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辩证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时间:2022-10-20 07:40:43

运用辩证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摘 要:提高质量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一项重要任务。运用辩证思维,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坚持内外因统一,激发教师发展的自我意识,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为教师发展创造有利的外部条件;关注教师全体的差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抓骨干教师和青年教师的培养,带动全体教师的进步;重视量的积累,循序渐进,保证教师队伍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辩证思维 教师 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882(2011)01-040-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2010-2020年)》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老师,才能有好的教育。”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需要一大批人民满意的教师。教师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整个学校的发展水平,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已成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厦门二中重视教师队伍建设,运用辩证思维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坚持内外因结合,为教师专业发展创造条件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外因是事物的发展的重要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教师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厦门二中位于美丽的鼓浪屿岛上,有着110多年的办学历史,曾经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其中包括6名中科院、工程院院士和殷承宗、陈佐煌等音乐家。近些年来,由于诸多的原因,学校的生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学校的办学质量下滑。教师超编、年龄老化,老师们心态犹如恬静的鼓浪屿,平和淡定,钻研拼搏意识相对不足,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条件都不够,学校发展受到影响。

2006年,福建省实施高中新课程,2007年学校新的领导班子做了重大调整,2008年学校高中部整体搬迁到五缘湾,办学规模扩大,一批新教师加盟,这些打破了学校原有的宁静。利用高中新课程推进的有利契机,学校领导积极采取措施,激发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因,通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调动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自主性。

对于没有方向的船来说任何方向的风都是逆风。在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前,很多教师不清晰也不思考自己处于职业发展的什么阶段、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目标、采用怎样的途径来达到自己的目标、希望外界为自己的成长提供怎样的帮助等问题。因此,表现在工作上,常常是被动地听领导安排,以完成领导布置的任务为目标,没有多少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当工作不满意或遇到挫折时,往往归咎于外部的环境制约,认为自己已经尽了力。结合教师状况和高中新课程的要求,学校从四个方面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第一,我是谁?对自己的各方面情况进行梳理、盘点。第二,我在哪里?客观环境的分析,包括学校的变化、高中新课程的要求等多方面。第三,我要去哪里?确定自己努力发展的目标,分为长远目标、中期目标、近期目标。第四,我如何去那里?制定达成目标的具体措施并落实到行动中。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制定过程,是唤醒教师的自我意识的过程,它激活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因,教师心中有了明晰的奋斗目标,理性思考自己的发展,有了成长的紧迫感,有了成长的目标与不断进取的动力。

教师的专业发展还包括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学校从外部支持的角度,通过建立和完善有利的发展平台来帮助教师提高职业素质的过程,这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外因,是必要条件。

厦门二中为教师专业成长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学校实行教师发展性评价,关注教师的背景和基础,关注教师的个体差异,着眼于教师的未来发展,通过评价提高教师职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以及促进教师自我价值的实现,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营造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让每一位教师都得到尊重;搭建学习平台,让每一位教师都有自我展示的空间;积极为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的提高创造各种条件。实施骨干教师培养制度,学校对骨干教师的培养立足教育教学实际,以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和教师的自身发展为出发点,以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为中心,给骨干教师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服务,搭建最稳固的平台,力求教师主体式发展。建立激励和保障机制,关心教师生活,改善教师办公条件,在时间、资源等各方面保障教师专业成长,从物质和精神多方面鼓励教师不断进取,完善提高。

通过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师发展性评价等,增强了教师的自我意识,克服教师专业成长过程中的“高原现象”,为教师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在,教师把自身的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的目标有机结合,积极主动参与、自主谋求发展,实现自主成长。在厦门市举办的教师岗位大练兵活动中,各项比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二、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重视量的积累,着力打造名师、培养青年教师,分阶段实现教师发展规划

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在矛盾普遍性原理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这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为抓住高中新课程实验的机遇,重振厦门二中的雄风,实现学校的跨越式发展,学校制定了《福建省厦门第二中学2007~2011年学校发展规划》,提出建成一支具有较强事业心,良好师德修养,有先进教育理念,有较高的教科研能力,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有合理的师资结构的一流师资队伍,提出新的五年学科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258”名师目标:即两名特级教师、五名省级学科带头人或培养对象、八名市学科带头人或市级骨干教师。学校创新骨干培养机制,建立骨干教师承担课堂教学示范、青年教师导师、校本课程开发、课题研究或案例研究的责任制度,让他们在示范与指导中提高课堂教学与反思能力、通过课程开发提高课程执行与开发能力、通过课题研究和案例研究提高教育教学科研能力。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参加国内外各级各类的培训和进修,以落实、实现名师培养目标。一批骨干教师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作用,他们带领全体教师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给学校教育教学带来活力和生机,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厦门市乃至福建省享有一定的声誉。我校现有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学科指导组成员6人,市教育学会理事(常务理事)3人,厦门市名师讲学团成员3人,省学科带头人3人,市学科带头人6人,还有一批在培的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学校获得厦门市高中新课程实验先进集体,5位老师被评为高中新课程实验先进个人,语文组被评为先进教研组等等。

随着高初中分设,二中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近两年一大批高校毕业生的加盟,给二中的教师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增强了教师队伍的活力。为加快青年教师的培养,学校修订完善了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对新教师实行“双师制”培养,即给每名新教师配备2名指导教师,1名学科教学指导教师和1名德育工作指导教师,帮助他们尽快适应角色,在教学、教育方面迅速提高,做合格教师。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训力度,制定了《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新教师指导方案》,在专业思想教育,教育政策、法规教育,班主任工作,新课程专题,教学基本功,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进行培训,让新上岗的中、青年教师尽快熟悉教材、胜任新岗位的教育教学工作。组织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研讨与竞赛制度、加大青年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训练的力度,提高其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缩短成长周期,加快成长步伐。定期进行新教师培养经验交流会、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在青年教师中开展“教坛新秀”评选活动,交流学习,鼓励、帮助青年教师脱颖而出。我校新教师成长迅速,在各类教育教学大赛中频频获奖:在厦门市新课程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中,我校青年教师获得一等奖两个、二等奖六个、三等奖八个;在厦门市德育论文评选中获得一、二、三等奖共16项,在班会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评比、实验技能大赛等一系列比赛中都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事物的发展总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积极做好量的积累,为实现事物的发展创造条件。

对于学校来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一个必须长期坚持的过程;对教师来说,专业成长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锻炼,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终身学习和实践的过程。教师的专业发展,必须分阶段逐步实现。

按照学校五年规划的要求,我们制定了教师队伍建设的五年规划,确定了五年教师专业成长要达到的目标,分为三个阶段分步实施,确定每一年度要完成的任务、完成任务的措施与途径以及检查落实的具体办法。不同年龄段的老师依据学校规划和自身实际制定职业生涯的五年规划、三年计划和年度计划,扎扎实实地积累、锻炼、提高。比如,对于新教师,我们要求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学校的帮助,新教师见习一年期满后,教育教学上要达到“入门”, 教龄满三年后,要达到“胜任”, 教龄满六年要达到“成熟”,在此基础上,再向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方向努力。

事物的发展有自身的规律,我们要尊重规律,求真务实。教师的成长、学生的成长、学校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客观规律,我们正不断探寻其中的规律,力求做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努力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实现学生、教师、学校的科学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N].新华网,2010年02月28日.

[2] .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N].新华网,2009年10月11日.

[3]程振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发展设计/名师工程书系〔M〕.南京:南京师大出版社,2006.

[4] 顾恩良.用发展性评价促教师专业成长[J].教书育人,2009(17).

上一篇:一样的歌不一样的情 下一篇:班主任在管理班级中的若干心理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