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

时间:2022-10-20 02:24:43

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思考

摘要:中心城市作为创造现代文明和集聚财富的最主要的空间,是传统和创新的策源地、交流与容纳的场所,使越来越多的人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较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因而它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全国经济格局来看,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以及环渤海湾经济区,都以中心城市为代表,彰显区域中心城市的强大力量,带动地区经济快速的发展,在城市化进程中,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发展极为重要。

关键词: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

随着全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域间的竞争,将主要体现为中心城市的竞争。通过中心城市带动战略推进地区快速崛起,是落实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现实选择。能否把濮阳建设成为豫鲁冀三省交界处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实现“二三五”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一、区域性中心城市简述

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相对于一般城市而言的,指在经济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政治和文化生活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城市,它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同时有着综合的服务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是经济区域中的经济发达、功能完善、能够渗透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行政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统一体。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区域经济的增长中心。

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经济集中程度高,规模大。中心城市是区域经济活动的聚集点和经济交流的枢纽,它的经济规模比较大,整体实力较雄厚,其地区生产总值(GDP)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GDP)高于区域内其它城市的平均水平。这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最基本的经济特征,是发挥其巨大经济作用的基础;二是社会分工发达,产业结构优化。区域性中心城市社会化生产程度高,生产的社会分工细致,协作紧密,是专业分工协作较强的地方;三是科研能力强,人口素质高。区域性中心城市是先进社会生产力的聚集地,是区域内人才、技术、项目、资金、科研等聚集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水平较高的科研院所,而且有先进的和高水平的科研人才与先进的科研设备;四是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同时是区域文化的中心。

二、濮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现实条件

(一)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城市的经济不断增强,是中心经济城市的基本特征,并影响着它功能的发挥和未来的发展潜力。近几年,濮阳市主要经济指标呈明显上升态势

(二)矿藏资源丰富

濮阳的主要矿藏是石油、天然气、煤炭、盐、铁、铝等。石油、天然气储量丰富,质量好,经济价值高。地质资料表明,本区最大储油厚度为1900米,平均厚度l100米,生油岩体积为3892立方千米。据其生油岩成熟状况、排烃及储盖条件,经多种测算方法估算,石油远景总资源量达十几亿吨,天然气远景资源量2000亿立方米~3000亿立方米。石炭至二叠系煤系地层分布面积为5018.3平方公里,煤储量800多亿吨,盐矿资源储量初步探明1440亿吨。铁、铝土矿因埋藏较深,正积极勘探。

(三)产业集聚区建设逐步推进

中心城市是生产力集约化布局和资源集约化布局的高度结合。至2010年底,濮阳市的8个省定产业集聚区已完成投资140.4亿元、融资9.7亿元。新入驻项目121个,其中超亿元项目49个。这些项目进一步夯实了化工、食品、林纸林板、机械制造等产业基础。其中清丰县、南乐县产业集聚区和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入选河南省50个先进产业集聚区。产业集聚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争取到国家、省科技项目57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7项。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8家,培育高新技术企业5家,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55亿元。

(四)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日益完善

中心城市功能的发挥离不开现代化的交通体系来支持。完备、先进的交通体系,不仅可以满足发展城市经济,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与周边联系的高效率的通畅渠道,这直接关系到中心城市的生产、服务能力以及组织、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

(五)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升

濮阳作为中原经济区的主体区、连接核心区与协作区的重要枢纽,目前已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截止2010年底,全市已新签市外资金项目180个,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41个;合同资金总额426亿元,到位104.5亿元;新批外商投资企业6家,实际利用外资9001万美元,增长19.9%。

三、濮阳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存在的差距

(一)经济聚集磁吸效应不强

集聚磁吸经济是各种产业和经济活动在空间集中所产生的经济效果,以及吸引经济向一定地区(点)集中的向心力,是促进区域中心城市形成的基本动力。濮阳虽然经济总量逐年增强,但是GDP与人均GDP与周边地市还有一定差距,做为区域性中心的集聚磁吸经济效应并不强。现代批发交易中心、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和仓储建设等需要加快发展,各种物流资源还没有得到有效整合,对周边区域的商贸物流集聚磁吸效应较弱。

(二)产业结构不够优化

濮阳依油田而建市,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先有矿区,后有城市”、“先有企业,后有政府”,是在自然资源勘探、开发利用的基础上,由资源采集区演化而来的,城市职能较为单一,因此,濮阳市从一开始,城市社会服务功能和基础设施建设就存在先天性不足,工业也多数是围绕石油、天然气资源而发展起来的,相对单一。

(三)文化资源开发不充分

濮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上古文化(龙文化)、卫文化、姓氏文化、孝道文化、红色文化、杂技文化、石油文化等,这些文化资源都具有不可替代性,尤其“中华第一龙”具有垄断性、唯一性的文化,但是由于对文化资源的开发不充分,濮阳的文化资源尚未在国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

(四)城区整体规模较小

近两年,濮阳市通过中心城市综合提升工程,经济综合服务功能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但与周边的菏泽、聊城、邯郸、安阳等地市相比,城区面积小,经济总量不大,首位度不高,其辐射和带动能力较弱。

四、加快濮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超前规划,树立区域中心意识

城市的意识环境和城市人的意识层次,是决定城市建设的实体形成和内在功能的重要因素,强烈的“中心”意识是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在推进濮阳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中,既要站在区域“中心”的高度来谋划与指导城市建设,把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建立在较高的质量标准和发展要求上,还要注重加强与周边中心城市的合作与交流,坚持错位发展,共同繁荣。要树立紧凑型、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树立精品、特色理念。一是做好城市规模和用地规模的规划,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二是做好对人口集聚区、住宅、商品房、保障房、商业设施等房地产开发的规划;三是要做好产业集聚区、商业集聚区、文化集聚区、标志性建筑的规划;四是要做好要素市场、科技、教育发展规划;五是做好市政基础设施的规划等,规划要体现包容性和中心城市的理念。

(二)发挥好区位优势,打造区域性中心城市

中原经济区被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和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后,尤其是《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出台后,濮阳的区位优势更加鲜明地显现出来,成为中原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圈两大板块的衔接点,中原经济区的出海大通道,中原经济区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的前沿阵地,具有了接受山东和环渤海经济圈能量辐射的独特区位优势。

(三)增强产业的聚集、辐射、带动能力

倾力打造中部地区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依托现有资源优势,加快推进石油化工、煤化工、盐化工“三化”链接,充分利用在与周边城市比较中,濮阳独有的三化链接优势,倾力打造中部地区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努力实现资源型城市转型,另外,要大力推动新材料、新能源等特色产业加速集聚,积极培育开发生物化工产业,谋划实现“四化”链接。

倾力打造林纸林板产业基地、将清丰打造为“中原家具之都”。加快推进林纸林板项目和企业建设步伐,坚持把林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协调发展的主导产业,以扶持龙丰纸业等一批龙头企业为依托,建立林纸交易市场。紧密结合清丰家具产业的特色资源优势,积极打造现代家具产业园区,运用现代科技技术,加快实现传统家具制造业向现代化高科技家具产业转型,以众多知名家具品牌落户清丰为契机,将清丰打造为“中原家具之都”、中原家具生产销售中心,进而促进濮阳林业基地和林纸林板产业的快速发展。

倾力打造光电特色产业中心、中原经济区石油产业基地。充分利用濮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电光源生产基地的优势,培育提升濮阳电光源出口基地,全力打造电光源特色产业中心。发挥濮阳石油产业的优势,大力发展石油机械产业,形成石油机械产业基地。

(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打造中部能源物流中心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服务业的主要体现在第三产业上,2011年,我国第三产业所占的比重为40%,而濮阳市第三产业的比重仅为19%,与全国比较,濮阳现代服务业严重滞后。濮阳要跟上全国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步伐,以“无水港”建设为抓手,发挥晋豫鲁铁路的“钟摆”效应,引进、输出货物。要引导资源要素向现代服务业重点领域和区域集中,推动商业贸易、休闲娱乐、会议会展、金融保险、创意产业、物流配送等服务业的大发展。

打造中部能源物流中心。目前,投资8.6亿元的中原油田文96地下储气库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投资80.2亿元、库容101亿立方米、日调峰能力3800万立方米的文23国家战略储气库项目已经落户濮阳,以运煤为主的晋豫鲁铁路已开工建设。濮阳要充分利用这两个契机,重点谋划打造中部能源物流中心。

发展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濮阳地处平原,土地肥沃,适宜农副产品的种植和畜牧业的发展,农副产品和畜产品丰富。因此,要充分发挥农副产品和畜产品资源优势,利用濮阳作为中原经济区重要出海通道、中原经济区衔接融合环渤海经济圈前沿的区位优势,通过电子化物流网络和实体化物流网络的有机结合,将濮阳打造成为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

(五)科学建设,构筑现代化交通体系

交通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动脉,城市交通运输系统运作效率的高低,服务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要充分发挥濮阳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建成通东达西、承南启北的综合交通枢纽为目标,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效能管理”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高速公路、铁路、国道、城际快速通道、水运等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二要按照适度超前、优化结构、提高等级、完善配套的原则,加大能源、水利及区域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快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传输体系;三是进一步推进“无水港”建设,做好与日照港、黄骅港、天津港等出海口的对接,推动港口运输的快速发展,协调好临港产业与城市产业的关系,以此增强城市的物流中心、生产服务中心职能,形成强大的城市集聚磁吸效应,进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六)注重开发,形成多个文化亮点

开发利用文化资源是一个城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利用濮阳市被确定为河南省文化改革发展试验区的契机,充分开发濮阳市丰富的文化资源。

挖掘厚重的文化底蕴,将历史文化发扬光大,形成对周边城市的文化吸引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一是通过着力打造“上古文化看濮阳”,突出厚重的历史文化。上古时期,濮阳既是颛顼遗都、帝舜故里,濮阳还是张氏始祖寻根地,尤其1983年发现的“中华第一龙”,更是为濮阳文化增添了独特风采,应倾力打造龙文化中心。二是把戚城公园打造成“卫文化”主题公园。戚城遗址,是春秋时期卫国的重要城邑。据史载,春秋各国诸侯在卫会盟14次,8次在戚,孔子周游列国14年,10年居卫,其儒家思想有些形成于濮阳。因此,应把戚城公园打造成具有“卫文化”特色的主题公园,以此来彰显濮阳卫文化的风采。三是注重发展黄河文化、孝道文化、红色文化、汉字文化、戏曲和传统工艺等。

注重传承当代文明,充分展示现代文化。一是利用濮阳“七城二奖”城市名片,展示现代文明。濮阳先后获得“七城二奖”的美誉,这在中西部城市中独树一帜,应利用独上接第226页

特的现代城市名片,打造现代文化产业。二是传承民间艺术,突出杂技文化。杂技之乡东北庄,是中原杂技明珠,解放后,该村成为濮阳市杂技团和河南省杂技团的主要人才培训基地。濮阳市杂技学校是全国三大杂技学校之一,为全国80%的杂技表演团体输送骨干人才。濮阳杂技团、濮阳民间杂技艺术中心蜚声中外,已经成为一支走向世界的文化产业团队,应把杂技文化打造成一个特色文化产业。

(七)加快教育事业发展,形成人才聚集效应

教育是发展科技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对一个城市持续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在城市建设中具有先导性作用。一是加快高等院校的发展。高等院校是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依托之一,北京、上海、天津、武汉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无不是高校云集,因此,要实施重点高校建设工程,形成人才培养与聚集高地;二是加快科研院所的发展。增加科研院所的数量,扩大科研院所的规模,重视科研平台建设,提升科研院所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建立国家级石油化工科研基地;三是加快引进和留住高层次人才。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建立外来人才的政府协调机构,落实各种人才优厚待遇,为人才引进提供多种服务。

(八)建设新区,拉大城市框架

城市新区建设是提升城市职能、拉大城市框架、增强城市承载能力、推进城市空间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一是以“高起点规划、高品位设计、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的理念进行规划建设,将新区建设成为濮阳经济发展的增长极、“两型”社会试验区和提升城市形象的新名片,做好新区详细规划编制工作,着力提升规划档次;二是强力推进新区配套设施建设,从推进“五纵四横”重点道路工程建设着手,同时继续推进重点设施建设,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将新区打造成为濮阳的城市新标志、新景观。

(九)提升品质,凸显城市特色魅力

城市品质主导城市发展,是目前对城市发展的最高定位,也是国际国内城市现代化的一大趋势。一要使绿化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重点以城市各功能区为骨架,构建大绿化体系,以道路、河流为脉络,构建网格绿化体系,以公共场所、单位庭院为单元,构建块状绿色体系,提升城市绿化特色;二要使水系与城市有机结合起来,把平原水库建设和向河北送水工程与城市水系的形成有机结合起来,对市城区现有的新马颊河、老马颊河、濮水河进行改造和提升,大手笔规划建设,通过打造城区水系,使河水清起来、活起来,营造宁静、清新、雅致的原生态生活空间,凸显城市有水就有灵气的特色;三要使建筑与城市文化有机结合起来,提升濮阳城市建筑特色。思想、智慧、艺术,是城市的血脉,也是城市的魅力,要把这些元素体现在规划和建设之中,在建筑中融入文化基因,使建筑具有理念和智慧,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区域中心城市与生产业发展》,钟韵、闫小培,商务印书馆,2007-05;

2、《“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市中心区域的规划变迁与空间演进》,魏枢、赵和生,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01;

3、《多中心城市区域空间协调发展研究:以长三角为例》,陈前虎,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04。

上一篇:《商标法》第三次修改的思考与建议 下一篇:文书档案整理对事业单位效能化发展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