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道路施工测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时间:2022-10-20 01:41:32

浅析道路施工测量问题及解决措施

摘要:施工测量可以直接影响施工成果的质量,但是目前部分施工单位对施工测量不够重视,使测量数据的可靠性下降,有时候甚至出现错误。本文对城市道路施工测量中存在9的若干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测量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前言

随着国家道路事业的快速发展,城市道路不断的修建,对城市道路的建设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在城市道路建设中施工所存在的问题给国家经济造成很大的损失。

一、施工测量中技术力量的配备

施工测量是为了让城市道路的平面位置和高程,符合设计文件要求的位置、形状和规格,能够可以正确地在地面上标定出来,为城市道路工程施工提供依据。它的主要特点是依据设计阶段的测量结果,根据施工需要为城市道路施工提供服务的测量工作。在城市道路施工中,施工测量联系着整个施工过程,它也是能够保证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施工测量工作表面看起来好像简单,但事实上它是非常容易出错的。有些单位对施工测量不够重视,只安排一般的工人或者一些实习人员去完成施工放样的任务,结果经常会出现问题,甚至无法处理。某工地曾经出现过钻孔桩偏差1.5m的错误,为以后施工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严重影响了施工进度。为了避免这样的错误和提高测量精度,应选安排具有一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施工测量工作,对于特别重要的控制点应该请专业的测量人员或勘测设计人员来进行测量定位。这样才能够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即使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及时去解决,避免造成损失。有经验的测量人员会更加熟悉和掌握设计单位提供的资料,以及能进行正确的桩交接,充分地了解路线的技术条件和构造物位置、类型、规格等,为此能够有步骤去进行施工测量工作。

二、测量仪器的检验与校核

城市道路施工流动性较大,野外作业时间较长,加上运输的震动和保管不当,所用仪器就容易出现各种故障,而有些测量人员对仪器只知使用不知检、校,容易使测量结果产生误差。有的恢复定线后,以此中线方向修筑路基,结果与同一线路上的桥涵轴线方向不相符合,造成返工浪费。产生这种原因从仪器方面来说,主要是由于后视交点或转点后纵转望远镜前视放线时,仪器望远镜视准轴不垂直于横轴所引起的误差。解决的办法是,除了检、校视准轴误差外,一定要采取正、倒镜分中法进行放线,以此消减视准轴误差的的影响,并应提前检查道路中线方向与桥涵轴线方向是否一致,以便及时纠正偏差。又如进行高程测设时,将水准仪安置在不同测站上测设同一点的标高,发现结果不一致。主要原因是由于水准仪的水准管轴不平行于视准轴所引起的误差。

三、路线的复测

城市道路勘测设计阶段,对某些测量错误有时觉察不到。因此,复测时应对中线控制桩测设护桩,增设必要的水准点和里程桩,注意发现勘测没计的不合理之处,以便进行修改,以节省基本建设投资和提高路线的质量。而有些施工单位对复测很不重视,往往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做好施工前的复测工作。

3.1中线控制桩的位置要明确

中线控制桩是确保按正确位置连续施工的主要标桩,是确定路线方向的决定因素。勘测设计和开始施工之间可能相隔较长时间,中线上的主要控制桩(直线上的交点桩和转点桩,曲线上的控制桩,包括起点桩、终点桩和中点桩)的位置,可能被破坏或移动。而在比较繁华的地区,还有一些不同性质的桩位与之混淆不清,容易认错。因此,在施工之前,一定要详细地对照设计文件上的点位和地面上相应的位置是否相符。检查时,除了用交角外,还应与桥、涵轴线方向或其它构造物相对照,看其是否一致,最好用坐标法恢复控制桩。在施工中如果发现桥涵工程已竣工,而偏差又不大,这时应适当调整交角,稍微改变路中线方向,使其与桥、涵轴线方向一致,保持路线的连续性与完整性。恢复中线控制桩时还要特别注意各类构造物的控制点、相邻标段间中线及纵断的衔接点的坐标和高程是否一致和准确。以上是最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应再三核对,如发现问题要查明原因,上报有关部门,以便会同相应单位进行协调,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3.2高程的复测要仔细

路线施工时各点的高程,是按照勘测设计时所设置的水准点高程测设出来的,因此,首先应严格复测水准点高程。复测前应仔细对照设计单位所提供的水准点成果表上的高程与平面图、纵断面图上所注相应水准点的高程是否一致,然后再到现地验证该水准点的地面位置,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复测。水准点高程要进行往返测量。若高程闭合差不满足要求,应查明原因,确定原因后,报请有关部门批准,再重新计算水准点高程,同时应修改相应受影响的里程桩的地面高程。在高程的复测中,中桩控制点(特别是在高填深挖处)最好用两个水准点推导高程,这样,可再次校核。

四、栓桩的设置

在城市道路施工测量中,要经常根据中线控制桩进行中线的恢复和测设工作。但在施工中,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地区和城市中施工,这些桩又很容易被人为的移动和破坏。为了恢复其位置,在施工前必须对路线起控制作用的主要桩点(交点、直线转点及曲线主点)增设栓桩,以备将来用其恢复控制点桩的位置。但目前有些施工测量人员,不遵守规范的规定,常用距离交会法或单向量距法设置栓桩而造成错误。这是由于地面变化较大或拉尺不平,使距离误差增大,造成恢复后的点位不准确。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是用方向交会法,即用大约成90度的两个方向交汇来定点。还有些施工测量人员对栓桩设置的位置考虑不周,往往造成栓桩的虚设。栓桩的设置要选在施工中不被取土、弃土及车辆行人等破坏的地方,并考虑施工后路堑的挖深、路堤的填高所引起的地形改变和夏秋季节树枝叶而妨碍通视等情况;栓桩的设置要注意设置在曲线的外侧、地面横坡明显的地段应设置在上坡一侧;栓桩的设置还应注意设置在控制点的一侧或两侧不易被破坏的地方,而且每个方向要设2个~3个引桩,用经纬仪定向,以“骑马桩”的形式恢复桩位。经验证明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比较准确。栓桩设置后还应做好记录,绘出示意图,加以注明,以便现场查找。栓桩的位置如果需要长期保存,就要用水泥混凝土灌桩,标定点位,以备长存。

五、边桩的设置

边桩的设置就是要示出路堤坡脚的位置,为路基施工提供标志。目前,修建道路大多数采用机械化施工。由于边桩短小,又紧贴路基边缘设置,推土机或压路机工作时不易被发现,所以常常被推掉或被土掩埋。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最简单的办法就是采用1m~2m长的竹杆插在路基边缘外半米处,或者在高杆的外侧(1m~2m)再设一保护层桩。这样,既能控制路基边缘位置,不易被碰掉,又可以随时补上丢失的边桩,有利于机械化施工。

六、施工水准点的测设路线勘测设计时所设置

的水准点,仅仅是为了满足勘测的需要,相隔距离较远,基本满足不了城市道路施工测量的需要。因此,恢复定线时,要根据路线的变化情况和施工测量的实际需要,在沿线增设一些临时水准点,供施工测量时使用,故称施工水准点。有些单位不重视施工水准点位置的布设,而给以后的施工造成了麻烦。在施工全过程中,应保证新增设的水准点与相邻水准点间能够互相通视,以便于观测。有碍施工的水准点,应全部移出施工范围之外,并按永久水准点固定。施工水准点的设置除了应考虑栓桩设置的注意事项外,还应注意布设的水准点间距不宜大于200m,在人工构造物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或者地形复杂地段处宜增设临时水准点,以方便使用。

七、竖曲线点标高的测量

施工时,要在路线变坡点处放样竖曲线。而设计时,竖曲线上的桩距一般较长,不便于施工,所以需要测设内插加密点及其标高。虽然在理论上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都会计算,但在实际中,施测人员常常对内插标高的方法产生错觉,因此,常造成返工。

图1内插法示意图如图1所示,A,C点为竖曲线上的点,其标高为已知。假如在AC之间内插一点B,则其标高的正确内插法为:应先用C点的设计标高(即未经改正的C'点的标高)和竖曲线起点A的设计标高,内插B点的设计标高(即未经改正的B'点的标高),然后再计算B'点的标高改正值(y=X2/(2·R)),由B'点的标高减去标高改正值Y,则得B点在竖曲线上的标高。而用A,C点在竖曲线上的标高直接内插B点的标高是不对的。

八、结束语

城市道路施工测量是保证道路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如果城市道路施工测量出现了错误,则工程质量再好也没有达到工程技术所要求的标准。在施工中如果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程,就能保证施工测量的准确性。对城市道路施工测量我们必须给予高度的重视,只要我们遵守相应的技术规范和规程,认真复测和仔细校核,就可以作到正确无误。

参考文献:

1 白德懋;大城市中居住区规划布局的建议[J];建筑学报;1980年04期

2 黄玉良;施工单位也可使用无线通信[J];煤炭工程;1980年02期

3 吴爱伦;渡口市炳草岗步行商业街——攀枝花路的规划设计简介[J];城市规划;1980年05期

4 廖湘瑛;新线旧线明渠、平交道口处钢轨接头的处理办法[J];铁道建筑;1980年05期

上一篇:供电企业如何有效开展用电检查管理工作的研究 下一篇:水泥稳定碎石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