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时间:2022-10-20 10:02:45

如何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

摘 要: 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多,最大限度地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在汽车行业迅速发展过程中,汽车维修专业技术得到了提升,汽修专业人才成了社会热门的技能型人才形式。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每年为社会输送大量的汽修人才,本文从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素质、汽修课程设置和先进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提出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中职汽车维修 教学质量 提高方法

现阶段,中职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有待提高,加强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提高策略的研究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1.不断提高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技能与理论素质

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必须与汽车行业发展的速度同步发展,不断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才能适应汽车行业发展需求。汽修专业教师素质是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现阶段很多中职院校中,汽修专业的教师并非是汽修专业毕业,在实际教学经验、汽修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还有待提升。甚至有些教师在平时的授课过程中,仍然以东风、解放等国产汽车为例进行教学,但是目前我国市场上国外进口车辆的数量远远大于国产车,教师们对于这些进口车辆的结构和相关知识了解不足,其认知能力远远不能为这类汽车的维修提出意见。正是由于这类问题的存在,导致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一直难以提高,无法适应汽车市场需求。

因此,必须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素质培养加以重视,不断提高中职汽修专业教师的操作技能和知识理论水平,保证其为中职汽修专业学生做科学的教学指导。一方面,应该改变中职院校教师招聘制度,对教师入校门槛进行严格把关。另一方面,应该根据汽车行业发展,加强对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教师的培训工作,可以采用课题调研、深造等形式,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准。只有增加中职院校汽车维修专业师资力量,才能为提高汽修专业教学质量提供基础保障。

2.合理设置与优化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

汽车维修工作就像医生的工作一样,正如医生应该了解疾病一样,汽车维修人员需要对汽车相关知识进行全面掌握。因此,需要对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进行合理的设置,将理论知识作为教学基础,将技能实训作为核心,加强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有机结合。

(1)在汽车专业知识教学过程中应该遵循通俗化的原则,采用举一反三的方式。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多数学生在课程作业完成过程中都持应付差事的态度,抄袭严重,同时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是课本上原有的习题,学生通过这些作业很难真正理解与领悟教学内容。为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应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完成教学作业。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见解,即使学生的想法有些错误,教师也应该正确引导,这样学生才会对这些知识理解得更透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分清主次,保证课程教学语言的见解明了。

(2)应该认清汽车维修行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在对汽车电工电子方面内容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应该与现代化的汽车电路、电器元件等紧密结合,让学生把握住基础课的重点与难点。例如,在对汽车液压传动内容讲解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液压元件和液压装置上。汽车生产材料内容讲授应该与材料学有机结合,在机械制图和CAD制图教学过程中,更应该加强对学生亲手绘图能力的培养,让学生通过图纸对汽车零配件和装配有详细的了解。

(3)中职汽车维修专业课程应该能够与市场上的先进检测技术、汽车制造技术相结合,不至于滞后与潮流。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应该从汽车的整体概念入手,如汽车发动机讲授过程中,应该与最近的发动机技术紧密结合,包括柴油机燃油共轨技术、可变配气机构、废气循环再生技术、增压技术等必须作为教学内容。在汽车底盘教学过程中,应该将重点放在电控悬架、无级变速、自动变速等先进技术上;在汽车电器讲授过程中,应该加强对自动空调技术、导航技术、GPS定位技术等的讲解,不仅让学生了解更多先进的汽车相关知识,而且让学生掌握汽车故障检测和维修技能,以便应付各种各样的汽车维修工作。

3.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实训设备,强化汽修教学效果

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中,传统教学模式利用黑板、教材、版图等,由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相对枯燥,导致学生对汽车维修教学的兴趣不浓厚。汽车维修教学复杂性较高,一些内容教师很难通过板书表达出来,但是光凭教师讲授学生也无法真正理解。因此,需要加强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形象表示出来,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在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数码相机,将样车控制部件中的节气门体等实物拍摄下来,利用投影的方式,让学生准确观看这些部件的形状、结构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在汽车启动电路讲授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汽车电路特点后,让其利用计算机等设备,模拟电路画出汽车启动电路图,然后结合实训的具体内容,对启动系统中各个部件,包括起动机、起动继电器、点火开关、蓄电池等作用进行探究。

汽车部件工作原理是维修专业课程中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那么学生不仅不能接受如此多且深奥的问题,还可能对教学产生厌烦心理。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演示,就能够增强教学效果,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网络化资源共享。

另外,为了让中职汽车教学与市场需求相吻合,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与课外知识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早融入到社会中。同时,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入社会,加强在实际工作岗位上的实习,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4.结语

高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应该注重专业课程设置问题,积极采用先进的教学模式与工具,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进中职汽车维修专业教学质量的提高,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汽车维修人才,为汽车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于海东.浅析如何提高中职院校汽车应用与维修专业的教学质量[J].赤子旬刊,2015,28(2):144-145.

[2]刘成林.浅谈如何提高中职汽修专业实训课的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2,32(12):99-100.

上一篇:课堂上的新发现 下一篇:高等工科院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与实践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