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研究

时间:2022-10-20 10:57:10

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研究

【摘 要】数控技术为先进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基础性的作用,为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和集成化奠定了基础,是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手段。目前,在工业领域中数控技术已经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要求加强数控技术人才方面的培养。同时,整个制造业对从业人员的要求大大提高,特别需要能熟练掌握数控编程、数控车加工和数控设备维修技术人员。因此,研究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有着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中国将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然而我国的数控技术人才非常稀缺。作为培养机械本科专业优秀人才不可或缺的课程,作为指导工人实践生产,数控技术对于我校学生技能培养,但是目前我们学校对专业技能实训课研究比较落后,在学校里教授的内容往往同实际生产应用不对口。数控专业是一门具有工种多、操作性强等特点的工科专业。应该怎样来评价数控专业技能实训教学,以社会生产提供高质量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需要对数控车加工实训课的有效教学进行实践与研究。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国外特别是德国、美国等西方职业教育发达的国家对职业教育的专业技能课教学做了大量的研究,有较为固定的教学模式和相应的评价方法,都获得巨大的成功。但由于国家整体教学环境制度不同、观念差异,我们认为对国外职业教育的教学形式、评价方法等要消化性吸收,需要有所扬弃,不能照抄照搬。

国内关于高校数控专业课教学的研究近几年还刚刚起步,但是发展较快,特别是上海、江苏、广东等职业教育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中职学校开展过一些研究。我们知道,对数控专业技能教学的评价和审核是劳动部门的一种技能鉴定。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劳动部门的技能鉴定只能体现一种学习的结果,并体现不了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更说不上对其进行控制。至于高校数控专业教学过程中对教学项目量化达标的规定,目前在我国还处在最阶段。

二、数控车加工实训课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动手的机会少,危险性大。由于数控机床的设备比较精密,且价格贵,使学生操作起来有顾虑,只能在教师的亲手指导下才敢动手操作,这样就减少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所以很多学生对数控机床的操作都很陌生,在以后的操作中,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办法独立完成操作,这使机床误操作的可能性大大增多,存在很大的危险性。

(二)学生无法检验加工程序,加大教师检查编制程序的难度。每一个学生在加工程序时的进刀方式、进刀点和走刀路线完全不一样,显然编制完成的加工程序也各不相同,甚至存在很大差异。这样就加大了教师检查程序的难度,需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同时降低了授课效率。

(三)学生对学习失去积极性,实训效率低。首先是对程序的编制,学生编制好程序后,教师要对其进行检查,确认没有问题以后才可以把程序输入到机床;如果学生编制的程序有问题,必须重新编制,直到程序可使用为止。其次是程序的输入,要求认真仔细,输入的程序确保无误才可进行加工,程序输入在实训中是非常重要一步。因为一个零件的加工程序很长,难免在输入过程中会有一些失误,因此在程序输完以后要进行逐字检查,这其中会花费很长的时间,这种繁琐重复的工作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降低了实训课的有效性。

(四)班级学生数多,学校设备少,无一人一机的实训条件。从现有的班级现状来看,学生数量明显增加,已达到40人左右,而我院现有数控车床数量总共才10台(除去比赛训练用机床4台),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在同一时段进行1人1机(1台)的实操需要,使得学生等候时间较长,学生平均操作次数也减少输了熟练程度也大打折扣,要想提高操作技能也较难。

针对以上所产生的原因,为改变现有的不良现状,努力提高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笔者也根据这么多年在教学实践中的摸索,能对此进行了积极和有效的探索性实践研究。找出一条符合我校校情,切实可行的教学之路。这对于加快我校数控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增强教师教学能力无疑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提高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教学方法的研究。据研究表明,学生对有数控车加工实训与数控理论学习交叉进行的教学方式不赞同。然而每一个学校都力求培养既能懂理论又能懂技能的高技能人才,同时这也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有些学校拥有技能高超但教学能力却不强的人才,于是我建议数控车加工实训教师应该加强数控加工实训指导方法学习,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将理论传授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二)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动手能力。为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像力,让学生对数控加工实训感兴趣,首先要抛开传统教学模式,试着让学生自行加工和设计零件,需要强调的是,进行加工设计之前一定要先在模拟软件上进行仿真,通过老师审查符合要求后才能进行实体加工,避免安全事故发生。在整个过程中学生都是独自进行零件设计、绘制图表、制定工艺、选择加工方式、编写程序的,老师只是对零件加工进行验证检查。通过这样的训练让学生能学以致用,相信假以时日学生的综合素质会获得一个质的飞跃。

(三)分组实训,组内成员各安排任务。针对我校近年来数控专业招生人数的增多,设备的缺乏,数控教师应根据本校特色选取适合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我们可以将班级实训分成若干个小组,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让小组成员都能参与实训,如(第一位操作机床,第二位编程、写工艺,第三位检测等)实训完成之后,小组成员进行小组交流,总结教训,通过分工合作,让学生对单件的加工技能得到加强巩固。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去引导,让学生在加工每个零件的过程中循序渐进,提高技能。当然,也希望通过实践教学与其他兄弟学校取经的方式研究出一条符合本校数控车加工实训课有效性的教学形式,以满足每个学生共同参与数控车的实训。

参考文献:

[1]邹玉杰,韩鸿鸾 .《数控车工全技师培训教程》[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6月。

[2] 顾京.《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9月

作者简介:

张亚楠(1992・12 )女;民族:满族 ;籍贯:辽宁省海城市; 单位: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在校生,加工技术与控制工程专业。

上一篇:提高机场导航设备无线测控系统可靠性浅析 下一篇:试论中央空调制冷实验设备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