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平潭岛赴山海盛宴

时间:2022-10-20 09:50:04

奇绝美味让人享福

早就听说平潭人善于将当地的两样物产(地瓜和海鲜)结合在一起做出异彩纷呈的美食,如八珍炒糕、鱼面、咸糍等等。咸糍是平潭街头最常见的风味食品了。用蒸熟的地瓜掺入地瓜粉,入臼舂成弹性粉团,捏成皮状,包裹鱼肉虾三丁及紫菜、韭菜等,捏成圆形即成。平潭岛孤悬海中,与大陆隔绝,但是捕鱼人的诗意切切不可小看。如果你跟他们说来一碗“花好月圆”、“时来运转”,他们端出来一定是咸糍。据店老板介绍,当地人还将包着甜馅的糍粑叫做“天长地久”。我打趣说该叫“爱恨交加”才对。

平潭当地人最喜欢去的海鲜酒家是埔东路上的豪华酒楼,说它豪华,可以算作吹牛,店面就像大排档呢。当地人喜欢它,甚至连婚宴都摆到这里来。好酒楼总有它的绝技,最具杀伤力的永远是价廉味美。品味之后,印象最深的八珍炒糕、沙蚕炒西芹和鲳鱼酸笋丝汤。其中最具平潭特色的菜是八珍炒糕,将地瓜粉搅成糊状,放在油锅里煸炒,再加入虾仁、肉丁、花生、目鱼片、蟹黄等佐料及调味品,经温火搅炒成胶状。其色晶莹如玛瑙、爽滑嫩软。而平潭的沙蚕(产手沿海滩涂的软体动物)也是一种尤物,其脆嫩、醇美、清甜都远胜于我在厦门所品尝到的。至于鲳鱼酸笋丝汤,更离不开地瓜粉了,切片后的鲳鱼要在地瓜粉中披上绒装,再入滚滚靓汤,鲜美的汤就是这样炼成。可以说,许多美食的爽滑口感往往不是来之于原汁原味,而是融入烹调者屡试屡精的智慧和经验。

我在这一桌吃得高兴,当地人在另一桌喝得开心。我注意到平潭酒风之豪爽毫不逊色于东北,大冷天的,人人都拎着啤酒瓶找对手干杯,一碰就是五杯,据说还有在酒席上分箱承包的酒俗。看来整天在大风大浪里拼搏的人绝不可等闲视之。

在流水镇东海村游玩时,发现远处捕鱼船纷纷入港,海滩上的渔市正熙熙攘攘地热闹着。赶到近处,只见一筐筐的鱼虾摆满沙滩。人人都在忙碌着,分捡的、掌秤的、算账的、抬扛的,充满丰收的气息。我也算是生活在海滨的人,从来就没见过长达六、七十公分的鲈鱼,厚得像松糕的带鱼,以及连听都没听过的其貌不扬的海猪。

这么多的海鲜品种,如果只让我选一样,我一定会选金y糯米饭,这可是平潭最著名的宴席名菜哦。将活金y泡在老酒里,让它陶醉后切块(这一手法格外像人类欲擒故纵的骗术),加香菇、冬菜等调味佐料,上覆湿透的糯米,加盖入锅蒸熟。出炉后真是色艳如少女桃腮,味醇似陈酿初开。此菜兼有滋补功效,当地女人坐月子常食之。好在并非女性专用,下筷时不必迟疑。

平潭的经典早餐是海蛎饼配豆浆。将大米混合黄豆磨浆,平摊于油勺上,以韭菜、紫菜、牡砺、肉丁等为馅,再覆以米豆浆及花生仁,油炸后就是外酥内嫩、鲜香可口的海蛎饼了。一碗豆浆、两块海蛎饼(或两个咸糍),每天的快乐就是这样开始的。

海蚀地貌令人惊叹

平潭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距台湾新竹港68海里,是大陆靠近台湾本岛最近的区县。整座岛面积251平方公里,是福建省第一大岛。平潭孤悬茫茫大海中,不同岩体在海流和风力的代用下,塑造出奇绝壮丽的海蚀造型地貌。

半洋石帆位于苏澳镇看澳村的海面上,茫茫海波中有一个圆盘状的大礁石,托着一高一低,一胖一瘦的海蚀柱,犹如两片巨大的风帆。据说,它是中国最大也是最罕见的燕山晚期花岗岩海蚀柱。对于当地渔民来说,它更像是他们幸福的象征和希望。看澳村海岸边还有更让人惊奇的海蚀地貌礁石群,有的如剥开待吃的仙桃,有的似含苞欲放的莲花,还有的像是开盖飘香的青蟹……只是当地人见怪不怪,还以为四海都有这样的景观呢。

接着该去看看仙人井了。一说到井,人们总是将它跟狭小联想在一起,诸如“坐井观天”之类的。其实,仙人井不是通常含义上的井,它是一列圆形火山岩圈就的空间,底部开裂,有波涛进出。平潭县志是这样描述的:“井口大三亩余,四围皆石壁合成,深透山麓。井底一窦与东海通。潮涨到井中水满,潮退则枯。”我喜欢这样的景观,因为它超越了人们的审美习惯,也就有了新鲜感。

仙人井边上有仙人谷景观,走到谷底,脚下就是满滩的鹅卵石,青黑的石子被浪涛雕琢得圆润可爱。左右两列玄武岩危崖伸向大海,铁浇铜铸般,冰冷,严酷,或许只有这样不通人性的山崖才能抵挡得住海浪的日夜煽情!

海坛天神的奇绝完全可与半洋石帆相媲美,它就像一个巨人平躺着,头枕在塘屿岛的金色沙滩上,双脚伸入东海碧波中,身长330米,头部、耳朵、喉结都有模有样,挺胸凸肚,体态栩栩如生。在符合身体比例的地方翘着一个柱状风化岩体,如男性生殖器,成为周边渔妇求子的膜拜物。海风和海水就是雕塑海坛天神的艺术大师。

平潭兼具人文和自然之美的景点就是南寨石景区,在一个空阔的低丘陵地带遍布着形态各异的球状风化花岗岩。南寨山历来是海防要塞,满山的壕沟和碉堡今已荒草萋萋。这里曾经是战火纷飞的前线,目睹过明嘉靖四十三年戚继光军队扫荡倭寇的渡海作战,回荡过郑成功的兵马坚定反清的操练声。即使到了今天,山头依然驻扎着军队。给我印象至深的是一处酷似唐僧礼佛的石景上,有古人依势用石块堆垒成的t望孔。南寨山最精彩的石景应数满脸蜂窝状的阿凡提,以及鸳鸯理翅、情人系列等景观。

三十六脚湖的景色则是一派层峦叠翠,山光流影,与平潭岛周围日夜不息的天风海涛相比,这里无疑是平和温馨的家园,适合于人们来此休闲。三十六脚湖因湖形如大章鱼的触角而得名,是福建省最大的天然淡水湖,也是平潭人的生命湖。要是没有此湖,恐怕也就没有平潭的人文历史。湖畔有草甸,极适合放牧,宋代官府曾在这里设过“牧马监”。如今水草依然摇曳生姿,或许还人有人来此放牧,只是牧的不是马,而是爱呀什么的情感了。

要离开平潭了,娘宫渡口就是临别的站台。许多渔妇围着客人兜售海螺和螃蟹,她们说“举双手欢迎你买”,其语言表达方式让人忍俊不禁。渡轮开了,海风和海浪将我摇晃得有点心惊,依稀听见岸上传来的吆喝声“举双手欢迎你买”,可是我怎么听怎么像“举双手欢迎你来!”

我会再来的,为平潭美景,更为平潭美食。

【旅游提示】

平潭是国家重点名胜风景区,距福州128公里,距厦门310公里。从厦门自驾车240公里抵福清市,再开47公里到达“小山东”港口,车渡15分钟到平潭的娘宫港口。娘宫港离平潭县城还有15公里。

半洋石帆位于苏澳镇看澳村的海面上,从平潭县城出发到景点大约有23公里的路程。

仙人井景区在流水镇东海村,从平潭县城到流水镇约7公里,是柏油路,流水镇到东海村的路极差,长约5公里。

南寨石景区位于北厝镇山利村,离县城10多公里,可顺道游览三十六脚湖。

前往海坛天神所在的塘屿一定要看气候和水时,从平潭县城坐20多公里的车抵达钱便澳码头,钱便澳码头每天从9:20开始有四班船到塘屿,大约要一个小时才能抵达。从塘屿回钱便澳码头的船最迟一班大约为14:30。建议行程当日往返。责任编辑/林公翔

上一篇:慢乐成本知多少 下一篇:庄伟杰:“在路上”的行吟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