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采访证背后的故事

时间:2022-10-20 11:37:13

一张采访证背后的故事

采访奥运会与世界杯这样的大型国际体育赛事,什么东西是最不可或缺的?100个记者中有99个会告诉你是一张正式的采访证。

今年南非举办世界杯期间,身在南非的上万名记者中,只有一小部分拿到了国际足联的官方证件。本届世界杯共发放了大约6000个非广电类记者证,由于中国足球队无缘世界杯,国际足联大幅削减了中国媒体的采访名额,全部中国平面媒体仅被分配了50余个正式采访名额。我有幸作为持证记者,在一线从头至尾报道了这一盛会,也目睹或经历了围绕着这张小小证件发生的许多故事。

没证是万万不行的,以至于出国前各报记者互相沟通南非情况时,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你有证吗?与历届国际大赛相比,本届世界杯在南非举办给了记者们一个不同于以往的挑战。前几届世界杯,许多无证记者采取扫街的采访方式,但南非尤其是约翰内斯堡糟糕的治安环境,让这种传统的打法无法奏效。记者们即便是去超市买东西,都得成群结队才敢前往,更遑论单独踏入黑人居住区采访。

不能进入新闻中心,不能进入球场看球,不能进入混合区域采访,不能参加各种新闻会,就连上街采访都提心吊胆,这让许多没有证件的记者尝尽了寸步难行的苦头。最夸张的是,在世界杯开赛前,国内居然有人想法从非洲买来了一批采访证,准备5万元一个卖给各大媒体,后来被狠狠吓了一跳的国际足联严厉制止才最终作罢。

有证也不是万能的,这是我在世界杯采访期间最大的感受。对世界杯这样的大型赛事来说,证件其实只是一块敲门砖,要想更好地完成采访任务,更多时候还要依靠记者与主办方的斗智斗勇。不得不说,由于中国足球在国际足坛的弱势地位,中国体育记者事实上在国际足联也受到了一些不公平的待遇。比如有一次在分发球票时,一个国际足联官员按着等候名单上的国家顺序喊名字发票,偏偏就是在念到中国媒体时跳了过去。面对这些情况,记者们吵也吵过,骂也骂过,但起到的效果往往是双方的矛盾更加激化。

在“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情况下,许多记者开始各谋出路,我的办法是发展“内线”,在约翰内斯堡的埃利斯公园球场,认识了一位担任骨干志愿者的中国人,他是一位在南非留学的大学生。后来,一旦没有办法通过正式途径得到门票,我就与这位志愿者联系,他在大部分时候都能塞给我一张媒体票。我也绞尽脑汁想过其他方法,有时成功,有时失败。

这些,都是一张采访证背后的无奈故事

上一篇:“三心二意”做纸媒新闻 下一篇:烟火味浓一点,喜欢的人就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