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委托贷款业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时间:2022-10-20 12:29:00

浅论委托贷款业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摘 要】受金融危机余波与国家经济政策压缩银根的影响,上市公司不断加快进行社会融资的步伐进而解决资金链条不断趋紧的窘境,而委托贷款因其自身所具有的拓展融资渠道的特征获得众多上市公司的青睐。统计结果显示:2013年,全年社会融资规模达17.29万亿元,与2012年相比同比增加1.53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融资规模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信托贷款业务与委托贷款的增加。2013年委托贷款规模达25465亿元,比2012年同期增加12627亿元,委托贷款占社会融资比重的14.7% ,比2012年同期高出6.6%。资本市场的“贫血症”使我国上市公司纷纷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然而,学术界却为上市公司的盲目行为担忧,并从多个角度分析委托贷款业务对上市公司带来的利弊。

【关键词】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对企业的影响

1.上市公司及其特点

上市公司是指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上市发行股票的基本要求:(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得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3)开业时间3年以上,且最近3年连续盈利;(4)持有股票面值达人民币1000元以上的股东人数不得少于1000人(千人千股),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必须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股本总额超过4亿元的,向社会公开发行的比例占15%以上;(5)公司在最近三年内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上市公司的特点有:(1)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可以是不上市公司,但上市公司必须是股份有限公司;(2)上市公司须经政府主管部门的批准。按《公司法》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要上市必须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上市。(3)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只能在证券交易所交易。发行的股票不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不是上市股票。

2.委托贷款业务对上市公司的影响

2.1委托贷款业务

委托贷款是指由委托人提供合法来源的资金,委托业务银行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金额、用途、利率、期限等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的贷款业务。在银行银根紧缩的政策和获得高额利息回报的诱惑下,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开始将委托贷款列为新的利润增长点。

目前大多数上市公司对委托贷款行为的态度是:只要有收益,再加上有相当价值的抵押物,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可以贷款。如上市公司香溢融通的主营业务几乎变成专门从事委托贷款,该公司2011年上半年的净利润为6505亿元,同比增长49.71%;其中,委托贷款取得的收益高达5551万元,占公司全部净利润的85%,已成为公司净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

从上市公司已有的相关公告看,近年来委托贷款的利率持续走高,并且出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展委托贷款业务,委托贷款业务在上市公司总业务中的比例越来越高的趋势。

2.2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面临的风险

委托贷款资金多是流向缺钱的制造业、中小企业和房地产开发企业等。但现在很多企业营业利润低于20%,而委托贷款业务的利息高于21%以上,这种现状不免让人担心,这些获得贷款的企业将来怎么还款?而面对高息收入的诱惑又会让更多的上市公司企业不愿意脚踏实地的做主营业务而更愿意去办理委托贷款。

委托贷款的审核发放是有相应价值的抵押物的,有的上市公司觉得就算贷款企业不能如期归还贷款还可以通过拍卖抵押物来弥补损失,上市公司其实没多大风险,但有没有想过,如果贷款到期这些贷款企业没有钱还,把抵押物、商品、房产等转移给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要如何把它卖出去变现呢?以此作为主营业务的贷款公司都买不掉的商品,发放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就那么容易能出手赚钱吗?令人担心的是,如桂林三金、杭氧股份等公司的委托贷款已经出现了展期或续借。

而从涉足委托贷款的上市公司的情况看,自己一边身背高额贷款,另一边却大量发放委托贷款的公司也并不少见。这种自相矛盾的行为的确值得重视,委托贷款的年利率通常在20%以上,而很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率却远低于20%,如热衷于委托贷款业务的香溢融通的贸易销售营业利润甚至还不到8%。这一鲜明对比,导致一些上市公司把越来越多资金从实业领域抽走,转投到委托贷款业务上去。这种行为从短期看给上市公司带来不菲的收益,但长此以往是否会给企业带来发展后劲不足的尴尬呢?

在民间信贷风险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发生对外担保行为的公告也在快速递增。而上市公司无论是委托贷款或是过度担保的行为都会增加上市公司的潜在风险。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上市公司公告为子公司、关联公司提供担保贷款的数量明显增加,担保额的增幅也不断提高,从担保公告的其它上市公司来看,担保额接近或者超过净资产50%的比比皆是。随着企业的资金面日趋紧张,担保逾期甚至无法还款的情况都有可能会发生,有很多上市公司都是为自己的关联公司和子公司进行担保,一旦发生风险,也只能在内部消化无法向外转嫁,对上市公司形成恶性循环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据资金调研情况分析,上市公司发生委托贷款业务,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因为中小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比较严重,一些上市公司利用其便利的融资优势,从相关融资渠道或金融机构获得资金后进行委托贷款,从而扮演“影子银行”的角色。影子银行是指一些非银行中介机构提供和传统商业银行类似的金融服务。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是要受中央银行等机构的严格监管的。但如果把一些业务以影子银行的方式操作,做成会计的表外业务,这部分资产在银行的损益表上看不到就可以达到逃脱监管、迷惑投资人的目的了。

2.3短期利益驱使上市公司追逐委托贷款业务

从近年来上市公司的相关公告看,委托贷款的利率持续走高。以委托贷款业务开展最典型的上市公司香溢融通来看,早几年委托贷款的利率约为15%,之后上升至20%左右。发展到现在有的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年利率已达24.5%以上,而这一利率大约是银行一年期贷款利率的3至4倍,照趋势有可能这个贷款利率还将不断被突破刷新。

根据央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市公司可统计的委托贷款数量也已达上百亿元,查看上市公司的委托贷款公告,都声称公司将“自有资金”通过委托给银行进行放贷。上市公司较之未上市公司的优势就是能够通过上市发行新股,或是上市后增发配股,公司募集大量资金,这些“自有资金”一般应该用到公司的主营业务上,或者给子公司提供委托贷款,上市公司解决下属公司资金紧张的贷款利率通常参照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贷款利率,比率较低。据调查数据显示,这类委托贷款在上市公司放贷业务中比例不算高。而以谋取高利率贷款为目的变相“放贷”利率则大都较高,这类贷款在上市公司委托贷款业务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高。

在我国,《贷款通则》明令禁止了公司之间直接借贷为,但委托贷款似乎是一个隐秘的通道,恰巧可规避这一禁令。据上市公司公布的报告显示,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将资金进行委托贷款,追逐着远高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回报。2013年上半年,有110家公司了委托贷款公告,合计金额约200亿元,贷款年利率大多分布在7%至12%之间,平均年利率10%。

3.结语

总之,对我国上市公司来说,从近期利益考虑,进行委托贷款业务能够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收益,并且此收益甚至多于其经营业务毛收入。而从长远考虑,委托贷款可能给上市公司带来更高的经营风险,同时,投资者对公司的委托贷款业务并不存在积极反应。因此,上市公司在进行委托贷款时应持谨慎态度。

【参考文献】

[1]余丰慧.民间借贷高利率酝酿风险[J].新经济,2011(07):45-47.

[2]梁启星.委托贷款担保权归属“两难”问题破解[J].财会月刊,2013(05):24-26.

上一篇:孩子“成长好”方能 “好成才” 下一篇:PLC在大型风电控制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