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时间:2022-10-20 12:59:12

试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摘要】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要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利用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教学 充分认识 激发兴趣 养成习惯

Try to discussion the junior chemistry experiment

Xu Jing

【Abstract】Chemistry is one subject of which the base is the experiment, so teachers should realize the outline spirit and know well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should make use of the experiment teaching to arous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 improve the go-aheadism and enthusiasm of learning chemistry, develop excellent experiment habit and cultivate the ability to analyze and innovate.

【Keywords】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Complete understandingArousing interestDeveloping habit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在初三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做法和体会。

1.领会大纲精神,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大纲明确指出:从义务教育培养目标出发,面向大多数学校和大多数学生,着眼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在教学内容方面,从义务教育实际出发,大纲适当降低化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要求,较大幅度降低化学计算的要求,在适当拓宽元素化合物知识面的同时,加强了化学实验,把演示实验列入教学大纲的教学内容。教材列出了演示实验40项,[活动与探究]29个,要求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完成,使每个学生都有动手做实验的机会”。在教学要求中除了“掌握9种仪器的使用技能和5项实验操作技能”外,还把“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能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初步的结论,并如实书写实验报告”。以及“要求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安全操作”,也规定为实验的教学要求,体现了实验教学的整体功能,其目的在于转变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真正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因此,我们必须深刻领会大纲精神,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化学实验的教学与理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情感、能力、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全面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2.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初中化学教学是化学教育的启蒙阶段。初中学生好奇心强,他们学习化学的动机往往是以满足好奇心和感兴趣为主。化学实验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激发学生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并使这种“短暂”的兴趣能够稳定地保持并得以发展,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在教学中主要抓以下三点:

2.1强化演示实验教学。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实验,最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些实验有的是对化学概念、原理的阐述,有的是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分析、验证,有的则属于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对这些演示实验,我全部安排在45分钟课堂教学中完成,并力求做到演示操作规范、实验现象明显、分析表述准确简练。对部分演示实验装置或实验操作还作了适当的补充和改进,以增强实验效果。例如,在“生活中常见的盐”中,补充了“在硫酸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钾溶液;在硫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中,分别加氯化钡溶液和稀盐酸”等演示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比较、分析,学生很容易理解、掌握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

2.2开发家庭小实验。教材配合教学内容,设置了一些家庭小实验。教学实践表明,家庭小实验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延伸至课外,它对激发学习兴趣、巩固知识技能、培养能力、开发智力起到一定作用。我除了布置学生完成教材中设计的家庭小实验外,还另外安排些既有浓厚生活气息,又与所学化学知识密切相关,同时学生在家庭中又能够找到材料,独立完成的小实验,作为家庭作业。例如,我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中[活动与探究]当作家庭小实验,提前一周布置给学生在家里做。到了上这节课时,将实验室预先做好的铁钉生锈实验的三支试管展示给学生看,并请学生拿自己所做的家庭小实验结果与它对照,学生很自然就接受了“铁在潮湿的空气中能跟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铁锈”这一事实。进而再请学生思考:“一半浸在水中的铁钉,哪一部分锈斑最明显,为什么?”启迪学生对“你认为铁在什么条件下最容易生锈?”进行探究,从而对铁生锈的原因和防止铁生锈的方法有较深入的了解。

2.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活动。组织化学兴趣小组是开展课外活动很好的方式,兴趣小组活动除了在班级举办扩展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内容的专题讲座外,还积极参加校级活动。我们学校每年都要举办元旦晚会、五•四游艺会等活动,化学兴趣小组的成员都会积极表演节目(趣味化学实验、化学小魔术、小游戏等),把观众们带入五光十色的化学世界。当学生们看到“空瓶生烟”、“清水变色”,就急着想了解“这是什么变化?”……激发了学习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化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还结合教学实际,开辟了“身边的化学”实验课题,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观察,如观察没擦干净的铁锅、菜刀表面留下的锈斑;用久的热水瓶胆和烧水壶内沉积的水垢;比较食盐和白糖溶解性的大小;将鸡蛋放入盛食醋的茶杯中观察蛋壳表面产生的气泡,怎样鉴别精盐和碱面(NaHCO3)、白酒和白醋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感到化学就在自己身边,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他们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

3.养成良好实验习惯,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注意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措施。良好的实验习惯应包括:正确使用仪器、规范的实验操作、认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如实完成实验报告、遵守实验室规则、注意节约药品和实验安全等。我在教学中注意从科学态度、规范操作上给学生进行示范,对学生遵守实验室规则提出严格要求,对如何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则加以具体指导。例如,学生在做“酸的化学性质”的[活动与探究]中,对盐酸与带锈铁钉的反应,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可看到铁钉表面的锈斑被盐酸所溶解,铁钉表面变得光亮,而且由于使用的盐酸过量,过量的盐酸和铁会继续发生反应,还可以看到铁钉表面有气泡冒出的现象。因此,在填写实验报告时,我要求学生将实验所观察到的所有现象如实填写,并对所产生的现象作出相应的分析结论,以此来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每次实验结束,我都要留出3-5分钟,让学生清洗实验仪器、整理药品,保持桌面整洁,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在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时,从学习氧气实验室制法开始,就要学生注意下列问题:①反应物状态及反应条件;②反应原理;③所用到的仪器;④装置特点;⑤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⑥气体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学生观察思考,教师讲解、演示等教学活动,学生不仅可以将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弄懂,而且在教师的指导下可归纳出“学习气体实验室制法的思路和方法”,并以此指导对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研讨。

就实验教学而言,主要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对实验问题的思维分析能力。强化课堂演示实验、落实探究实验、开发家庭小实验,都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的重要途径。我们必须重视。

上一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谈谈电场线与等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