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

时间:2022-10-20 11:44:54

小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语文课

周四下午,我拿着试卷兴冲冲地走进五年级(4)班教室进行试卷分析。正分析一道阅读题时,我发现班上平时表现最好的学生李某在和同学交头接耳,笑嘻嘻地嘀咕着。我走近李某座位,小声问:“这道题你会做吗?”李某连忙慌乱地找试卷,可怎么也没找着。我不由火冒三丈,命令他站起来,可他不但不站,反而说:“这样的语文课我不喜欢!”那么,怎样的语文课才让学生喜欢呢?我不停地反思,不停地请教同事。最后,我总结了以下几点,供大家商讨。

一、改变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学答为主”,即教师与学生一问一答,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就禁锢了学生思维,抑制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也就成了回答问题的机器。而以“学问为主”的教育理念与“学答为主”虽只一字之差,但表现的观念不一样,课堂效率也不一样。“学问为主”的课堂方式主要体现在一个“问”上,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不懂的,不会做的问题。如果这节试卷分析课,始终以学生发问为主,学生问教师,学生问学生,然后通过生生自学、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完成任务,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这样,学生就会喜欢学习。

二、学会赏识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课堂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都喜欢听好话,听表扬的话。以往像“读得真好!”“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这种激励性的语言只有在上公开课才会经常说。如果我们在平常的教学中也用这种肯定、欣赏的语言来鼓励学生,其效果与以往就大不相同。由此可见,教师就要学会欣赏学生,对学生多一点微笑,多一点鼓励的语言。这样学生也就会慢慢变得自信、自强。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之意,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确切地说,课堂教学语言的作用不在于数量上,而在于质量。关键在于是否恰如其分,是否发挥了“点睛”的作用。教师的教学语文不仅仅是传递知识和信息。对学生来说,教师的语言也会对他们的听课效果产生巨大的影响。教师生动、幽默的语言会让学生感觉课堂氛围的轻松和愉悦;教师激励和鼓舞的语言会让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创新的勇气。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要恰当,要体现平等、民主和自由,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拓展自由空间

语文试卷评析课属于一种灌输式教学,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丧失了自主和自由,他们的学习、思维只能按照教师的教学思路进行机械性的训练,学生学习效率自然不高。所以,语文课就要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有选择的权利。自由应该是在愉悦、民主的氛围中得到,只有宽松的教学气氛,融洽的教学情境,才能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得到自由。因此,教师首先必须摒弃“师道尊严”的传统观念,与学生之间构成友善、朋友的新型关系。课堂上少给学生约束,多些关怀,不要让他们感到有心理压力而失去信心。同时,也应让学生说说自己见解,如这节试卷分析可就该让学生谈谈对题目的分析,让学生归纳出答案。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他们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充分调动学生,让他们把自己的所思所想表述出来,引导他们有创造性地从课文中发现世界。但现在课堂教学还没有真正转变过来,“满堂灌”“一言堂”还是当今一些课堂教学的模式,使教学枯燥无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从神圣的讲台上走下来,把自己高高在上的角色由学生学习的领导者转换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参与者,让学生在和谐互动的学习过程中学到知识,培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这一点明确要求我们教师应对学生做出的不同回答慎重思考,多给予表扬,让学生体会到“我能行”的快乐,从而激发他们更好地成为学习的主人。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认真去对待学生的回答,对他们的回答不能随意给以否定,这样的做法会扼杀他们的思维。教师应满怀热情地去赞扬学生经过一番努力思考而得出的答案。

因此,我们要真正地领悟语文教学的内涵,掌握学习的规律,给学生设计一个适合他们学习方法,让学生真切地体会课文的情感;让学生真正地走出课堂,在广袤的天地里学习语文、运用语文、享受语文,最终陶醉在快乐的“语文王国”里。

(责编 张景贤)

上一篇:浅谈小学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谈谈我的高三数学复习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