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骗取贷款与贷款诈骗犯罪定性问题

时间:2022-08-03 08:37:37

浅论骗取贷款与贷款诈骗犯罪定性问题

摘 要: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是发生在金融领域中非常突出的犯罪形式。贷款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诈骗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当前,在金融犯罪中,贷款诈骗罪的发案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贷款 贷款诈骗 金融 犯罪

某市邮政储蓄银行在追缴逾期贷款时发现有两起贷款涉嫌被骗,遂向我公安机关反映情况:一起是一名叫田某的男子用虚假产权证到邮储银行分别贷款了人民币60万元和100万元,田某有骗取贷款160万多元的重大嫌疑,遂到公安机关现要求查处。一起是田某利用亲戚、朋友的名义以虚构贷款用途、虚假的经营合同在银行办理了小额商户联保贷款1笔,共计人民币120万元。

该类案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在实践上是很难把握的,特别是,对上述两宗案件涉及的行为定性的认识上是贷款诈骗还是骗取贷款存在颇多分歧。下面,我们就此浅析两种金融领域犯罪的法律实践差异。

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和第一百九十三条分别就两罪作出规定。其中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

贷款诈骗罪,是指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行为:(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的;(三)使用虚假的证明文件的;(四)使用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或者超出抵押物价值重复担保的;(五)以其他方法诈骗贷款的。

在形式上,两罪的区别主要有两点:

首先,在主观上,责任要素与犯罪主体有所不同。前罪责任形式为故意,不要求具有特定目的。后罪责任要素除故意外,还要求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具体表现为不归还贷款的意思。其次,在客观上,侵犯的法益与犯罪行为相互区别。两罪虽然同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犯罪,侵犯的是国家、社会与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但是相对来说,前罪侧重于诚实信用原则和金融信用制度,后罪侧重于金融管理秩序和金融财产权。同时,前罪是以欺骗的手段来获取贷款,而后罪是以刑法明文规定的,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等五种诈骗的行为和手段获得贷款。

贷款诈骗罪和骗取贷款罪的特征是:1、两罪的犯罪主体都是一般主体,自然人和单位都可成为犯罪主体。2、两罪侵犯的客体都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和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对贷款的所有权。3、从客观要件看,二者都是采用欺骗的手段和方法获取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前者要求数额较大,后者要求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数额较大”和“情节严重”只是罪与非罪的界限,而非此罪与彼罪的界限。4、从主观要件看,贷款诈骗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而骗取贷款罪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只要以欺骗的手段取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即可。

当前,在金融犯罪中,贷款诈骗罪的发案率有逐渐上升的趋势。贷款诈骗罪中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是指行为人通过编造虚假事实,或者使用虚假材料,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产生错误认识,从而自愿地将贷款发放给行为人,行为人实际占有或控制了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这笔贷款,使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丧失了对该贷款的实际控制。判断行为人的心理态度的根据则是行为人实施的贷款诈骗行为在客观上的一系列活动表现。所以在判断行为人贷款诈骗的主观心理态度时,必须以其实施的贷款诈骗活动为基础。

司法实践中,认定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比较复杂,有时二者之间很难区分,既不能简单的只听从犯罪嫌疑人的供述,也不能只凭损失的结果来客观归罪,应当坚持主客观相一致的原则。一般来讲,行为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认定其行为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1、贷款后携贷款潜逃的;2、未将贷款按用途使用而是挥霍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3、使用贷款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4、改变贷款用途将贷款用于高风险的经济活动,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5、为谋取不正当利益,改变贷款用途,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6、提供虚假的担保申请贷款,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致使贷款无法偿还的等等。

现行法律规定的不确定性导致司法实践的矛盾,从两罪的立案标准看,贷款诈骗罪在骗取一万元贷款非法占有拒不退还即可追诉刑事责任;而骗取贷款的追诉标准是(一)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的;(二)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三)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以欺骗手段取得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的;(四)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既然,从立法的意义看,增设骗取贷款罪是为了弥补贷款诈骗罪在司法实践打击中的盲区和不足,两者的相同点都是为了更为有效地打击在金融贷款中使用欺骗手段骗取贷款而不归还的不法行为,但是在实际中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点,且不好把握打击的方向。

因此,需要骗取贷款罪来解决这种困难,就应该在标准上与贷款诈骗同步;再从两罪的最高法定刑看,骗取贷款罪最高法定刑仅为七年有期徒刑,而贷款诈骗罪最高可以判处无期徒刑,两罪相比贷款诈骗是重罪而骗取贷款是轻罪,从罪刑相一致的原则上讲,骗取贷款罪的追诉标准理应与骗取贷款罪同步或略低,但在实际规定中就存在这个矛盾点。

正确界定骗取贷款和贷款诈骗犯罪这两类案件,对于有力打击经济犯罪、维护金融秩序,从司法实践的应用角度出发,通过对骗取贷款和贷款诈骗两类犯罪的形式区分,深入到实质界定,并结合损失数额的厘定,最终归纳界定这两类犯罪的明确思路和方法。

作者简介:

班兆香君;出生日期1993 04 10,长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11级学生,专业:法学

上一篇:探究大学生国防教育内容及形式 下一篇:广西东盟留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