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思品课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时间:2022-10-20 02:32:57

浅议初中思品课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创设生活化、趣味性、悬念式、开放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结合已有的认识,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尝试解决,让学生发现并提出存在的问题,鼓励学生为解决这些问题去主动探索新知,尝试解决新问题,提高学习潜力。

关键词:初中思品教学;问题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8-075-1

一、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在教学中以学生熟悉的生活为素材,创设一种模拟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在这种“生活化”的情境中进行体验、感悟,从而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能力,培养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例如在理解八年级思品下册“公民的义务”一课中关于“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这一观点时,针对学生生活的实际,教师为学生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教师叙述或幻灯投影):今天是小明15岁生日,一家人围坐在桌前,小明期盼着父亲把切好的第一块蛋糕给自己,认为自己是今天的主角,不料父亲却把第一块蛋糕递给了请来的张阿姨,小明为此很不高兴,这时猛然听见父亲说:“小明,站起来,向张阿姨行礼。”小明有点茫然,很不情愿地站了起来,两眼斜视,望着墙角。父亲接着说:“十五年前,生你的那天,是张阿姨送你妈去医院的。”张阿姨慌忙阻拦说:“孩子,你应该给你妈妈行礼,你出生那天,她还坚持上班,一下子就晕过去了。你要为妈妈自豪,她很坚强,让你来到了世上。”母亲有些激动,站起来,双眼含泪、目不转睛地望着小明,看了十五年了,好像仍然没看够。小明望着母亲眼角日益加深的皱纹,脑海中浮现出父母为自己成长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辛勤劳作的情景,而自己却常常埋怨父母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想到这些,小明感到非常惭愧。我看到不少同学在沉思,有的在激动,个个似乎被这情境所打动,我接着又问:“小明为什么会感到惭愧?如果你是小明,你在当时会采取怎样的行动?”同学们都争着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样,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素材作为情境,创设一个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使思品“生活化”,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不仅掌握了知识,培养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还能使学生自觉孝敬父母的态度和价值观得到升华。同时还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强烈的探究欲望。

二、创设“趣味性”的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创设故事情境。

初中思品教材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是真实生活的典型华,在教学中我们要围绕教学目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创设故事情境,让学生自己设计,自己表演,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促进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并获得情感的共鸣。

2.创设游戏情境。

在初中思品课教学中,通过设置游戏情境,使学生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增强了学习的自主性,在“玩”中学习,在“玩”中感悟、体验,并且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自我评价的平台,增强了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从而达到了知识的理解,能力的培养,情感的升华。游戏是学生们非常感兴趣的一种课堂活动形式,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问题情境,主动体验,主动探究,从而获得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也会增强同学们对学习思品课的兴趣。

三、创设“悬念式”的问题情境,活化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初中思品教材在内容的表达上留有适当的空白,为学生提供了自由想像、自主思考的空间。教师要适时设置悬念,精心设计一种孕育着疑问而又引人入胜的情景,使学生进入求通而不得的愤悱状态,启动学生思维,鼓励他们尝试探究的过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象听故事,我们经常会在每节结束时听到这样的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个悬念的设置激发了听众对故事情节的兴趣,吸引听众一节一节听下去。思品教学也是这样。设置悬念式问题情境,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四、创设“开放性”的问题情境,放飞学生的思维

开放性的问题情境应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放飞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究,并全身心地投入到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充分凸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初三“对外开入基本周等”“人才强国战略”及“科教兴国”有关综合知识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使人们的生产、学习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也使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根据相关的调查显示,入世后我国最紧缺的人才,一是信息、金融、法律和管理等领域的高层次专业人才;二是生物技术、环保技术领域的高层次科技人才;三是熟悉世贸组织规则,能参与解决国际争端的专门谈判人才;四是了解国际惯例、符合时代需要的外语人才;五是跨领域、跨行业、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接着我给同学们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①请你结合上述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帮助学校拟一份“优秀中学生评价标准”。②为适应新世纪对人才的需要,你准备培养自己哪些能力?③请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以展示入世后中国中学生的风采(不超过30个字)。④请你列举出两个由于科技进步改变了你家或所在地生产、生活方式的例子。通过创设这样一系列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了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和能力,提高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学生的思维的闸门被打开,学生讨论的答案也非常丰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得到了充分的凸显,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总之,生活是思品教学的源泉,思品教学更离不开学生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和社会生活。因此,教师要善于挖掘和利用学生生活中熟悉的素材创设一些为学生所熟悉的、充满趣味的、具有悬念性的、开放式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凸显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性,展开学生思维的翅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感受到思品课学习的乐趣。同时,这对实现思品教学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提高思品课堂教学质量也是大有裨益的。

上一篇:巧设问题链,构建知识链,激活物理教学课堂 下一篇:解题教学中教师应做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