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时间:2022-10-20 04:27:31

试论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摘 要:工程项目施工时间长,内容复杂,涉及组织管理风险、成本控制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工程变更风险。文章分析了工程项目施工中可能产生的风险,提出了防范风险的措施和策略。

关键词:工程项目 施工过程 风险防范 策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47-01

2010年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企业内部风险控制文件,针对工程项目的问题,全面疏理立项、设计、招标、建设等主要流程,找出各流程环节的主要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管控措施。

一、施工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分析

1.施工过程组织管理风险。建设项目的施工过程由一系列的土建、安装、试验等施工活动组成,每一项施工活动又分解不同的施工步骤,各施工步骤之间又存在多种工艺组织关系,在这种情况下,涉及的风险主要有:各施工步骤之间是否有效衔接;不同施工活动之间的互相影响与制约,协调是否到位;不同组织机构之间协作关系如何;施工现场安全措施是否到位等。

2.成本控制的风险。影响成本因素较多,施工过程成本控制风险主要体现在:施工过程现有的人、财、物未能得到合理配置与利用,造成大量浪费,从而导致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物资采购过程控制不严,材料和设备质次价高,不符合设计标准和合同要求,影响工程质量和进度,加大工程成本;施工项目现场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成本增加的风险。

3.建设资金管理的风险。风险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建设单位由于投资不足或投资超预算,不履行合同条款,故意拖延结算时间,长期拖欠,形成施工坏账。二是施工企业本身资金管理薄弱,缺乏统一管理,资金使用效率低。现实中,大多数施工企业周转资金严重缺乏,融资十分困难,项目资金落实不到位,导致工程中断或延期。

4.工程变更的风险。工程项目投资大、周期长,在建设过程中由于某些情况发生变化,如建设单位对工程提出的新要求、出现设计错误、外部环境条件产生变化等,有时需要对工程进行必要变更。该环节的主要风险是:现场控制不当,工程变更频繁,导致费用超支、工期延误。

二、工程项目施工过程的风险防范策略与措施

1.科学组织施工,强化施工过程管理。施工企业要改变粗放型管理方式,走精细化管理道路,提高管理水平。(1)进度管控措施:一是要按合同规定的工程进度编制详细的分阶段或分项进度计划,严格按照进度计划施工。二是制定的进度计划应当与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的供应计划协调一致,适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三是按月对完成工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对比,实际进度与合同批准的进度计划不符时,应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关措施。(2)安全建设管控设施:一是施工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生产管理人员。二是依法建立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制度,细化各项安全防范措施。三是定期进行专项安全检查,发现存在安全事故隐患的,应立即进行整改,情况严重的,应当停止施工,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3)工程质量管控措施:一是应当建立全面的质量控制制度,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本单位质量控制体系进行建设,并在施工前列出重要的质量控制点,在此基础上实施质量预控。关键过程、关键操作,施工设备材料的性能和质量,施工技术参数,作业顺序,技术间歇时间、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对工程质量产生重大影响的施工方法等都是重点控制对象。二是按合同约定对材料、工程设备以及工程的所有部位及其施工工艺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检查和检验,定期编制工程质量报表,报送监理机构审查。关键工序作业人员一定要持证上岗。

2.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施工方案、进度、质量、安全、现场管理都很大程度地影响到项目成本。因此,成本管控要注重以下几点:(1)树立全员参与的思想,将项目参加者对成本控制的主动性与承担的项目责任联系在一起。(2)在成本分析中不能片面强调成本目标,必须同时分析进度、效率、质量状况,否则容易产生误导。(3)成本控制必须与质量控制、进度控制、合同控制一起同步进行。对成本超支情况的解决必须与合同措施、技术措施、管理措施综合解决,通过项目成本的风险管控,逐步消灭亏损项目,使企业向良性态势发展。

3.强化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1)应当建立完善的工程价款结算制度,明确工作流程和职责权限划分,并切实遵照执行。(2)建设单位应当加强与承包单位和监理机构的沟通,准确掌握工程进度,按照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办理工程价款结算。一般施工合同签订后,建设单位先向承包单位支付一笔预付款,之后,按周期或项目目标拨付工程进度款,年终或工程竣工后进行清算。(3)施工过程中,如果工程的实际成本突破了工程项目预算,建设单位应当及时分析原因。按照规定的程序予以处理。(4)结算要及时,既不应违规预支,也不得让建设方无故拖欠。

作为施工企业,必须实施严格的管控措施:(1)账户统一管理,资金集中支付。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是工程启动资金的筹集,一个工程项目只开一个银行账户,资金都集中统一支付,既缓解了资金紧张的局面,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有利于监控资金的使用和进行成本控制。(2)要推动资金滚动预算。(3)要重视基础工作。工程日记、各种台账等内部资料、变更设计的资料是否齐备、报批程序是否及时,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业主工程款的拨付;历史遗留的老账、呆账应及时进行清理,避免新的呆坏账的发生,保证资金的安全和流动的通畅。(4)加大对项目资金监控力度。对资金的审批权不能过于集中在项目指挥长一人身上,尤其是大额资金支付业务应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

4.强化合同管理,减少工程变更风险。(1)加强合同管理,加强现场签证。(2)严格痕迹化管理和程序化运行。当业主通过口头或暗示方式下达变更指令时,施工企业应在规定时间内发出书面信函要求业主对其口头或暗示指令予以确认。(3)严格“先算账,后变更”的要求。由于工程变更导致工期延误或费用增加时,应及时提出索赔要求,并在规定的时间内计算出具体数量,保证在各环节上符合合同要求。(4)在工程变更实施过程中,严格职责权限和审批程序。严禁工程变更内容在未得到确认前,先施工造成既成事实。另外,施工企业在发现问题时应及早提出方案,做到尽可能提前变更,将造价变动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参考文献:

1.王其钧.城市规划设计[M].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刘忠林,白玉峰.桥梁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J].管理科学,2012(2)

(作者单位:温州市东海建筑安装工程公司 浙江温州 325000)

(责编:李雪)

上一篇:北京市观光农业旅游消费者类型分析 下一篇:坦诚相待 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