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子类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时间:2022-10-20 08:22:23

浅析电子类高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高职教育的电子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培养电子类创新人才为目标,定位于电子领域人才培养和创新理论创新方法的成果转化,在教育教学方法手段等多个方面进行探索,推动创新人才建设。

关键词: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高职教育,电子类课程

一、引言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并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提高电子类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优良的教学方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要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还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课堂上提供一个活泼的教学气氛,同时可以带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构建一个好的学习氛围。其次,锻炼学生们的合作能力,使其各司其职,在合作中体会到学习和创作的乐趣。同时,在合作中不断的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再次,要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要想获得最优的教学效果,教师就要不断的努力,通过各种教学方案的选择和安排,争取在现有条件下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去最大可能地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二、高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纵观国内外教学和创新实践,制约学生学习发展的主要问题有教育模式落后、教学形式单调、教学内容落后、学生理论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实践环节薄弱等。以培养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在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和创新能力培养,促进教学科研工作,很有必要。为此明确了教改理念和教改目标。

三、高职教育教学方法的改进

1.理论与实践并重,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在实践中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

针对一般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具有程度参差不齐,并且理论基础水平较薄弱的特点,面对复杂且枯燥的理论推导以及难记的式子,学生往往缺乏学习热情。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重实践、轻理论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在实践中掌握理论,在实践中巩固理论,用理论指导实践,从而达到较好掌握知识的目的。

另外,通过实训、参加科研工作等安排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把实践性教学与理论教学结合起来,欢迎有创新实践要求的学生利用课余实践从事科技活动,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引导学生们自己动手去做一些相关的电子产品,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可以使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可以更快的将所学知识转化为生产力,为企业及自身盈利。

2. 采用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

现代高职教育教学方式下,大多数学校提倡多媒体教学,但是电子类的课程里有很多推理论证,板书是必不可少的,通过板书可以更好的展现推理过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因而,对于电子类的课程多媒体必须与板书相结合,而且多媒体课件不仅要丰富多彩,还要重点突出,实用性强。对于电子职业教育来说,教师应该将新技术、新产品、新理论加人到多媒体教学中来,将这一切构造成生动有趣又便于接受的知识。因此,要想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多媒体课件要做好,再一方面是要与板书有机结合。

另外,在课堂上启发、引导学生学习,也很重要。课堂时间是有限的,教师教给学生的知识也是有限的,因此在课堂上主要教给学生的是一生受用的学习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板书及生动的语言去引导学生思考,跟学生一起探讨,一起推理。

3.良好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知识的一个重要条件

在课堂上,教师不能只是一味的讲解理论知识,还要结合各种辅助实物进行教学,要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及时发问,加强师生间的互动。发现活动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容易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结果表现出兴趣。要形成学生的能力动机,就是使学生有一种求得才能的驱力。通过激励学生提高自己才能的欲求,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动手做,然后再到课堂演示,在学生的展示交流过后,针对学生的演示,给学生充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让不同的学生思考、探究。教师在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后,充分运用自己的教学经验,感觉那些部分学生还没有掌握住,在学生疑惑的地方点拨一下,提高学生的掌握能力,并加以巩固。

4.引导学生们合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提倡他们办一些电子兴趣小组,自己去设计一些实用的小电子产品。在学生们的设计中,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点播。激发学生们的创造激情,同时,在制作过程中,有不懂得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学习,通过同学们之间的相互讨论、合作学习。在产品的制作过程中,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们的知识面,巩固课堂上所学的指示。另一方面,也可以锻炼其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他们走上电子工程师之路奠定良好的基础。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们的创造热情,学校可以与电子厂合作,给学生们提供假期打工实习锻炼的机会,还可以定期举办一些电子类的竞赛,或者多组织学生参加省级和国家级的电子竞赛。给予学生们更多的创作空间。

四、结束语

电子职业教育的教学队伍要想在教学中发挥更多的教学优势,取得更好的教学成果,在做好上述几个方面还是远远不够的,还需继续加以探索。对于电子类教师的要求是比较高的,需要教师具有强大的知识体系。针对于电子行业发展快的特点,教师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知识,还要利用假期去工厂进行最新技术的学习,定期请一些企业的高新技术人员来学校举行一些讲座。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进工厂实习,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出适合于社会的实用型、技能型专门人才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吴宝瑞,高等教育学[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9:126-189.

[2]潘懋元,新编高等教育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32-336.

[3]陈文艺,张继荣,通信工程专业工程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探索[J],西安邮电学院学报,2006,11(4):121-123.

[4]李陶深,苏一丹,宋玲等,建立适应创新教育的计算机与电子通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J],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29:1-3.

[5]柳永念,创新教育观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8,36:109-110.

上一篇:教育教学评价改革初探 下一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教学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