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初中数学教与学

时间:2022-10-20 05:35:23

新课标初中数学教与学

《数学新课标》指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须培养悟性、培育创新精神上下功夫,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应用,有效教学是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如何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谈谈个人的关点。

1抓好课堂教学,提高教与学的效果

1.1 耐心疏导,增强学生信心

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降低和调整某些教学要求,以满足某一层次学生的需要,促使教与学的适应, 教与学的促进,教与学的统一。克服“用自己的思维和认知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认知”的倾向,树立起“要教就要使学生掌握”的观点,纠正过去“教得好不好不是教师的责任,至于学得好不好不是学生的责任”的观点,多从自己的教学方面寻找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

1.2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

教学应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发现知识。比如讲授“轴对称图形”时,出示蝴蝶、衣服、松树、双喜等图形,让学生讨论这些图形具有的性质。经过讨论得出“这些图形都是沿一条直线对折,左右两边都是对称的,这些图形的两侧正好能够重合……”。从而学生自己得出了“轴对称图形”这个概念。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当学习了“轴对称图形”之后,可以让学生两两提问生活中的(比如数字、字母、汉字、人体、教师中的物体等)“轴对称图形”.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经历了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直觉、数据处理等思维过程。

2 巧创激趣情境,激发学生创新精神

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意识倾向,促使学生主动地参与。要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过程中获得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觉得每项知识都是他们实践创造出来的,而不是教师强加给他们的。

例如“多边形的内角和”一节的教学,我先复习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知识,然后提问:我们如何利用已有的三角形知识来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学生经过讨论不难得出:(1)想办法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具体转化方法采用添线来分割多边形,使之成为若干个三角形。在此基础上,继续提问:(1)你们有哪些具体的分割方法(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从一边上任一点出发连不相邻的顶点、从多边形内任一点出发连各顶点等)呢?(2)从一个顶点出发连对角线可以有多少条?那么一个多边形一共应有多少条对角线?(3)根据对角线的条数你能确定是几边形吗?(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通过学生思考探索,他们总结出许多解决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还因势利导探索多边形对角线的有关知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他们的创新能力。

3数学教学与学生能力的培养

3.1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总称。数学思想是对数学知识与方法形成的规律性的理论知识,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策略。数学方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手段和工具,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精髓,只有掌握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掌握数学,因而数学思想方法也是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现行的教材当中蕴涵了多种数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应当挖掘出数学基础知识所反映出来的教学思想和方法,设计教学思想方法的目标,结合教学内容适时渗透,反复强化,及时总结,用数学思想方法武装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的主人。

3.2数学能力实际上是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怎么听、怎么说、怎么读、怎么写、怎么想等方面的能力,它们是数学课堂学习活动的前提和不可缺少的学习能力,也是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的保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听”就是学生首先要听课,同时也要听同学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课后的感受。因此,教师要随时了解周围学生对数学课知识要点的理解及听课的效果,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学生传授一些听课技能。如:(1)在听课过程中怎样保持注意力高度集中,思路与教师同步。(2)怎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教师的讲解。(3)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办。(4)怎样学会归纳要点、重点。让学生充分发挥自由想象,在想象中去感受、体验,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在想象中对所学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4课后鼓励学生合作交流

为了促使学生合作交流,在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上要变革。教师可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借助学生之间的互动,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并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自主探究,敢于挑战教材,挑战教师。如果每一节课学生都能对所学的知识多问几个为什么,甚至能对一些概念、定理、公式提出独特的看法,这样才会不断有新思想涌现,久而久之,他们才会逐渐树立创新意识。在数学教学中,不断地改进教与学的方法,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倾听学生心声, 不断调整教学。教师在教学的同时, 可随时听取学生对教学的意见, 并根据这些意见改进自己的教学, 这样师生之间就会走得更近, 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的亲, “亲其师而信其道”。 学生如果喜欢数学老师, 就会及时地向他倾吐心声, 会更加喜爱数学课,这样对老师的教学不无裨益.即所谓“教学相长”。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 没有学生的学, 教就失去了意义;没有教, 学则枯燥乏味. 教学活动中, 学生是主体, 教师是主导, 教师的重要工作就是指导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 并在活动中长见识, 积累经验, 提高能力,开发智力。

总之,在新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更多地思考学生如何学,即以学生的求知要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知识共同探讨、平等对话。教学有法而教无定法, 一个教师, 应不断总结经验, 发扬优点, 克服缺点, 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才会使数学教学活动达到真善美的境界。

上一篇:探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教学技巧 下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