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文化工作如何企业中落地

时间:2022-10-20 11:03:44

浅析企业文化工作如何企业中落地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6)10-000-02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管理模式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把企业文化视作企业竞争的软实力、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固然重要,但只有落地的企业文化才是“有用”的。如何让企业文化实效落地,如何实现企业文化落地由“虚”转“实”,充分发挥优秀企业文化对体制机制创新和企业科学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当前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课题。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管理 落地

企业文化不是用来束之高阁的,而是最终用来落地的。所谓企业文化的落地,是指企业文化被员工接受并自觉执行,是让企业文化的理念从口号转变为一个个具体的行为和结果,是使企业文化具有特色和操作性。文化理念只有从深奥的哲理式文化走向通俗易懂的大众文化,从书本中走进员工心里,得到广大员工高度认同和领悟,才能真正落地,进而才能生根、开花、结果。企业文化也只有根植于企业才能决胜市场,只有落地才有持久的生命力。那么,如何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由“虚”转“实”,从而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呢?笔者认为,在推动和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要让企业文化实效落地,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一、认识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企业文化落地是指把企业的文化理念,与企业发展战略相结合,促使企业理念真正落实到企业的经营与管理之中,并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而从根本上讲,企业文化落地就是使企业文化理念根植于员工的心中,传承于员工的血脉,形成员工的行为习惯,实现企业的文化自觉。文化落地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括四个层面:

一是认识,就是在思想上认识――知道,员工对企业文化有全面充分的认识,员工与企业就企业文化达成了共识,也就是所谓的入脑。

二是认知,就是在观念上接受――相信,员工随时都受企业文化的影响,员工与企业就企业文化达成了默契,就是所谓的入心。

三是认同,就是在意识上赞同――行动,文化理念已经成为员工的一种潜意识,一种心理共鸣,员工在行为上以企业文化为导向,就是所谓的入髓。

四是自觉,就是在行为上自觉――成为习惯,企业的价值观成为员工的价值观,企业的文化理念已成为员工的信仰,融入员工的行为习惯,员工主动按照文化的导向去行动,自觉履行岗位责任,自主执行上层决策,达到员企合一,就是所谓的见行。

这四个层面有依次递进的关系,真正有效的落地最终必须要达到行为自觉,知行合一。而充分发挥企业文化凝聚力量、激励创新、促进管理、推动发展上的积极作用,关键就在于两个字落地,也就是如何使国家电网公司价值理念具体运用到企业经营实践中,真正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中的“四个关系”

(一)把握“文化与人的依存关系”

员工是企业文化落地的土壤,土壤的肥沃与否直接决定了企业文化这棵大树的生长情况。所以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依靠员工办企业,高度重视员工发展,要加强员工职业化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与道德素养,努力实现员工、企业、电网共同发展。

电网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企业发展是电网发展的根本保证,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根本,企业是员工发展的舞台,三者紧密融合、相互协调、辩证统一。脱离员工的企业将缺乏活力,失去生机,离开企业的员工将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企业要切实关心员工、尊重员工,维护员工合法权益,把提高员工生活质量、提供员工发展空间作为价值目标。企业的每位领导干部,都要学会尊重员工、理解员工、关爱员工,把员工当亲人。要不断加强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给予员工更多的知情权、发言权和监督权。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舒心的工作环境、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环境和凝心聚力的文化环境,在企业内部形成思想共鸣、心理互通、人际互信、行动一致的和谐秩序。

(二)把握“文化与管理的融入关系”

将文化融入管理。文化是无形的,需要通过有形的管理来体现,文化要引领和支撑企业的战略、组织、流程、人力资源、领导等方面的管理,必须把文化理念融入管理实务,才能真正实现企业文化的落地生根。

以“融入中心、进入管理”为新的工作思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等各项工作的有机融合、和谐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要以服从服务于企业发展为出发点、着力点、落脚点和检验标准,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生产经营这个中心有机融合在一起,紧抓“四个融入”,即:从体制制度上融入,把企业文化建设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从工作内容方法上融入,企业文化建设研究、部署、开展工作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实现同部署、同推动、同落实;从评价考核上融入,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思想、方法和手段,使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真正成为公司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从促进企业搞好改革、加快发展、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上融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进行评价考核,进一步提高评价考核工作的激励作用,使得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全面参与到企业改革发展、生产经营的活动中。这样可以使企业文化逐步深化、细化,落实到管理实务中去,变成实际的工作能力和工作绩效。

(三)把握“文化与制度的并进关系”

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制度是相辅相成的,两者虽然在形式上不同,但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激发员工工作和创造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可以说刚性的制度建设与柔性的文化建设具有辩证有机的统一体关系,两者各有重要作用,无可偏废、互补替代而又互为补充。

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内涵就是企业制度文化。企业内部法规和企业的经营制度影响和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状况,同时也催生不同的企业文化朝向不同个性的方向发展。因此可以说,企业文化是科学企业管理制度基础上形成的,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是企业文化的奠基石,没有建立起科学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就没有创建自身企业文化的基础。所以,在建设企业文化时,必须按照企业文化的精神,建立健全企业有关管理制度,真正实现制度和文化的协调统一,实现理念和操作的协调统一,从而使员工既有价值化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规范。

(四)把握“文化与品牌的协调关系”

企业文化和品牌一样,不仅需要内部认同,更需要外部认同。将企业文化建设上升到品牌战略的高度,把企业文化和品牌结合起来,以品牌入手,打造企业文化,不仅可以丰富企业文化的内涵,同时也推进了品牌文化的传播。

企业文化中包含着品牌文化,同样企业品牌中也有文化因素的存在,也就是说品牌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凝结在品牌中,两者具有相互渗透性。在建设品牌时,文化必然渗透和充盈其中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创建品牌就是一个将文化精致而充分的展示过程;在品牌塑造过程中,文化则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品牌更有内涵。因此,一个企业要想真正的做强做大,成为一个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企业,就必须做到企业的建设中文化与品牌的协调。

三、企业文化实效落地的实现途径

实现企业文化的深化运用,需要在推动企业文化科学发展与促进公司科学发展相统一、企业文化整体运作与多样性实践相统一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好四个方面重点内容:一是要立足公司科学发展需要,统筹推进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确定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任务和工作措施;二是要集约公司系统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各种资源,提高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效率,显著提升公司企业文化管理科学化水平;三是要将统一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各专业管理实践相结合,与公司重点发展任务相结合,促进公司创新活力和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四是要加强整体协调,鼓励文化创新,推广先进经验,实现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一)加强文化传播,提高文化自觉

结合企业改革发展任务,坚持统筹推进企业文化传播工程,把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宣传在日常、展现在身边、培训在岗位,转化为全体员工的群体意识、自觉追求和行为习惯,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促进文化深入人心。

一是建设企业文化同步传播平台。通过统一设计制作、统一传播内容、统一宣传展示,搭建覆盖全部班组和集中办公区域的同步传播平台,通过动态滚动播放的视频、图片和文字,及时传播企业文化理念、成果、典型,加强企业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学习宣传。

二是加强企业文化基本内涵培训。将企业文化核心理念融入日常学习教育,融入“三集五大”知识培训和岗位适应性培训。针对“三集五大”机构重组和岗位调整后的不同员工群体,分别组织不同侧重点的“身心健康与压力管理”讲座,开设“优质服务・阳光心态”专题网页,加大一线人员阳光心态塑造,强化企业文化的认同度。

(二)注重专业导入,增强文化素养

坚持统筹推进企业文化落地工程,把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融入改革发展稳定全过程,渗透到生产经营管理各环节,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与企业管理相融共进,与企业发展相得益彰。

一是完善企业文化融入专业制度。贯彻执行公司统一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工作标准,把统一的企业文化融入企业标准和规章制度建设全过程,健全专业管理的操作手册、工作模板和作业指导书,做到用制度管人和管事,靠优化流程提升效率和效益。

二是健全企业文化约束行为规范。组织员工提炼工作格言、安全警句、廉洁感悟、道德准则,推行同一专业统一的管理模式、班组文明生产标准和党员工作手册,引导员工自觉恪守国家电网员工守则、基本礼仪规范和“三个十条”等规章制度,用统一的企业文化全面规范员工行为,使其成为广大员工的道德基础和行动指南,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企业利益,建设和谐企业。

(三)探索文化管理,打造文化精品

坚持统筹推进企业文化评价工程,把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转化为有影响的活动、看得见的成果、能考核的指标,支撑内质外形建设,促进企业素质提升。

一是强化企业文化组织领导体系。结合“三集五大”机构调整,同步规范党工团组织设置,健全企业文化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加强企业文化人才培养,加强企业文化组织体系建设,加强企业文化专业协同工作机制建设。

二是探索企业文化考核评价方式。全面落实企业文化建设管理责任和工作任务,将优秀企业文化建设要求纳入“三集五大”体系建设责任状,量化、优化企业文化考核标准,开展企业文化建设动态评估,明确责任、严格考核、规范管理。

企业文化最终是要服务于企业发展,符合企业根本利益,符合多数员工根本利益,符合社会根本利益。因此,企业文化必须体现企业利益需求导向。而文化落地的关键是通过文化干预企业制度、流程,将文化导向通过制度来固定住。因此,首先需要员工转变观念。只有员工转变观念,心智模式进一步得到改善,让先进的文化抵制、排除消极文化,文化才能真正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员工的行为符合文化导向,成为一种文化氛围,一种行为自觉。

上一篇:瘢痕子宫足月妊娠孕妇试产状况及妊娠结局分析 下一篇:天森采 再好的商机还得认真严谨做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