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范文

时间:2023-12-02 03:53:20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1

[论文摘要]戴维森认为,一个意义理论的证据就在于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条件,而一个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结果证明是他用该语句表达的意义和他的信念的函数。为了解决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这个问题,戴维森引入了“宽容原则”。他通常在以下三种意义上使用这种原则:(1)假定说话者与解释者对于他们共同环境的本质具有相同的认识;(2)假定说话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真信念;(3)假定说话者是理性的。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获得成功的一个前提条件。由于戴维森并没有论证全能的解释者关于其环境的认识的确是真的,并且对引起信念的对象的本质没有给予保证,因此仅仅依靠宽容原则,尚不可能确保得到一个关于客观世界的客观真理。

戴维森被公认为20世纪下半叶最有影响的哲学家之一,他提出的一系列富有独创性和挑战性的观点在英美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语言哲学研究领域中关于意义的阐述成为当代很多分析哲学家工作的出发点。根据戴维森的观点,关于一种语言的一个恰当的意义理论应当是这样的:假如一个人得以知道这种理论,他就将会理解这种语言。众所周知,在戴维森看来,这样的意义理论应当采用塔斯基式的真理理论的形式,因此他围绕这个话题进行的大部分著述都是在阐述这种理论的恰当性条件。粗略地说,他认为意义理论的证据就在于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条件。然而,一个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结果证明是他用该语句表达的意义和他的信念的函数。为了对话语进行解释,我们需要某种关于信念的知识;而为了认识信念,我们必须知道如何对话语进行解释。这意味着没有关于意义的先在知识就不可能推断信念,没有关于信念的知识就不可能推断意义。为了解决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问题,戴维森引入了“宽容原则”。“宽容原则”最初主要是一个方法论的原则,对解释活动进行约束。后来,戴维森将对意义和信念的指派与合理性问题结合起来,进而指出“宽容原则”可以产生反怀疑论的认识论结果。然而,由于戴维森并没有对“宽容原则”进行过专门的讨论,因此,“宽容原则”究竟意味着什么,它与彻底的解释是什么关系,它是否具有回击怀疑论的批驳力,关于这些问题还存在着争议。本文拟从这几个方面对“宽容原则”进行探讨,以期对其获得更为全面的认识。

一、“宽容原则”的含义

“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获得成功的一个必要条件。正如戴维森所言,“宽容不是一种选择而是一个具有一种可行的理论的条件。”然而,到底何为“宽容原则”呢?戴维森并没有对此进行过专门的讨论和明确的阐述。戴维森对“宽容原则”的认识散见于他的多篇论文中,他通常在几种不同的含义上使用这个原则。在他的著述中,我们可以发现至少三种不同意义上的宽容原则。在他的早期论文中,戴维森通常把宽容原则看作是这样的一种假定:说话者与解释者对于他们共同环境的本质具有相同的认识。例如,在《彻底的解释》一文中,戴维森就曾经指出:“我们想要的是这样一种理论,它满足对真理理论形式上的限制条件,并获得人们最大程度上的一致同意,这也就是说,就我们所告知的而论,使库特(以及其他人)所说的话尽可能经常地是正确的。”在《思想与谈话》一文中,戴维森也指出:“因此,最终必须考虑的支持一种解释方法的方而就是它使解释者与说话者一般来说是一致的:根据这种方法,当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并且根据解释者的观点这些条件成立的时候,说话者在特定的条件下就持这个语句为真。”在《论认识图式这种观念》一文中,戴维森同样认为:“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全部知识就是一个说话者持语句为真,并且我们不可能假定他的语言就是我们自己的语言,那么我们不知道或者不假定关于说话者的信念的许多方面,我们就甚至不可能迈出解释的第一步。因为只有能够对话语进行解释才可能获得关于信念的知识,因此,开始的唯一可能性就是要假定信念的一致。”

上述引文表明,“宽容原则”预设了解释者与说话者在信念上的“一致”。在这种意义上,解释者应用“宽容原则”的一个结果就是他发现说话者与自己对于他们共同的环境大体上具有相同的认识,至少在这种意义上足如此,即指派给说话者的信念将被解释者所分享,解释者与说话者的信念内容就是解释者和说话者共同的环境中的事件或者条件。除了假定说话者与解释者具有大体上一致的信念之外,戴维森还赋予了“宽容原则”另外一种含义,即假定说话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具有真信念。在《信念与意义的基础》一文中,戴维森指出,“我建议我们把一种语言的说话者持语句为真这个事实看作是证明该语句在那些情况下是真的自明的证据。”

在《思想与谈话》一文中,他又指出:“解释之所以可能,其原因在于我们能够先排除大量错误的可能性。一个使人们对大量错误的语句表示赞同的解释理论不可能是正确的。通常的情况必定是,当一个说话者持一个语句为真的时候,该语句就是真的。”在《关于真理与知识的融贯论》一文中,戴维森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他指出:“当一个解释者发现说话者的这样一个语句,说话者在他认识的条件下对该语句有规律地表示赞同的时候,他把这些条件看作是说话者语句的真值条件。”

戴维森赋了;“宽容原则”的第三种含义是假定说话者是理性的。在下面的引文中,我们可以找到“宽容原则”在这种意义上被使用的佐证:“以一种使一致最大化的方式进行解释,这种方法论的建议不应当被视为依赖的是关于人类智力的宽容的假定,这种假定可能被证明是假的。如果我们无法寻找到一种方式把一个生物的话语和其他行为解释为揭示了一组根据我们的标准大体上是一致和真的信念,那么我们就没有理由认为那个生物是理性的,是具有信念的,或者表达了任何东西”。在《思想与谈话》一文中,戴维森又指出:“这里融贯在以下两种意义上含有理性的观念,即:不仅需要解释的行动根据所指派的欲望和信念必须是合理的,而且所指派的欲望和信念还必须相互匹配。虽然这个关于理性的方法论假定并没有使向主体指派非理性的思想和行动成为不可能的,但是它的确对这样的指派施加了某种压力。”

鉴于存在上述这些关于“宽容原则”的不同阐述,人们无论把哪一种阐述作为基础,都会对以它为基础而获得的理论产生重要的后果,从而得出关于“宽容原则”可靠性的不同结论。下面我们就对“宽容原则”与彻底的解释的关系做一分析。

二、“宽容原则”与彻底的解释

在戴维森看来,所谓彻底的解释,就是根据对说话者的态度和话语意义的知识没有任何预设的证据对他的话语进行解释。“彻底的解释应当依赖于这么一种证据,这种证据既不采取关于意义的知识的形式,也不采取关于信念的详细知识的形式”。因此,彻底的解释者能够用来对说话者的话语进行解释的资源极其有限。不过,他可以扮演田野语言学家的角色,对说话者的行为及其环境进行观察。通过对一个说话者的环境的观察,解释者可以发现在特定的条件下说话者对一些语句恒常地表示赞同。这样,彻底的解释者可以进入一个说话者的语言的第一个通道就是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态度。 这种初始证据在彻底的解释中之所以可以被利用,其原因在于知道说话者对哪些语句持真(这也就是说,哪些语句他们相信是真的)既没有预设关于他们信念的详细内容的知识,也没有预设关于他们持真的语句意义的知识。正如戴维森所言,“关于行为的或者倾向的事实可以用这样的方式给予描述,这种方式并不假定解释,但是一个解释理论可以以这些事实为依据。这种行为的或者倾向的事实将会必定成为意义和信念的向量”。

然而,一个说话者持语句为真是由下面两个因素决定的:说话者关于世界的一般信念和他认为语句具有的意义。在戴维森看来,如果一个人相信,认为s意味着p,那么假定若p为真,s意味着p,并且s因此也为真,则他就可以有理由推断s为真。如果我知道在时间t一个说话者s持一个语句s为真,并且如果我知道s相对于说话者S在时间t的含义,或者知道说话者持语句s为真所依据的信念(假定他知道s的意义,并且根据这个信念和他的其他信念获得这样的信念,即s在时间t是真的),那么我们就能够解决这个对子中的另一个因素。正如戴维森一再强调的那样,这表明,信念和意义是如何纠缠在一起说明话语的。这也就是说,一个说话者之所以在某个场景中持语句为真,一方面是因为他说出那个语句的含义,另一方面是因为他的信念。在解释中,如果我们必须依靠的一切就是诚实的言语这个事实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可能在不知道意义的情况F推断出信念,并且我们也不可能在不知道信念的情况下推断出意义。因此,彻底的解释者所面临的问题就如同理性选择论者所面对的问题一样。“概略地说,我的论点是我们应当把意义和信念看作是一个单一理论的相互关联的构件,正如我们已经把主观价值和概率看作是决策理论的相互关联的构件一样。”在行动的理性选择中,如果我们把行动的选择看作是表现了行动中的偏好的话,那么一个人的理性选择就取决于他对自己认为可以获得的选择的偏好。一个人对一种选择的偏好反过来又取决于以下两种因素:一个人可以采取的行动将要导致的结果的相对合意性和一个人所认为的可能产生每一种结果的机会。例如,一个人面对这样的选择,是否要接受针对一场比赛的胜者的打赌。在这种情况下,在接受打赌与不接受打赌之间进行理性的选择,就取决于这个人对赌赢或者赌输这种结果指派的相对合意性,取决于他对产生每一种结果的概率所进行的评估,取决于不接受打赌的相对合意性。在决策论中,要对一个主体的实际选择进行解释的话,我们就必须努力地寻找到一种方式对相对合意性和主观概率这两个未知变量中的一个变量进行约束。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最初是由弗兰克·兰姆赛(Frank Ramsey)提出来的。假定偏好是由相对合意性和主观概率产生的结果的话,那么我们需要寻找的是一个主体的行动偏好中的某些模式,它们足以确定两个独立的决定因素中的一个。与此类似,在彻底的解释中,解释者必须从持真的语句中确定对语句指派意义和对信念指派内容。如同决策理论一样,我们可能希望持真语句中的某种模式将会有助于揭示语句的意义。正如戴维森所指出的那样:“为了厘清事物,我们需要的是一种方法,它将一个因素看作是稳定的,而解决另外一个问题。”这种方法就是引入“宽容原则”,把信念看作是确定的,从而解决意义的问题。

在彻底的解释中,根据对说话者的环境的观察,解释者所获得的说话者的持真态度,它指向的是一个说话者在回应其环境中的事件或者条件时时而持真、时而持假的那些语句。引起说话者对这类语句持真态度的因果链开始于他个人环境中的某一事件或者条件,这导致他形成了一个信念;具有这样的一个信念反过来又导致他持自己语言中的那个在当时表达了这种信念的语句为真。这就意味着根据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态度与其环境中的条件之间的关联,通过假定那些由环境中的条件激发的关于这些条件的信念(场景语句表达了其内容的那些信念)是真的,我们就可以获得对说话者的语句的解释。因此,“宽容原则”假定,大体上说,说话者关于其环境的信念是真的,这种假定是为了保证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态度与激发信念的环境中的条件相关联,从而通过确定信念的内容而获得表达了该信念的语句的意义。在彻底的解释这种语境中,假定说话者关于环境的信念为真这种意义上的宽容原则,从方法论上解决了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问题,通过假定说话者的信念为真,彻底的解释者可以保证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态度就是该语句为真的自明的证据,从而解决了意义的问题。

然而,在对说话者指派真信念的时候,彻底的解释者首先要发现,在说话者的环境中,什么显著的特征构成了他在某个特定的时刻持一个语句为真的理由,这实质上依赖的是解释者如何看待说话者对环境的认识,即彻底的解释者向说话者指派的是他自己对那种环境条件的信念。因此,为了把说话者在什么条件下持语句为真的事实用作一个真理理论的证据,我们必须假定他们相信我们认为他们应当相信的东西。这也就是说,在彻底的解释这种语境中,要迈开解释的第一步,彻底的解释者唯一能做的就是依据他自己关于真理的某些标准的认识,向说话者的语句指派真值条件,并且把这个真值条件当作说话者在持语句为真时实际上获得的真值条件。正如戴维森在《形而上学的真理方法》一文中所言,“如果我正确地向你指派了信念的话,那么你就一定具有与我自己的信念模式相同的信念模式。因此,毫不奇怪,只有当我的解释使你与我大体上一致的时候,我才能够对你进行正确的解释。”这就意味着,在彻底的解释中,为了获得初始的证据,使解释有可能进行下去,彻底的解释者必须假定被解释者与他具有相同的信念,即“宽容原则”所假定的解释者与被解释者在信念上的一致。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理解,而为了获得理解,解释者和被解释者必须在信念上保持恰当的一致。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的一个前提条件。由于假定说话者的信念是真的,“宽容原则”将彻底的解释者在解释一开始所面对的两个未知变量——信念和意义——减少为一个,从而通过尽可能地认为信念是恒常不变的而从解决意义问题人手来解决信念与意义的相互依赖性问题。由于假定了解释者与说话者具有相同的信念,彻底的解释者通过将自己由于环境条件引起的信念指派给说话者得以迈开解释的第一步,“宽容原则”保障了彻底的解释能够进行的初始证据。

三、“宽容原则”与怀疑论

戴维森对“宽容原则”的应用并没有满足于为彻底的解释提供方法论的指导。他还宣称“宽容原则”会产生反怀疑论的认识论结果。那么“宽容原则”是否具有戴维森所期待的那种对怀疑论的驳斥力呢?

尽管怀疑论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但是它们具有一个共同的重要特征,即它们都宣称,尽管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任何信念都是融贯的,但是我们并没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它们就是真的并因此会成为知识,因为我们通过感觉证据或者经验获得的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并不可靠。正如笛卡尔的怀疑论所断言的那样,尽管我们具有所有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但是我们可能产生了幻觉或者是缸中之脑错误地认为有一个独立存在的外部世界,它激发了我们各种各样的信念。这意味着存在下面这种可能性,即存在与实际的世界根本不同的世界,如缸中世界,笛卡尔的魔鬼世界等,而在其中我们的经验证据保持不变。这也就是说,怀疑论者的直接矛头指向的是我们通过感觉证据和经验获得的事实是否就是关于外部世界的事实。戴维森在《关于真理和知识的融贯论》一文中也对怀疑论给予了这样的描述:它是一种怀疑我们具有任何“关于现实世界”的知识的观点。它承认所有“我(关于世界)的信念是统一的”。它质疑是否有充分的理由认为融贯的信念是真的。

如果戴维森的“宽容原则”要对怀疑论的这种主张进行反驳的话,那么它就必须能够证明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信念的确是真的。

正如上面的描述所表明的那样,在彻底的解释这种语境中,“宽容原则”假定了说话者的信念是真的,如同戴维森在《信念与意义的基础》一文中所言,“我们把说话者持语句为真这个事实看作是该语句为真的自明的证据。”然而,说话者信念的真是建立在与解释者具有相同信念的基础之上的,这也就是说被解释者信念的真是依据解释者的标准来判断的。“认为一个主体的思想和言语含有很大程度的真理和相容性,这种看法是解释者对一个人的言语和态度做出的正确解释所产生的一个人为的结论。而这种真理和相容性所依据的是解释者的标准。”这也就意味着,以“宽容原则”为前提的真和一致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即解释者与被解释者的信念是基于对主体问世界的认识而达成一致的,他们的真理标准是彼此约定的,因而,这种一致只能在主体间奏效,这种真也只是一种人为的设定。更何况解释者的信念也很可能是错误的。正因为如此,怀疑论者会提出这样的质疑:“为什么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不可能是根据他们共同的错误信念而彼此理解的呢?”因此,只有被解释者的信念与解释者的信念之间的一致并不能保证这些信念的真。“宽容原则”尚不能对怀疑论者提出的上面那种质疑做出回应。事实上,戴维森本人也承认会出现怀疑论者提出质疑的那种情况,“能够出现这种情况,并且毫无疑问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为了回应怀疑论者的质疑,戴维森提出了两个新的论点作为对“宽容原则”的修正和补充,第一个论点诉诸的是全能的解释者这种观点;第二个论点利用了某些关于信念的认识本质和认识方式的思想。

所谓全能的解释者是指,他相信所有的真理并且只相信真理。假定现在这个全能的解释者要通过使自己与说话者之间的一致最大化而对说话者进行解释。根据这个假定,由于解释者是全能的、无所不知的,与他达成一致就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相信真的。这意味着被解释者关于其环境的认识不可能彻底地错误。如果所想象的这个解释者的“无所不知”意味着他关于世界的认识完全不可能出错的话,那么我们就会认为他与一般的解释者有所不同。然而,这种意义上的“无所不知”并没有出现在戴维森的思想中。戴维森所依据的只不过是这样的事实,即“全能的”解释者关于世界的信念全都是真的。戴维森并没有指出实际上存在这样的一个解释者,他只不过认为如果存在这样的解释者的话,那么他所解释的那些人也都具有关于世界的真的认识。不过,不提及“无所不知”,同样的思想也是我们对自己或者对任何人都会有的思想。如果一个人关于世界的认识是真的话,假定信念的指派就是真值的指派,那么他所解释的任何人也都将会具有关于世界的真的信念。因此,倘若全能解释者的信念没有被论证在事实上就是真的话,那么引入这样一个解释者的思想实验也就没有增加对怀疑论的反驳力度。

作为对“宽容原则”的补充,戴维森应对怀疑论的第二个策略主要依靠的是他关于信念本质的认识,这使他坚持他所谓的说话者的环境与其话语和信念的不可分离。他认为,信念是通过将信念与激发它们的世界中的事实相匹配而认识的。因此,大体卜说,信念在本质上是真的。他明确指出:“我认为,妨碍对感觉持完全的怀疑态度的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在最清楚明白的和在方法论上最基本的情况下,我们必须把一个信念的对象看作是引起那个信念的原因。并且,作为解释者,我们必须如实地看待这些对象。”

相信一个解释者认为引起一个话语并因此产生了它的意义的原因一定就是事实上引起那个话语的原因,要找到充分的理由来说明这种情况,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这就意味着,至少存在这样的可能性,即解释者和被解释者认为是引起一个话语的原因并不是引起该话语的实际的原因。如果我们必须把一个信念的对象看作是引起那个信念的原因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把笛卡尔的魔鬼世界里或者缸中世界里的居民的话语解释为大脑中的计算机环境,无论它被推断具有什么经验。

因此,戴维森关于信念内容的本质的认识只不过确保r解释者与被解释者之间的一致和相互理解,因为它要求,在每一个认知者在其中遭遇同样感觉证据的可能世界里,解释者和被解释者都应当被指派相同的信念。也就是说,在每一个可能世界里,一个认知者在其中根据某种证据被指派了一种信念,那么同样的信念就应当被指派给那个世界里其他任何也熟悉同样证据的认知者。但它并没有要求被指派的信念是真的。它并没有提到相关原因的本质。例如,我相信昨天有一个撞车事故,这个信念可能就是该事故引起的,或者是通过一个恰当的计算机模拟而引起的。“宽容原则”没有排除我是一个缸中之脑这种可能性。它只不过保证了当对引起信念的对象的本质保持沉默的时候,我们的信念是真的。

四、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在彻底的解释中,戴维森之所以要引入“宽容原则”,是因为在彻底的解释这种语境中,解释者面临这样两个相互依赖的未知变量——信念与意义,它们引起了说话者持语句为真的态度。只有假定其中的一个变量是确定的,彻底的解释者才能够从说话者的持真态度中获得另一个变量。戴维森诉诸的是通过引入“宽容原则”,假定说话者关于其环境的信念大体上说是真的。这一假定使彻底的解释者能够根据说话者环境中引起他持语句为真的条件对持真语句所表达的信念指派内容,从而对表达了这种信念的语句指派意义。当然,对说话者指派信念内容所依据的是解释者的标准。因为如果解释者不试图使自己与被解释者之间的一致最大化的话,那么解释就不可能发生。因此,“宽容原则”是彻底的解释的一个方法论原则,它是彻底的解释获得成功的理论前提。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2

范文一:集团公司讲政治有信念发言提纲

5月23日下午,集团党委中心组围绕讲政治、有信念这一专题进行集中学习讨论。党委书记、董事长孙波主持会议。党委副书记、总经理白原平,集团其他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

会上,与会人员首先深入学习了关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讲话、王儒林书记在山西省委中心组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学习会议上的讲话。之后,领导们分别结合分管工作,认真交流学习体会。白原平作了重点发言,其他领导作了交流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是党中央为深化党内教育作出的又一重要部署。中央把讲政治、有信念摆在四讲四有的首位,凸显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理想信念的极端重要性。大家一致表示,要加强党性锻炼,严格党内生活,做到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在党爱党。

孙波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落实党章关于加强党员教育管理要求、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的重要实践,是推动党内教育从关键少数向广大党员拓展、从集中性教育向经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举措,是加强党的思想政治意识的重要部署。党员领导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立场,保证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学习任务,要结合工作去学,结合政治实践去学,做到不走形式,不走过场。通过学习明确重点,着力解决好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宗旨观念淡薄、道德行为不端、党的意识淡化、精神不振的问题。

孙波就学习两个讲话谈了深刻体会。他说,四个全面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治国理政总方略,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重要保障。王儒林书记的讲话又将讲政治 有信念与增强四个意识紧密地结合起来,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契合的。强化宗旨观念,勇于担当作为,不断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做好工作所必须的政治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要不断加强党性锤炼,把党性锤炼作为一辈子的任务,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永葆共产党员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孙波就结合实际、扎实推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通过学习党章党规,学重要讲话,党员领导干部要提高思想觉悟,积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要抓住这一学习契机,提升企业形象,大力推动企业转型发展。二是,通过学习四个全面,要对中央治国理政方针政策有深刻的体会,要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全面、正确的认识,找准市场定位,实现企业的转型发展、可持续发展。三是,通过学习,每个党员领导干部要着眼全局,面向未来,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落实。要改善工作作风,真抓实干、承担责任,进一步明确目标和实现途径。集团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要坚持以上率下这个基本工作方法,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树立和落实新的发展理念、带头攻坚克难扎实工作,力争在实现全年发展目标上有丰硕的收获。

会议最后,集中观看了反腐倡廉视频《贪与悔》,再次警示参会人员守住底线、明确界限、筑牢防线,努力构建风清气正的廉政工作氛围。

范文二:集团公司讲政治有信念发言提纲

按照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安排,5月10日,公司党委中心组举行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学习。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意义,认真学习党章党规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升党性修养,争做四讲四有的合格党员。公司党委书记李晓波主持会议。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中心组成员参加学习。

会上,大家集中学习了关于讲政治、有信念的重要论述和省委书记王儒林在省委中心组举行的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学习讨论上的讲话。

会议指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党中央持续深化党内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重要部署,四讲四有是这次学习教育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讲政治、有信念是做合格共产党员的首要标准和首要前提。讲政治就是要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切实增强政治警觉性和政治鉴别力,善于从政治上看问题,站稳立场、把准方向。有信念,就是要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充分体现和彰显我们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会议强调,讲政治、有信念关键是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即: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引导广大党员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

会议强调,要准确把握讲政治、有信念的实践路径。要强化理论武装,通过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真正掌握蕴含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提高做好工作的政治素养、政策水平和工作本领。要坚持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锤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真正做到永不褪色、永不变质。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坚定理想信念、带头树立和落实新发展理念、带头攻坚克难敢于担当,以实际行动推动公司改革发展,为公司提质增效、转型升级贡献力量。

范文三:集团公司讲政治有信念发言提纲

近日,阳泉上社公司党委组织讲政治、有信念专题学习讨论,党委委员和各支部书记参加会议。大家集中学习了《党章》,重温了入党誓词,学习了《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之后分别就学习情况和心得体会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3

关键词:论证;论证策略和手段;信念;政治话语;论证话语;言语作用;效力;语言手段

一、政治演说中运用论证策略的必要性

政治家演说的研究分析能够揭示出政治演说论证策略和手段(стратегия и тактика аргументации),这些论证策略和手段的运用是为了让观众信服。而名人演说的研究,一方面预测未来的政治意图和行动;另一方面建立更有效的政治演说手段来影响观众。这就是政治话语中使用的部分论证策略和手段作为言语交际的研究对象的合理性,更为详尽地讨论了为了建构带有政论潜力的政治语篇特有的语言手段体系。

政治话语的基本意义在于给观众灌输一种进行正确政治行为或是正确政治评论的必要性,也就是政治话语(политический дискурс)的目的在于激发观众的意向,为论证提供土壤,最终的结果就是使观众付诸行动。因此政治话语的效力(эффективность)可以定义政治话语的目的。

政治家的活动有着既定的任务――争取人民的支持,向大众传播一种符合各自利益的信念(убеждения),但是这种信念实现的前提是需要大众能够接受并认可这种信念是符合人民利益的。

因为上述任务借助于合理的信念的逻辑证明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得以完成,所以政治家需要运用心理情感层面的言语策略和手段。

影响观众的思维和行为是政治演说的第一要务。政治家提供大量的逻辑和逻辑外的论证使观众信服政治家的信念并按照演讲者的意愿去做。演讲者的信念诱发听众意识的改变是这种政治演说交际形式的最终目的。

话语范畴重要因素可以分为主题、言语策略、语言手段(языковые средства)。言语策略的研究在言语交际框架内进行。

交际中策略被看作是思维目的和交际手段的定义。政论话语(аргументативный дискурс)的策略包含政治话语,交际从理论和实践上划分出以下交际策略:进攻策略、防御策略、中立策略、反击策略。几种策略的综合运用可以加强或是削弱情感反响和信念等级的作用。

如果演说中包含能够出触动人们个人利益的问题,那么交际的说服力会大大提升,除此之外,演讲者还关注基本的社会问题和价值观,日常存在的问题更具实用性。

二、论证策略和手段

(一)论证策略:

在论证体系中以下论证策略具有重要的作用:

1、援引权威观点,大众心理广泛认可的研究数据;

2、依据无可争议的真理:法律、文件、俗语、熟语、等等;

3 数据作为逻辑论证之一;普京的演说中常常运用这种策略:

政治家在自己的演说中经常运用大量研究数据、数据组成、百分比,作为强有力证明经济增长的论证。数字是听众认可信息的有效机制。但是我们发展大多数语篇使用的数字是与时间、数量相关,很难做出对比。虽然是援引的数据论证却很不明朗。除此之外,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数据指标可能是有分歧的。

4、疑问修辞的使用,演讲者借助于此种修辞手段激发观众注意力以及着重强调问题的重要性;

5、描述的使用,事实上每个问题的回答都是完整的、口头上易于接受的信息,因为信息具有清晰的结构;

6、构建共识效果;

7、承诺现在的回答提议;政治家常常在自己的演说中触及相关问题,承诺寻求问题解决途径或是试图提议现在的回答。

信念和论证策略常常使用反义的移相:从观众的反对中可以看出问题或是目标的优势和不足。借助于评价因素反义的移相获得效力。这种手段确保从各方面论证问题并且促进更有效的解决方案的出台。

(二)修辞策略

可分出以下修辞策略:

1、重复策略

Мы, что, не имели возможности сказать о том, что мы делали и о том, что мы будем делать? По сути все сказано.

2、评价色彩的词汇策略

То, что она проходит спокойно, без вот этих дебатов, без раскачки внутри страны, это говорит не о том, что у нас существует дефицит демократических процедур, а о том, что в подавляющем большинстве граждане России поддерживают избранный и проводимый в последние годы курс.

(三)语义策略

语义固有策略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1、否定策略。第一 、否定某种现实活动情形,第二 否定自身决议中的思维操作。

2、让步策略。在妥协性的决议中体现让步的策略,为了两国未来的相互关系和经济的繁荣。

对于观众的情绪,政治家运用情感压力策略使得观众的情绪活跃起来,这种策略在以下片断中实现:运用隐喻、固定短语的修辞手段加强情感表现力。

三、普京演说词汇-句法手段

为了提升听众的信服力,演说家常常使用格言。首先普京注重情感丰富的词汇,特别是俗语,表达否定评价。在语篇中可以发现使用各种表现力的词汇:高雅书面语词汇 (алтарь, отечество), 科技词汇(дискуссия, способы), 公文事务词汇(право, правление), 口语词汇 (нелегалы, должок, ну), 行话 (загнуться, оттащить), 个别人偶尔使用的词汇 (поураганить, описывая ситуацию 90-х гг.), 俗语词汇(свинья, скотина), 引证 (вор должен сидеть в тюрьмек/?Место встречи изменитьнельзя? Глеб Жеглов(В. Высоцкий)).

常常在不同的短语中使用代词“我们”。与代词我们相一致的,演讲人常常使用代词“我”强调个人地位。

为了建构观众意识中必要的联系以及加强演说形象性,使用隐喻、对比、夸张。普京演说的句法手段中需要关注的是倒装句、省略句、排比句、层递句和语句反复。

因此研究演说一定程度上包含逻辑论证,基于事实数据信息的论证。但是在言语作用(речевое воздействие)中天马行空的表达式没有意义的,因为政论演说语篇的前提是最快掌控观众的注意,影响观众的情绪和意识。

需要强调的是具有心里特征的信念策略是演说语义、结构和修辞得以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得出结论,为了对观众产生有效的作用,政治家运用不同的论证手段。这些手段包括词汇手段(代词、关键词、隐喻、对比)、修辞手段(论证策略和信念策略)、结构手段(演说有导入、主体和结语)。

论证和信念可以通过不同的自由策略得以实现。为了信念效力政治家使用了不同策略。研究过程中政治话语出现过以下策略:(一)论证策略;(二)语义策略;(三)修辞策略。

总而言之,政论交际的分析能够确定政治家的地位,设置影响观众的策略以及遵循政论的构建结构,用既定的形式影响观众的意识。

参考文献:

[1]Арутюнова,Н.Д. Предложение и его смысл: Логико-семантические проблемы/ Н. Д. Арутюнова. М. : Наука, 1976.

[2]Чудинов, А. П. Политическая лингвистика[Текст] : учебное пособие/ А. П. Чудинов. М. : Флинта: Наука, 2006.

[3]王金玲.俄语演讲体裁的结构与语义功能[J].外语学刊,2007,(6).

[4]吴贻翼,雷秀英,王辛夷,李玮.现代俄语语篇语法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5]杨信彰.语篇中的评价性手段[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11-14.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4

关键词:概念图;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3)09-0121-03

很多中职学生抱怨生词是造成其理解文章最大的障碍。依据图式理论,读者丰富的背景知识可以弥补其低层次的字面解码能力不足。也就是说,如果中职学生在阅读文章时能联系自身的背景知识,那么,词汇对于理解的影响将大大降低。鉴于背景知识的重要性,在阅读课堂中,用于激活背景知识的读前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如何有效开展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应当成为教师首要考虑的问题。

中职阅读课堂读前活动的现状分析

读前活动有两个任务:一是激活背景知识;二是提前学习新词。据笔者观察,中职阅读读前活动是根据读前活动的两个任务进行的。首先,由教师向学生介绍生词,之后,教师要求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或向学生提出问题,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对文章内容进行猜测。

但是,这样做的效果并不理想。在学生阅读时,词汇对文章理解的影响依旧很大,学生难以理解文章。究其原因如下:(1)中职学生词汇匮乏,对于中职学生来说,不仅生词对其理解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其原有词汇的匮乏也不利于理解。因此,教师仅处理生词的做法,并没有真正帮助学生扫清阅读中的语言障碍。(2)背景知识没有系统的建构与激活,教师让学生根据题目或提出的问题激活学生背景知识的做法,可能会产生两个问题:一是学生被激活的背景知识比较零散,不够完整,不利于对文章内容的猜测。二是学生缺乏理解文章所需的背景知识,难以从文章题目或问题中猜测内容。因此,教师仅依据标题或某些问题来建构和激活背景知识的做法是欠妥的。

由于目前阅读读前活动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有必要调整教学策略,从而提高读前活动的有效性。

概念图定义及结构形式

(一)概念图的定义

概念图最初是由约瑟夫·D·诺瓦克(Joseph D Novak)和他的同事于1970年在康奈尔大学(Cornell University)提出的。诺瓦克把概念图定义为:用来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实用工具,是一种以科学命题的形式显示概念之间的意义联系,并用具体事例加以说明,从而把所有的基本概念有机联系起来的空间网络结构图。很多学者认为概念图是一种用节点代表概念、连线表示概念间关系的图示法。

(二)概念图的组成要素及结构形式

概念图主要由概念、命题、交叉连接和层级结构要素组成。概念是同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命题是对事物现象、结构和规则的陈述;交叉连接表示不同知识领域概念之间的相互关系;层级结构是概念的展现方式,一般情况下,最一般、最概括的概念置于概念图的最上层,从属的概念则在下层。

概念图的结构包括节点、连线和连接词,概念图由概念节点和带有标签的连线组成。概念图的图表形式是概念放置于方框或圆圈中,用连线连接两个概念,用联系词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

概念图用于中职阅读读前活动的意义

随着对概念图研究的逐步深入,研究者发现概念图蕴含着丰富的教学功能。概念图已从最早的评价工具逐步拓展到作为新的教学技能及策略加以应用。将概念图作为教学策略运用到阅读读前活动的意义如下。

(一)概念图能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

动机是一种驱使人进行活动,从而满足需要、达到目标的内部动力。只有当外部刺激和个体需要相结合时,才能产生活动的动机。教师让学生依据文章的话题绘制概念图的活动,让学生了解到“What do I know?”同时,这项活动又激发学生思考 “What do I want to know in the text?”也就是说,概念图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内在需要,加上文章蕴涵着学生期望知晓的内容,两者相互作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动机。

(二)概念图能有效激活和提供必要的背景知识

人们头脑中的知识是相互联系的结构形式,但是这种结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是高度抽象的。概念图是人脑中储存的关于某一主题知识结构的一种图式表征形式。换句话说,概念图用直观形象的图表形式将高度抽象的内容表现出来。概念图的制作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考与话题有关内容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大脑中背景知识被激活的过程。概念图将背景知识可视化后,可以随时为学生理解文章提供支持。

(三)概念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扫清阅读时的语言障碍

中职学生阅读的语言障碍主要是词汇。不仅生词对学生理解文章产生障碍,其原有词汇的匮乏也是一大问题。教师在考虑如何解决词汇问题时,应当首先考虑中职学生原有词汇的激活及巩固。根据词汇提取的各种表现,研究者们很早就认识到大脑词库中关于某一主题的相关词汇是存放在一起的。依据概念图可以将某一命题或知识结构用图表表现出来的特点,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激活及巩固学生原有词汇。

安德森和保尔(Anderson & Bower)认为:如果新信息能够很恰当地嵌入到已有的图式中,则这种信息比无法嵌入的信息更容易理解、学习和保持。这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讲授生词时,若教师能将生词合理嵌入原有词汇的概念图中去,将更有利于学生对生词的理解。也就是说,概念图可以提高生词学习的效率,帮助学生扫清阅读时的语言障碍。

综上所述,概念图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激活及提供学生理解文章所需要的背景知识,有效地帮助学生扫清阅读时的语言障碍,从而达到读前活动的目的。

概念图在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的应用

英国著名学者卢姆哈特的相互作用模式表明:读者的阅读能力由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及形式图式来决定。语言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的掌握程度,如语音、词汇等。内容图式指有关阅读材料的话题、背景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形式图式指关于文章体裁方面的知识。语言图式是理解文章的基础,内容图式是理解文章的依据,而形式图式是掌握全文结构的途径,三者缺一不可。在读前活动中,若能从这三个方面有效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将大大降低学生理解文章的难度。但是,图式是高度抽象的,又具有个体差异性,在教学中很难把握。鉴于概念图能够用直观形象的方式来表达知识结构,能有效呈现思考过程及知识关联,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可从三个图式的角度出发,运用概念图策略有效设计英语阅读读前活动。

(一)语言图式的激活

语言图式的激活分为两部分:一是激活及巩固学生原有词汇;二是在原有词汇的基础上教授生词。这样既解决了中职学生词汇量不足难以理解文章的问题,又解决了生词对学生理解的障碍。

利用概念图归类学生被激活的单词 教师可以利用与阅读文章相关的图片、话题等引入某个单词,让学生对这个单词进行“头脑风暴”。之后,教师根据学生被激活的单词,对单词进行分类,绘制概念图。通过合作学习所建构的概念图的词汇量远远大于学生的个人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概念图不仅解决了阅读的困难,并且帮助其扩大了词汇量,夯实了基础。

将生词合理嵌入被激活单词的概念图中 教师可以根据概念图中的词汇所表达的话题,通过对学生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等方式呈现生词,并将生词归类至概念图中。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加深学生对生词的理解,加速学生对生词的吸收。

(二)内容图式的激活

掌握语言文字并不一定能理解文章,关键在于是否有相关的背景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背景知识分为两类:一类是已知的理解文章所需的相关背景知识;另一类是未知的背景知识。针对两类不同的背景知识,教师可以利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激活及建构。

利用概念图激活学生原有的背景知识 教师先向学生提供一张关于某话题背景的图表,图表中不包含具体信息。之后,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思考关于话题背景方面的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逐步激活图表中所需的具体信息。利用概念图能够系统地激活背景知识,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帮助学生理解文章。

利用概念图建构新背景知识 教师向学生提供某一话题,让学生围绕话题进行“头脑风暴”,思考想知晓的内容,随后,学生向教师提问。当教师回答完问题之后,向学生提供一张关于话题的图表,让学生依据图表要求,利用刚刚获取的信息完成图表。这张概念图不仅解决了学生因缺乏相应的背景知识而难以理解文章的问题,且将新获取的知识结构化,更利于纳入学生的认知结构。

(三)结构图式的激活

有了语言知识,也有了相关背景知识,对于文章理解已经没有任何问题,但要提高阅读的速度必须具备篇章知识。读者对文章结构越熟悉,阅读时就越容易把握思路、层次,对文章的框架结构和各段落的组织排列及文章的逻辑关系也就越清楚。也就是说,在学生阅读文章前,如果能够提供文章的框架及段落组织形式,将更有利于学生迅速找到想要获取的信息。

对于激活篇章层次的结构,可以按文章通常的组织方式,把握文章脉络。一般来说,文章由三大部分构成:开篇、正文及结尾。由于学生对于篇章结构较为熟悉,教师只需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学生便能够绘制关于篇章结构的概念图(如图1所示)。

文章段落的扩展方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过程顺序及例证法、定义法、因果法、归纳法、演绎法等。因此,段落组织结构比篇章结构要复杂。这就需要教师向学生提供不同类型段落扩展方式的概念图,帮助学生激活或建构段落的组织方式。例如,若段落是以时间顺序或过程顺序组织的,教师可以向学生提供表示一连串事件的序列图(如图2所示);用于表述某一复杂问题的原因及各个因素之间关系的鱼刺图或因果图(如下页图3所示),可以表示以因果法组织的段落结构。概念图不仅能够简化学生对段落组织的认识过程,并且能够让学生把握段落中重要信息的位置。

语言、内容及结构方面的背景知识是学生理解文章的关键。英语阅读读前活动设计应当从这三个角度出发,利用概念图策略有效提高读前活动的质量,达到读前活动的目的。

笔者探讨了概念图用于中职英语阅读读前活动的意义及如何利用概念图有效激活中职阅读读前活动。探讨的角度是从教师出发,由教师向学生提供概念图。本文并未涉及教授学生如何建构概念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如何教会学生利用概念图进行有效学习将是须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David Nunan.Secon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2]王立君.概念图在促进认知和评估知识结构方面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

[3]胡小勇.概念图教学实训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董艳萍.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

[5]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6]郭亨杰.心理学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7]程晓堂,郑敏.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5

关键词:网络;人文素质教育;主动权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7-0225-02

铺天盖地的网络信息在为人们的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为军队院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带来了巨大挑战。网络时代已经不是教员一元化知识传授的时代,学员获取知识的多途径、获取内容的多样化、获取文化的多元化为军校的人文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信息化、网络化、高速化、集成化、虚拟化的网络平台上创新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成为一项全新课题摆在军校面前。本文认为,其关键问题在于牢牢把握网络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动权。

一、熟悉网络虚拟环境话语权体系

《孙子兵法》云:“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1]要想教育学员,必先了解学员。要想在网络环境中更好地对军校学员进行人文素质教育,必须首先了解网络虚拟环境中话语权体系分配。

(一)网络话语权

“话语权”概念来源于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20世纪60年代,福柯将“话语”这一语言学术语引入文化研究领域,并将其定义为“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时刻,有关某一特定主题的并且包含相关知识的一系列说法。”在对话语权的认识上,西方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较早地从意识形态角度进行解释:“社会集团的领导作用表现在两种形式中——在统治的形式中和‘精神和道德领导’的形式中。”[2]

对于每一个留恋于网络的人来讲,网络话语权所赋予的权力在于自由表达意志,但同时必须遵循法律和政策要求,对自己说的话负责。民众在网络上的发言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引导舆论、净化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可以说“话语”蕴含着权力,同时也显现、释放并行使着权力。人文素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包括教员和学员,能否有属于自己的话语、自己的话语占多大比例,能否对他人产生影响等是由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话语权力所决定的。

1.话语权重新分配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军校学员的知识体系。日常生活中,军校学员的信息来源主要集中在教师、同学、朋友、图书馆等相对固定的人群和场所,信息内容的范围和数量受到限制,信息的性质具有较强的社会主流价值观烙印。而网络打破了传统信息的储存和传播方式。虚拟社区的信息传播方式突破了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了信息传播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无缝对接,模糊了地区、民族、性别界限。同时虚拟社区对信息的集成化处理使海量的信息得以畅通传播。多样化的信息,开阔了学员眼界,为学员人文观念的形成提供了丰富但良莠不齐的素材。

网络在一定程度上重塑军校学员价值观。知识是人们对世界的认知,是人类思想观念形成与成型的基础。军校学员所掌握的知识数量、质量和知识的排列组合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智能结构和价值取向。学员在浏览网络时被网络中的海量信息所包围,他在有选择性地查看信息,关注言论时,体现了自身的知识体系,这种知识体系又在不断地接触互联网的过程中逐步得以强化,转化为稳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价值观念。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价值体系的形成过程,学员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学员有意或无意地体会到了社会价值选择的自由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特征。他的价值观念的形成不再是枯燥的、灌输式的,而是活泼的、大众文化式的。

2.主流价值观念遭冲击

打开互联网,扑面而来的海量信息让人目不暇接。但是海量信息的总体特点是下里巴人式的大众文化。今天的文化“似乎是介于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它是一种新的载体,是一种新的经济体。作为一种新的经济体,它似乎已经顾不上原先作为价值观的承载者的责任了,而彻底变为一种资本攫取利润的工具。”[3]在工具理蚀下,网络朝着商业化方向狂飙突进,导致网络信息越来越广告化、暴力化、色情化、低俗化和非政治化。处在纷繁驳杂的网络环境中,青年学员尚不稳定的价值观念体系不断遭到冲击:社会主流所强调的政治性、敏感性、时代性、纯粹性徘徊在稳定的边缘;主流文化、传统文化、高雅文化逐渐被商业化、低俗化。这是军校人文素质教育必须要警惕的地方。

(二)网络话语与军校话语的矛盾冲突

网络化时代学员的话语权产生转移与重新分配,而基于话语权之上的网络话语和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传统话语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矛盾冲突。置身于网络社会的学员用一整套全新的符号来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用一种新的行为方式来创造虚拟世界和美的情感,同样也会产生一种新的社会话语——网络语言。网络语言具有个性化、多变性、创造性、生活化、随意性等特点,这和相对规范化的军校话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不等同性。军校人文素质教育话语是建构学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话语系统,是培育学员形成良好道德规范、促进学员全面发展的话语体系,这就决定了其具有意识形态性质:政治观念敏锐性强、遣词造句规范、词汇更新速度慢、语词严肃等特点。两种话语体系的差异使得学员和人文素质教育体系共鸣相对减少,从而导致学员难以进入人文素质教育文化语境。这是军校教育者不得不要面对的难题,这种难题解答最好的方式是跟随学员的话语系统,熟悉其话语方式,从而高屋建瓴加以引导。

二、创新网络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方式

(一)加大人文素质教育课内实践

以《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人文课程为主体。《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可以起到文理渗透、文化与科技交融作用,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营造大学里文化氛围”的基础课。这些课程文以载道的性质使其成为人文素质、人文精神的最主要的载体。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用他们的精美深沉的篇章构筑了我们民族博大深邃而又强劲坚实的精神长城。我们徜徉其中,为之慨叹为之沉醉为之骄傲的同时,还应当敬畏之,捍卫之,接纳之,传承之。这是军校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者乃至所有人文素质教育工作者和全体大学生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和使命;军校教育学员学习《大学语文》、《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课程,应当教育学员自觉地承担起塑造民族之魂,传承民族之神的历史使命。

以《孙子兵法》等军事课程为依托。《孙子兵法》堪称世界第一兵书,2000年,美国哈佛大学把《孙子兵法》评为人类5000年以来十部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书中的“避实击虚”、“上兵伐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奇制胜”、“以迂为直”等等兵法谋略,充分体现出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我国传统军事文化包含的维护国家统一、谋求和平的军事理念,强调先谋而后战的军事思维,令文齐武、礼法互补的治军思想,崇道尚义、以仁为本的军事伦理等,在今天仍有现实的借鉴意义。中国古代军事思想是世界文明的瑰宝。发掘中华民族的文化潜力,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的军事思想,是打造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方面。

未来战争因高科技武器装备的大量使用,心理战、舆论战等作战样式广泛应用,战场环境更加残酷和惨烈,因此,具有爱国主义的情感,顽强、果敢、英勇、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是一个军事指挥官的必备素质。

(二)积极开展人文素质教育课外实践

人文素质教育课外实践活动包括自修课、人文讲座、学员自主活动等方面。其中自修课着眼于学员人文素质的提高,可以包括交际与礼仪、演讲与口才、影视赏析三门课程。开展课外讲座课程,可以与普通高校建立横向联系,采取请进来的方式,定期邀请普通高校的专家学者开展人文素质教育专题讲座,讲座内容应该偏重于传统文化领域,比如经典文学作品赏析、艺术欣赏等;同时也邀请本院人文学科的专家教授开展系列讲座。在学员自主活动环节要鼓励学员参加学院及学院以上组织的各类人文活动比赛,如各类文艺征文、书画、摄影、演讲、辩论等活动,奖励获奖选手;同时鼓励并指导学员参与大型文艺会演、合唱比赛、相声小品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活动,为提高学员的人文能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

三、探求网络背景下人文素质教育机制

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影响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未来,军校学员在享受信息容量大、传播迅捷等网络优点的同时传统价值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挑战。因此,网络时代军校牢牢掌握人文素质教育主动权的保障是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创新机制。

(一)强化一体化管理机制

网络时代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顺利实施有赖于行之有效的一体化管理机制。军校应在目前教育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强化每位施教者的人文教育功能。从学院、机关各部到各个教学单位都要做好“把关人”。“把关人”理论来源于传播学领域。美国学者库尔特·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一文中提出认为:信息传媒中有大量的信息“把关人”存在,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新闻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渠道。身处形形的网络时代,军人的意识形态领域应进一步加强把关。军校应在做好课堂人文素质教育的同时做好网络正面信息的引导和有害信息的过滤工作,阻止各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军校,真正建立起网络安全防火墙。

(二)构建以学员为主体,教员为主导的网络教育模式

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和目的性,网络时代创新军校人文素质教育体系首先要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尊重学员的网络话语权,同时要正确疏导学员思想,防止其话语权滥用。网络时代军校人文素质教育绝对不是采取“堵”的方式,切断学员与网络的联系,而应是采取积极的态度,运用“疏”的方式,构建属于军校自己的网络系统。作为军校人文素质教育者,必须转变传统说教观念,坚持以学员为主体,尊重学员在人文实践中的主体性地位,运用开放、民主的教育引导方式,利用网络优势因势利导,帮助其树立军人品质。同时和谐的军人网络人文素质教育应是新型的主客体关系,使教员更加注重学员的内在精神需求,主动出击、主动了解学员人文倾向和行为,将网络的机械链条变为心与心的情感交流。

(三)提升军校教育者人文素质

网络时代,军校人文素质教育者要重塑自身工作形象,提高其话语创新能力。要能驾驭网络技术、熟悉网络文化和网络语言,体验学员在网络空间中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思想、心理的发展变化。要积极探索话语创新模式,扩大语汇范畴,丰富人文素质教育话语含义,构筑全新话语层。

参考文献:

[1]孙武.孙子兵法[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2]葛兰西.狱中杂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316.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6

本文选取两个教学设计,设计(1)是一个在翻转课堂理念支撑下,“对话”设计教学方面的参考案例,而设计(2)相比较而言,是一个“对话”设计方面需要改进的案例。笔者将联系翻转课堂给“对话”带来的更加丰富的内涵?α礁錾杓平?行讨论。

一、关于两个教学设计的案例

课例:人教版课标本第十册《杨氏之子》

教学设计(1)

以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为指导,导学案设计如下:(一)课前。1、学生观看教学视频并标注停顿2、阅读资源链接《世说新语》3、完成课前练习检测4、提出问题(二)课中。1、反馈课前检测2、合作探究自行解决问题3、汇报合作学习成果,练习检测,师生共同答疑解惑

教学设计(2)

以传统的媒体使用为媒介,教学设计如下:(一)课前谈话,古语今话对读练习。

对读句子:(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板书;文言文)(二)板书课题,释题。1、引申:陈氏之子(女)翁氏之子(女)2、简介作者及《世说新语》(三)检查预习,生字词过关。1、检查生字词读音2、听写“梁国”“聪慧”“禽”3校对,评析(四)引导自读,感受语言精妙 1、初读课文,感受文言文节奏(相机指导“为”“应”读音)2、研读课文,整体感知(借鉴学习古诗词的方法)3、感受语言精妙,揣摩人物内心(1)体会“未闻”的妙用(2)揣摩孔君平和杨氏子的内心,感受语言精妙(3)预设“”黄君平“梅君平”句式训练以加深体会(五)熟读成诵(六)拓展延伸

二、两个教学设计的对比分析

同一个课题,教学设计思路不同,所给予的“对话”环境不同,产生的课堂教学效益就截然不同。

(一)关注“对话”情境的创设

“对话”情境创设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赞可夫说过:“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求,就能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设计(1)中教师创设的对话情境是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导向,课前教师注重运用媒体技术,引导全体学生与网络视频中的名师、优质资源、辅助工具书及家长对话,为学生创设更为广阔的对话空间,课堂上对话针对的是学生真正意义上所不能理解的问题。也体现了母语课中“注重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强调学生媒体素养的获得。”相对而言,设计(2)中的对话设计还是以教师预设的重难点问题为导向,对话不能很好地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对话”情境创设,学生仍旧在老师的指令下行事。

(二)关注“对话”主体与学生主体

“对话”的主体应该是多元而又开放的,多重对话可以提升学生思辨能力,凸现着创造和生成,给学生留足对话时间是课堂实施有效对话的前提保障。翻转课堂的核心思想“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突出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地位,把话语权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教师活动时间自行控制在10-15分钟之内,其余时间就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时间不要占用。设计(1)指向于教师注重对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着眼于引导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求的媒体素养,同时也让“对话”更有效。相比较而言,设计(2)中对话主体还不够开放,教师对信息技术的使用还是停留在使用课件上,视野还不够开阔。

(三)关注“对话”质量提升

新课程背景下,“对话”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理念之一。《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阅读教学是这样表述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见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对话。这就意味着阅读教学要精心设计并组织好不同对象、多种形式的对话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经历对话的过程。提升“对话”质量应该是建立在有效对话的基础上。笔者以为有效的对话可以触动学生心房,增进对文本的理解。设计(1)中学生对话空间广阔,对话源于学生又还原于学生,对话容量大,教学效益高。相比而言,设计(2)学生对话空间狭隘,容量有限,教学效益有待提高。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7

关键词:院长话题;教育管理;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2)13-0061-03

随着21世纪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信息化的普及,我国对教育管理的研究出现了初步繁荣的局面,这种繁荣不仅体现在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分化、整合,更体现在实践活动的生机蓬勃上。然而,在这种繁荣的背后也潜藏了一种忧虑: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没有很好地结合,教育理论研究者走进了近乎形而上学的研究,实践工作者也苦于找不到针对性强的管理理论。如何通过“否定之否定”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发挥高校教育管理对教育发展的作用,一直是高校教育管理者探索的问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岗位及管理经验,依托世界大学城云平台,在大学城个人空间设置“院长话题”栏目,通过院长话题的探索与实践,在实践中得出教育管理理论,又在实践中验证理论,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一、“院长话题”情况介绍

1.“院长话题”构成

“院长话题”所依托的基础是基于云平台的湖南省职教新干线空间,这是湖南省教育厅在世界大学城开设的湖南职业教育网络学习平台,由湖南省教科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负责建设、运行、更新和管理,全省各中、高职学校都开设了机构与个人空间,展开了一场以职教新干线空间推进教育、教学和管理改革创新的教育信息化革命。笔者为探索教育管理新模式,设置“院长话题”栏目,主要包括话题首页、各期话题、话题综述、话说话题、私信、留言板等部分,每半个月开展一期,寒暑假周期相对延长。

话题密切联系学院发展与教育教学改革需要,主要通过在师生中征集、项目团队研讨、笔者通过充分考虑后确定。确定话题后,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设计好话题页面,发表在个人空间,全校师生的个人空间都链接好“院长话题”地址,师生参与留言、跟帖,或以私信形式和院长直接交流与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有的问题可以迅速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通过系部或学院讨论后解决,并能迅速反馈问题解决效果;有些教师与学生的留言提供了教育教学与管理改革的好方法,有些留言则能为改革提供启发,促进学院改革。

2.“院长话题”实践情况

“院长话题”目前已开展六期,第一期话题“大学了,我的晚上时间该怎么度过”,浏览2567次,回复留言290次,第二期话题“文化课,爱你在心却有口难开”,浏览3523次,回复留言444次,第三期话题“校园爱情——不得不说的那些事”,浏览5179次,回复留言996次,第四期话题“春节特别专辑——寒假计划”,浏览6723次,回复留言1967次,第五期话题“我眼中的大学城空间”, 浏览8593次,回复留言2235次,第六期话题“新时代的雷锋不容易,请坚守”目前正在进行。各期话题私信来往共计1500多封。话题的浏览与回复留言逐步增多,很多领导如湖南省教育厅王键副厅长、世界大学城CEO朱松林、华夏高科技产业创新奖办公室副主任余武隆以及一些高职院校领导、专家等都参与了各期话题讨论,并提出了很好的观点与建议。

二、实施“院长话题”,创新教育管理模式

举办“院长话题”是为了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及湖南省教育信息化建议要求,探索教育信息化的新形式;通过全院大讨论,提高教育管理的透明度和全院师生的参与度,变革教育管理理念;坚持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开放性、整合性的原则,更多、更真实地了解师生情况与相关问题,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在院长话题的实施过程中发现,师生在讨论与交流中思想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领导、老师适当的舆论导向,使学生走向正确的发展方向;在“院长话题”直接面对全院师生,教育管理的效果更好,问题解决的效率更高,并且汇集全院师生的智慧,有效促进了教育管理的改革,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1.变革教育管理理念,实现教育管理扁平化

校长是学校精神的代表,是学校思想的引领者,校长的思想高度决定学校发展可能达到的高度,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校长对学校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而后才是行政的领导。”所以要创新教育管理模式,首先就要变革校长的教育管理理念。

在“院长话题”的实施过程中,充分体现教育管理理念的变革。一是营造民主管理的氛围,师生在院长话题几千人的大讨论中,思想受到熏陶,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师生在这种无压力、公平的环境下献计献策,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二是突破传统的金字塔式的管理,使管理扁平化,在没有院长话题之前,我不可能和每一位师生都有交流与探讨的机会,但在“院长话题”栏目却可实现,在“院长话题”第一期,有学生给我留言说:“院长,我终于见到您了”,这让管理者与学生都觉得亲切;在没有院长话题之前,我要了解学院师生的基本信息,大部分情况都是经过一级一级的上报,信息在传递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偏差、失真与筛减,但是通过院长话题,我就可以随时查看全院师生的留言、回复与私信,从而直接了解了师生的情况,这样了解的问题更真实,解决问题的效果也更好。

如“院长话题”第二期:“文化课,爱你在心却有口难开”,很多学生和文化课老师甚至专业课老师都提出很精彩的观点和可行的建议,对我启发很大,然后我迅速召开相关的讨论会议,并要求公共课教学部拿出可行的方案改革文化课,要尽力想办法让文化课也得到学生的喜爱。

2.创新教育管理方式,实现教育管理信息化

以信念为话题的作文篇8

关键词:话语标记;语义意义;语用意义;概念意义;程序编码意义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135( 2010) 01-0103-04

一、引言

话语标记(discourse markers)是话语交际中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近年来已成为国外会话分析和语用学研究中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20世纪70年代,随着语用学这门新学科的出现、确立和发展,学者们开始了对话语标记的语用研究。但上述研究基本上是在连贯理论的框架下进行,只涉及到话语标记语在形式上对话语的衔接与连贯作用,并以此为出发点展开研究与讨论。Blakemore则首先从认知一语用的角度出发,对话语标记的作用进行研究,其理论依据就是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elevance Theory),从而开辟了话语标记研究的一个新的途径。本文运用了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和格赖斯的含意理论,对话语标记的语义和语用意义进行了初步地探讨。

二、话语标记语的概念、特征及类型

话语标记语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比较统一的定义和相对固定的术语。Jucker&Ziv认为,话语标记语指称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Risselada&Spooren说“话语标记语可以定义为自然语言表达式,其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听话者对语句之间,交际情景中各种因素之间连贯关系的理解过程”。Fraser认为,句子的意义可分为两部分:命题意义(propositional meaning)和非命题意义。命题意义是指“发话人意欲引起受话人注意的世界状态(a state of the world)”,是句子的字面内容;非命题意义是指发话人隐含的交际意图,是话语的超符号意义亦即话语的语用含义。话语标记就是指那些能使话语产生语用含义,使发话人准确向受话人传递语言信息的语言形式。Fraser明确指出,只有那些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小句的词语才能叫话语标记语;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就是点名或是突出同一语篇中两个话语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这两个部分可以是比邻的,也可以是分离的,可以是同一个人的话语,也可以是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对话;话语标记不能创造语义关系,因为没有话语标记,这种语义关系其实也是存在的,使用话语标记的目的是为了让听话人准确识别出这种语义关系。例如:

b. The rent is reasonable; the location is perfect.

( 2) The rent is reasonable. In addition/ Besides,the location is perfect

(3)a.The rent is reasonable. Moreover/Furthermore, the location is perfect.

b. The rent is reasonable; moreover,furthermore, the location is perfect.

(4) The rent is reasonable, for,because thelocation is perfect.

(1)一(4)四种表达就命题内容或概念意义而言是一致的,都传达了两个单位的命题内容。然而,在确定两个命题内容之间的关系上,这些表达却不相同。在(1)a中,由于没有使用话语标记语,两个命题内容之间的关系比较隐晦,按常规理解,两个命题指向某一出租房的两个彼此独立的方面(租金和地理位置)。在(2)中,besides(或inaddition)的使用提示两个命题之间的并列关系,说明他们所引入的命题是对此前命题的一种增添。在(3)中,moreover(或furthermore)也提示其引入的命题是对此命题的一种增添,但还暗示是一种更为重要的添加,值得听话人更加重视。在(4)中,for提示其引入的命题应看作是对此前命题的一种原因性说明,反之,此前的命题应看作是某种结论,because揭示差不多相同的信息,但提示一种更强的因果性联系。要是没有相应的话语标记语,听话人就很难从以上多种语义关系中正确识别出说话人的意欲表达的语义关系。

根据不同的视角和观点,话语标记有不同的分类。冉永平把话语标记语分为八种类型:(1)话题标记语( Topic-related markers)或话语联系语(discourse connectives),如“我想讲的是”、“话又说回来”等;(2)话语来源标记语(evidentialmarkers),如,“众所周知”、“报纸上说”等;(3)推理标记语,如“概括起来说、由此可见”等:(4)换言标记语(reformulation markers),如“换句话说、这样说吧、我的意思是”等;(5)言说方式标记语(manner-of -speaking markers),如“恕我直言、简而言之、严格地讲”等;(6)对比标记语,如“不过、但是”等;(7)评价性标记语(self-assessmentmarkers),如“依我之见、幸运的是”等;(8)言语行为标记语(locutionary performatives),如“我告诉你、你说实话”等。

三、话语标记的语义和语用意义

(一)话语标记的语义意义

1.程序意义和概念意义

Sperber和Wlison认为,一个话语可以对两种基本意义进行编码,从认知的角度把意义二分为概念意义( conceptual meaning)和程序意义(proceduralmeaning)。当话语进行的信息编码有助于内容意义的表征时,属于“概念性意义”,因为它与传统的真值条件有关,对话语表达的明示信息和暗含意义都起一定的作用,并通过增加话语的关联假设提高明示交际行为的关联性;当话语进行的信息编码操纵话语内容意义的构成成分时,属于“程序意义”,因为它与传统的真值条件无关,对理解明示信息和暗含意义在程序上加以制约和引导,使受话者付出尽可能小的努力来获得更大的语境效果。依据关联理论,话语标记一般用作程序意义编码以约束限制话语的隐含意义,便于引导推理和交际的成功。话语的解读过程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推理过程,听话人和读者为了对话语进行最佳关联的诠释,就必须根据程序信息对其所需考虑的假设范围加以限制,而最终达到理解的目的。Grice从“常规含意”(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的角度认为这些词语的使用是因为交际要遵守真实、充分、相关等准则。以Schiffrin为代表的连贯理论(coherence theory)从语篇分析角度分析,认为话语标记使话语或语篇更加连贯,将话语单元在各个层面上可能存在的相互联系展现出来,给话语理解提供指引。但Blakemore等在关联理论的框架内,从交际的本质出发,认为话语标记的使用并不是发话者出于合作的考虑,也不同于连贯理论,相反,它们是发话者为了更好地借助这些标记对语境产生制约的结果,将它们在话语理解中的作用提高到了人类认知心理的高度,强调话语标记能对听话人的认知推理过程加以制约,引领听话人走向最佳关联。因此,话语标记传递的是编码程序意义而不是概念意义。

2.显性意义和隐含意义

关联理论认为理解话语需要获取两方面的信息:显义(explicature)和隐义(implicature)。显义是明示的语境假设(explicitly communicatedassumptions),它不仅包括话语的命题,也包括将这一命题置于言语行为动词或命题态度动词之下所得到的命题,这种命题叫高层显义( higher-levelexplicature)。关联理论认为,话语标记编码的内容不是明示交际的一部分,是隐含意义,其本质是语用的和动态的。

(二)话语标记的语用意义

语用学家Levinson指出,“英语,毫无疑问绝大多数语言中,都有很多标记某一话语与前面话语之间所存在的某种关系的词语和短语,如位于句首的but, therefore, in conclusion, to the contrary, still,however, anyway, well, besides, actually, all in all, so,after all等。人们普遍认为,这些词语至少包含了非真值条件意义……它们常常表示所在的话语仅仅是前面话语的一种回应、延续。”这实际上已涉及到它们的语用功能和语用效用。它们的使用离不开交际主体的语用意识,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中可能表现出丰富的语用功能和语用含义,而非语法功能,所起的作用只不过是一种“标记”(signpost/marker)功能,不构成话语的基本语义或命题意义,但却具有丰富的语用效应和语用意义。

1.实施言语行为

Grice认为,话语标记产生常规会话含义,并且实施着一种高层言语行为,这种言语行为是在对话语的基本命题进行评论,如on the other hand实施的是一种对比言语行为:so,therefore实施的是推理的言语行为;moreover是增加信息的言语行为;Grice还认为,话语标记所实施的言语行为不是话语中心言语行为,她们依附于中心言语行为。Bach同意Grice将话语标记理解为话语中的非中心言语行为(non central speech act)的观点,他将这些话语标记称为话语修饰语( utterance modifers),因为它们修饰的不是句子而是话语。传统的言语行为理论虽然没有使用话语标记语,但已涉及到这一语言现象。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是语言不仅可以用来描写客观现实、表达思想、传递信息,也可以用来影响他人,改变世界,描写社会角色,激发人的感情。该理论最关心的是话语的言外之力(illocutionary force),有些语言手段就是明示言外之力的,如言语行为动词( performative verbs)。话语标记能明示说话人所实施的言语行为或表明说话人对该命题所持的态度。话语标记的语用功能可以是言语行为的。例如:

(5) To tellthe truth,I wiU come back again nextweek.

(6) No doubt, Tom has passed the exam.

(5)、(6)句子中“不瞒你说”和“毫无疑问”都对话语命题不产生影响,但他们都分别实施着各自的言语行为:“不瞒你说”表明说话人是在毫不隐瞒地告之下周要返回这一事实;“毫无疑问”不仅表明说话人对命题的真实性毫不怀疑,同时也在告诉听话人他/她的话是可信的。

又如,在言语交际中说话人和听话人需要为维护和谐的人际关系进行种种努力,尽量做到有礼貌。礼貌就是通过采取一定的语言手段(包括话语标记语的使用)达到给对方或自己留有面子。Brown与Levinson认为,许多言语行为都可能威胁面子。话语标记的使用与Brown和Levinson提出的威胁面子的行为( face-threatening acts)联系密切。在言语交际中就必然存在起类似作用的语言结构或词语,比如模糊限制语,间接言语行为等,话语标记语well就是一个能实施言语行为,对人际关系产生作用的缓和语(mitigator),可以起到调节人际关系的作用,有丰富的语用意义和语用效果。

(7)A:We’ll all miss Bill and Agatha, won′twe?

B1: Well, we′ ll miss Bill.

B2: We′ ll miss Bill.

(7)中B2违背了合作原则中的量准则,只肯定想念Bill一人,Bi借助标记语Well回答了提问的部分内容,而不提及自己不喜欢的Agatha,这样就给对方留有面子,与B2相比较,Bi更让人容易接受,而B2却显得较为生硬且威胁对方面子。Well在此起到了缓和和调节的语用效果。在有的语境中说话人借助话语标记Well故意违反合作原则中的某一准则,只是为了遵守一定的礼貌原则,使双方更容易接受自己的观点,以到达礼貌待人的语用效果。

(8)A:They must worry about you through Eddie, don′tthey, you Mum and Dad, when you′ re doing all these jumps.

B: Er well they always come to aU the shows.

(9)A:Canl see them?

B: Um welll′m not allowed to do that.

(8)中B表达了不同于A的看法,且间接地表达了父母对自己不够关心的抱怨情绪。(9)中A的请求遭到B的拒绝,它们都直接威胁到对方的面子,然而well的使用却大大降低了威胁力度。话语标记语well的使用涉及说话人或听话人等交际主体面子。Well的出现能够帮助降低言语行为威胁面子的力度。

2.凸显潜在语义关系

话语标记语的主要作用是语用的,它们不具备真值条件意义,对所在话语的命题的真假不产生影响。它们所承载的是有关说话人的信息,是说话人自己的主观判断。明示了说话人对话语单元之间语义关系的一种判断,话语标记语的运用使话语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更加明晰化。例如:

(10) The film is over, so we might as well go directly to the party.

“电影已经完了”,和“我们何不直接去参加晚会”之间本身就存在着一种推理关系,后者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话语标记语so的作用只是将这种关系明朗化,让听话人准确地识别出这种语义关系。Fraser指出,尽管话语单元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某种语义关系,但话语标记并非多余,因为有时它们之间可能潜在着多种语义关系,这时说话人就有必要用某一话语标记语,将他/她意欲表现的语义关系凸显出来,展示话语单元之间或话语与语境之间的语义关系的语用作用。

3.明示说话人的评价

在言语交际中,话语标记是以说话人为中心的( speaker-oriented)或以说话人为取向。话语标记对其所含的信息进行某种评价;表达说话人的思想和态度;点明说话人的说话方式;表明说话人对所言信息的肯定程度或是明确信息的来源等等,其语用效用和语用意义十分丰富,例如:

(11)张道恒这时忽然古怪地咧开嘴笑了,眼睛饶有兴趣地望着前面的戴无遗。“恕我直言,在很多方面,你还都显得很幼稚,你需要得到一种真正的锻炼。我是说,你应该参加‘破与立’。这也许是我给你开的一帖最好的药了。’’这人在说话时眼睛里的目光已从他脸上挪开,一直在望着黑洞洞的窗外。“当然,我并没有任何勉强你的意思,但我提出的邀请是诚挚的。从我内心说,我希望你能参加。”

在上面的例子中,“恕我直言”和“从我内心说”这两个话语标记语的作用并不是引发下文,其真正的作用是限定后面的话语。话语标记语“恕我直言”表明了说话人的讲话方式,而且它后面的话语对听话人来说很可能是负面的。而话语标记语“从我内心说”则加强了它后面话语的可信度。说话人在这里既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又不伤害听话人,从而成功地实现了自己的意图。

四、结语

本文从言语行为理论、关联理论和格赖斯理论初步地讨论和分析了话语标记的语义语用意义,指出话语标记在语义上没有真值条件意义或概念意义,但具有程序编码意义,其意义是隐含的;话语标记的作用主要是语用的、动态的,以说话人为取向,是明示说话人展现其对话语单元之间的语义关系的一种判断,是话语单元之间的内在的语义关系明晰化的一种语言机制或手段。

参考文献:

王扬,语话语标记的认知语用诠释[J].天津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 (3).

Fraser, Bruce.Pragmatic Markers[J].Pragmatics, 1996(6).167-190, 1625-1630.

冉永平.话语标记语well的语用功能[J].外国语,2003(3):58-64.

Schiffrin, Deborah.Discourse Marker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上一篇:初中地理复习资料范文 下一篇:最好的圣诞礼物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