用

摘 要:室内设计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一个新行业,却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年比一年更受热捧。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道、器、体、用等思想,看似很深奥,其实也同样适用与室内设计的文化,而且理解好“道”、“器”学说,能够好的指导设计思维创新与实践方式。所以设计师要在做设计时候达到到“道器并重”、“体用并重”。

关键词:室内设计;重道轻器的思想;设计思维;创新;器道并重

在我未入学之前,把“设计师”这一头衔看得很高尚,感觉这是一个引领大众的职业,永远走在最前端,所以毅然决然选择了这个行业。但是,当我真正走入室内设计行业却又发现它的鱼龙混杂和错综纷杂,想成为一个真正的设计师,还差的很远。自己目前最多算是一个技师,说白了自己和在工地干活的木工师傅没什么本质区别,只是他从事的是体力劳动使用手工生产,而我是用电脑生产,同样耗费大量的体力加脑力,却有时候还不如他们在实际工程中的经验丰富,这当然与我所追求的大相径庭。幸好,我们在学校学到了如何思考以及自我学习,让我以及像我一类的设计师有了思考问题的方向,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去接近心目中的设计师的高度。作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内在与外在缺一不可,理论与实践方法缺一不可,说的书面一点就是“道器”并重,“体用”并重。说到这里,我们自然会想到一直以来学者都在讨论的话题——道器之辩与体用之争。关于“道”与“器”的关系,我国近代学者郑观应的解释比较有代表性:所谓“道”,即“形而上者”……所谓“器”,即“形而下者”,是万物,是有利于物质发明和实际生活之末……我们这里就不——阐述,关于道、器、体、用等思想,看似很深奥,其实正如一句名言 “智慧的顶端是交汇的”,这些思想同样也适用于室内设计的文化,而且理解好“道”、“器”学说,能够更好的指导设计思维创新与实践方式。

中国自古重道轻器的思想就长期占上风,强调“道本器末”,就是说道是根本,其他一切都是道的外在表现,器只是“从属品”。从而割裂了“道”和“器”的联系和依存关系,导致理论脱离实际,只谈理想,却忽视了现实的、实际的问题。用时下的流行语说就是“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而且能成为“思想的巨人”的人也只是少数,对于那些追求思想境界却又达不到这种高度的大多数人来说,往往就意味着“脱离实际,不尊重实践的现实”。因此“重道轻器”的原则并未能使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道”上有更大的作为。当然这并非就是要否定“道”,毫无疑问,“重道”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所谓理论指导实践,没有“道”我们做事就没有方向,一件事情就不会走长远。“道”与“器”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关系,不管是一味的“重道轻器”还是“重器轻道”,最终的结果都会是“道器两伤”,近代中国依然犯了这样的错误。

一次和一个朋友去上海旅游(他不是学的设计专业),当我们在外滩,我正兴奋的大谈各种建筑风格的时候,他指着一栋现代建筑问我“为什么方方正正的一个大楼,要在中间开一个圆洞呢?”我思绪良久,回答说“是为了要破一下那个方吧,太板正了。”他又问:“有什么文化内涵在里面吗?还是为了好看?…好看吗?”我顿时哑住,无话可说了。近代我国的太多建筑,太为了形式而形式了,方的、长的、扁的、圆的,甚至为了标新立异,花大价钱大成本做成各种奇形怪状的。可是又有什么意义呢?只是形式的变化,只是完全没有内涵、没有文化在里面的空壳子而已。而放眼世界,无论是佛罗伦萨的乔托钟楼、伦敦的国会大厦还是巴黎埃菲尔铁塔,这些千年建筑都代表了这些拥有悠久历史之城的文化底蕴和文化积淀的厚重度,再回过头看看我们的行为和做法,真的是非常之汗颜。

我们的设计师似乎陷入一个“怪圈”,总觉外来的就是好的,从而不管糟粕还是精华都一并吸收,从不曾想这个外国的“用”是否符合本国的“体”,(说到”体用”,我的理解就是本质和现象。“体”就是事物的内在本质、结构、规律、属性等,“用”是指相对于“体”而言的外在现象、过程及条件方面。和重道轻器思想一样,我国自古就是“重体轻用”),外国的“体”是否可以和本国的文化背景和实际情况完美结合,结果学到的永远是人家表面的东西,真正的实质内容却是一知半解、糊里糊涂。殊不知,西方的现代主义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是有其历史原因的,它所具有的种种特征,是符合那个时代的大潮流的,因此它才具有不可替代的生命力。而且当时的现代主义大师,不管是柯布西耶、赖特,还是格罗皮乌斯、阿尔瓦?阿尔托,都既是理论家又是实践家,也正因如此,他们才能够设计出伟大的作品来。反过来想想我们的大多数设计师,每次发现缺少自己民族的东西,就马上求助于老祖宗搞复古,从不进行必要的思考和学习。殊不知,再好的东西,缺少了文化和当时的历史大背景,就如同离开了水的鱼儿不再鲜活。

室内设计也是如此。而且室内设计所面对的客户更细,每一个客户的文化层次、消费水平和生活习惯都很不同,所以设计师更不能一味的“拿来主义”生搬硬套,要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需求来做设计,设计必须要与该客户的需求相吻合,并且实现其功能性,如果做不到这些,那再好的设计、再好的创意也就没意义了。所以设计师要勇于跳出以往的圈子,拓展自己的专业知识、丰富实践经验,开拓眼界和思维,在做设计时候达到到“道器并重”、“体用并重”。

参考文献

[1]《“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 作者:黄日强等 出处:《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年6期.

[2]《“道器之辩”与“体用之争”》 出处:互联网.

[3]《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反思》 作者:程璐 出处:《未知》2011年4期.

上一篇:论建筑地下室施工技术 下一篇:虚拟现实技术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