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抢占职教改革的制高点

时间:2022-10-20 06:56:04

以信息化抢占职教改革的制高点

世界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1980年出版的《第三次浪潮》,被称为解读人类现在和未来的永恒路标。在这本书中,他将人类发展史划分为第一次浪潮的“农业文明”,第二次浪潮的“工业文明”以及第三次浪潮的“信息社会”,他认为人类应该在思想、政治、经济和家庭领域里来一场革命,以应对信息化的到来。时过境迁,如今托夫勒的预言竟大多已成为现实。目前,我们的生活正处于第三次浪潮波涛汹涌之际,信息化,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

七月上旬,“金智杯”2012年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顺利落下帷幕。教师信息化大赛,正是我省不断加大职业教育信息化力度的重要举措之一。教育信息化,已成为目前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命题。

信息化带来了职教理念变革。教育的信息化,不仅意味着师生生活和学习过程文化载体的改变,而且越来越明显地影响着我们的教育观念和教学行为。现代科技的发展及其在生产领域的应用,加速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结构调整,职业教育也必须面向急剧发展的社会作出及时的反应。职业教育偏重实践,偏重和社会的紧密结合,这正是职教信息化实现的关键所在。因此,职业院校要以关键技术应用为突破口,以信息技术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材与技术的深度结合,以适应企业的多样化需求。

信息化影响着课堂教学方式。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在职教领域的应用,推动了职业教育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封闭走向开放。现在的学生是深受网络影响的一代,他们是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背景下成长起来的,无论在课堂还是课外,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根据自己的爱好与兴趣,搜索资料进行创造性学习,“弟子不必不如师”的状况会更多地出现。因此,职校教师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对象,根据专业特征,使教学过程转化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个性化的过程,在自由、开放的交互状态中,实现与学生“视界”的融合。

信息化改变着学校育人机制。教育信息化使师生获取信息的环境更为开放,多元的文化和多元的价值观相互交汇,各种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直接的方式传播着。职校生的世界观、人生观还未完全形成,对真善美、假恶丑的辨别力、鉴别力还不强。因此,我们的育人机制应从封闭转向开放,充分发挥信息选择和文化整合的功能,从教导学生被动接受信息,向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及其对信息的辨别和选择能力方面转化。同时,加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教育,这种教育在信息社会是任何技术都不能替代的,并且显得更加重要。

在经济发展领域,广东省的工业化道路是与信息化相融合的过程,在职教领域,同样如此。近两年来,我省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明显加快,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全省中职学校生机比达到5.2∶1,全省100%的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建成了校园网,信息化教学手段在中职学校广泛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软件水平明显提高,2011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比赛成绩全国领先。信息化,不仅成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鲜明特征,而且成为带动我省职教改革的深层动力。

上一篇:自主命题:在核心地带教研 下一篇:只想成为路边鼓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