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式的逻辑反思与汉语研究的本位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20 01:17:48

构式的逻辑反思与汉语研究的本位问题研究

摘 要:我国语言学丰富且深奥,在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当中,出现了许多对立或统一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语言学的发展起到了很强的促进作用。我们希望在这些对立或者是统一的观点之上,尽可能地创造中国特色的语言体系,这也是汉语研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利用理性的思维和判断来对汉语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有牢牢地把握现代认知语言学的前沿,真正立足于汉语的特点,通过科学的认知和理解,来把握汉语研究的方向。所以本文拟将针对构式的逻辑反思与汉语研究的本位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构式 逻辑 反思 汉语 研究 本位问题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9-0087-01

世界语言学历经了长久的发展和悠久的历程,在最初的西方的语言研究中,许多学者针对语言的研究和发展问题提出了诸多见解,各学派也针对不同的观点提出了许多对立的看法,这种对抗在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过程中非常普遍。我国的许多学者提出要从哲学的角度建立语言特色,通过哲学的眼光来构建一种较为科学并且系统化的语言体系。

一、中西方有所差别是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倾向

世界是多元的,在这个多元的社会环境中,我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完全不同的风俗文化。就拿中西方的差别来说,无论是风俗习惯,文化内涵,思想观念、生活习惯或者,中国和西方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我国的文字发展和语言演变历经了悠久的过程,语言学的发展随之向前推进。我国在语言研究早在《马氏文通》之后就已经开始,之后许多学者提出了许多不同的观点和内容来进行语言研究。在语言研究的过程中,大多数学者虽然都意识到中国和西方语言学的差异,但最终还是选择吸收和借鉴西方语言体系来建立中国语言体系,迄今为止仍未建立起一套中国独立的语言学理论体系,未能研究出汉语研究的基础内容,不难看出我国在汉语研究问题上的被动和困难局面。

我国的许多语言学家都提出了这样的论断,认为语言研究就是记录用法,让人们掌握在什么情况,什么条件之下应用这一语言,这种观点由于体现了语言应用的特质,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们认可。但是,经过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种理论的单薄无力,依旧没有形成中国独立的语言理论体系。实际上研究者们很快就意识到汉语与西方语言在形态上差别很大,因而在汉语研究中套用产生于西方语言特征的语言学理论与方法,尤其是语法学理论和方法,虽然西方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但是局限性也可想而知。所以实际上我国的语言研究学者们已经清醒的意识到了中西方在语言体系和语言发展当中的不同和区别,但是他们大都着重语言事实的经验式归纳层面,而关于汉语语言特征所展示的语言本质问题还没有深入进行理性的思辨。对于一些相对比较细致的本位问题还是没有给出比较明确的分析和思考,这就不足以构成中国独立的语言理论体系。

二、构成式的逻辑反思在汉语研究本位问题当中的体现

伴随着全球文化水平和语言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发展,世界各国对于语言研究的开展也呈现出迅猛的态势。现代语言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已经从纯句法走向语义语形的综合研究,所以即使是形式化语言学也不得不把语义纳入形式结构之中。但是我们国家在进行语言研究的时候就必须应该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西方的语言是离不开形式的,在理解和研究的时候应该将字词的形和意义相互结合,这样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可是中国的汉语研究并非如此。中国的语言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关键在于,西方许多语言只是单纯的进行单词和词组,句型的组接,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语法就可以清楚的了解内容,进行语言的研究;汉语是世界上最难懂的一种语言,在一句话当中我们必须对其中的每一部分内容,每一部分的结构和充当的语体进行分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这些都是一句话或者是一段话当中必不可少的成分,无论是多么简单的句子都离不开这细小的语体。还可以说当语体的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语义也会随之发生很大的变化。这就是我们通过逻辑反思来对语句的构成进行简单的分析。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们想要翻译“饭煮好了”这句话,如果我们用英语来说那么将会被翻译成“The meal has been cooked”。唯一需要我们注意的就是被动语态和现在完成时态。所以我们前面就已经提到过了,英语需要我们分析的就之后单词或者句型本身以及含义,而在汉语当中就完全不同了。首先这句话的主谓宾都是存在的,其次如果随意调换主语位置那么语义会发生变化。我们不需要什么标志就可以让所有人很清楚的明白语句的含义和主被动关系。只要是中国人就能够毫无困难地理解此构式的意义。所以显而易见的就是汉语和西方语言当中,一个是没有标记的,一个确实有标记的,因此我们得出的结论实际上就是认知逻辑始终是制约语义的唯一准则。

参考文献

[1]施春宏. 对外汉语教学本位观的理论蕴涵及其现实问题[J]. 世界汉语教学,2012,03:390-408.

[2]刘利民. 构式的逻辑反思与汉语研究的本位问题――从构建中国特色语言学理论体系的角度看[J].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5:77-82.

[3]唐依力. 汉语处所范畴句法表达的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

[4]陈再阳. 现代汉语数量短语指代功能及其相关构式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3.

[5]王骏. 字本位与认知法的对外汉语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6.

上一篇:新课标下高中数学知识记忆能力培养浅谈 下一篇:加强对学困生的情感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