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连文 断疑难

时间:2022-10-20 08:20:49

高中语文教材中《六国论》和《阿房宫赋》两篇文章各有一处文言解释似有可商榷之处,现分析如下:

一、 “向使”之辩

“向使六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

教材注释将此句中的“向使”解释为“以前假使”。此处将“向”训为“以前”总觉别扭。“向”在古汉语中确可做时间副词,译作“以前”的意思,例如:

①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木》)

② “向也子曰‘天下无道’,今也子曰‘乃且攻燕’者,何也?”(《战国策·韩策一》)

③ “向者仆常厕下大夫之列……今已亏形为扫除之吏。”(《报任安书》)

④ “然后知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始得西山宴游记》)

⑤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兰亭集序》)

例句①、例句②和例句③中,上句“向”与下句“今”相对,“过去……现在……”,都明显含有“以前、往昔”的意思。例句④虽然没有“今”字与之相对,然而下句“于是”意为“从这时”,表示现在,与上句“向”亦可看做对应关系,故“向”也应译作“以前”意。例句⑤中“已为陈迹”含有过去的意味,“向”释为“以前”也较为恰当。

上述诸例中“向”都强调过去发生过的某事或某种情况,且有的用“今”字与之照应,故“向”做时间副词,应译作“以前、往昔”。然而“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一句中所指的事情并非过去已经发生的,“六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这些只是作者的设想,且下句用“则”与之相对,整个句子是一个假设关系的复句。此处的“向”应和“使”一样做连词,译作“假使、假如”。

“向”字做假设连词的用法,在古汉语中也是有的。柳宗元的《捕蛇者说》里就有这样的例子:“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这里“向”做连词,译为“假使、如果”。“向……则……”即可译为“如果……那么……”。近人杨树达在《词诠》中明确指出“向”字作“假设连词,与‘假若’同”。而“向使”连用训为“假使”的例子也很多。清人刘淇在《助字辨略》中提到“向使,犹假使也”并举了《后汉书·张衡传》中“向使能瞻前顾后,援镜自诫,则何陷于凶患乎”一句为例。此例和《六国论》中“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一句在句式和语意上可以说是一模一样的。所以“向使”可看作同义连用,翻译成“假使”即可,无需再强调“以前”。

二、 “摽掠”之思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阿房宫赋》)

教材把“摽”解释为“击”并注音为“piāo”,这有些令人费解。首先,“摽”解释为“击”时,读音应为“biào”,而不是书上所注的“piāo”。翻阅《王力古汉语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词典都没有“摽”读“piāo”的读音。其次,句中所表达的意思是秦国掠夺燕、赵、韩、魏、齐、楚六国收藏的金玉珠宝,为己享用,并不含有“攻击”的意思。此处“摽”不能译成“击”。

那么,此处“摽”究竟作何解释呢?根据古汉语同义词连用的规律,如果我们把“摽掠”看作是同义词连用,那么“摽”与“掠”同义,应解释为“抢夺、掠夺”的意思。这样的解释倒十分契合句意。但是“摽”确实没有“掠夺”的意思,那么,此处会不会是字形有误呢?翻开《杜牧集系年校注》(中华书局,2008年版)会发现,该书此处用的是“剽”而不是“摽”。“剽”读piāo,有“抢劫”的意思,现代汉语中“剽窃”一词即含此义。这样一来都可说通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选的《古文观止》一书中,所选的《阿房宫赋》用的是“取掠其人”,“取”含有“夺取”的意思,与“掠”相同。可见,此处用“抢夺”之意较为恰当。古代典籍因历史沿革、版本不同,故用字不一或有错漏的现象时有发生。教材中的《阿房宫赋》一文选自《樊川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可能文字有错讹。《杜牧集系年校注》一书在“前言”中谈及现存杜牧集版本的问题时也提到“文字错讹乃杜牧集诸本所不免”。综上所述,《阿房宫赋》一文中“摽”应作“剽”,读作piāo,解释为“抢劫、掠夺”。

三、 连文之用

上述两例都涉及古汉语中同义词连用的现象,即训诂学中所说的连文。唐人张守节在《史记正义·音字例》提到“一字单录,乃恐致疑;两字连文,检寻稍易”指的就是连文的现象。高邮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曾多次提到“古人行文不避重复”“古人自有复语”,说的也是连文的问题。连文有两字复用的,也有三字复用的;有实词连用的,也有虚词连用的等等。

掌握了这个规律,我们既可以发现古注中一些望文生训、解释错漏的地方;也可以在阅读文言时通过其中一个已知的字的意思去推导另一个字的意思,帮我们读懂文意。例如《史记·屈原列传》:“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其中“劳苦倦极”的“极”字若释为极点、极致则大谬。这里“劳苦”“倦极”“疾痛”“惨怛”均属同义连文之例,根据这个规律,可以断定“极”字不应作极点、极致解,而应该是“倦”的意思。《广雅·释诂》:“疲、惫,极也。”可见据古训,“极”确有疲惫之义。总而言之,古文中有很多同义连文的现象,阅读时要特别关注。

上一篇:“莫言”热 下一篇:读《舆论为谁而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