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化和外化原理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

时间:2022-10-20 04:16:11

基于内化和外化原理的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

[摘要] 社会转型背景下,90后大学生普遍存在着亲社会价值观弱化和亲社会行为淡化的现象。根据教育学的内化和外化原理,从内化心理过程和外化行为过程两个维度分析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心理机制,以求大学生对内形成亲社会价值观,对外实施亲社会行为。基于此,提出培养大学生自觉的道德反思与抉择能力,搭建基于大学生道德心理特点的亲社会教育平台,完善社会友好价值的传播机制,优化增进集体正能量的外部浸染环境等策略,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亲社会价值观,更有效地实施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 大学生;亲社会价值观;亲社会行为;内化;外化;道德心理特点

[中图分类号] G6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3)02?0016?03

一、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内涵及其培养意义

(一)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内涵

亲社会行为通常被界定为个体做出的有益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包括帮助、给予、分享、谦让、合作、安慰、捐献、救难、自我牺牲等[1]。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就是指以大学生为主体做出的有益于自我、他人和社会的助人行为和利他行为。具体表现为助人行为、献血行为、合作行为、志愿者行为等。大学生有自己的特点:一是,他们心理较为成熟但仍未完全成熟,价值观虽然初步形成但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引导;二是,大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知识水平较高,并且有条件接受教育者正确的引导,有能力实施亲社会行为。

(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意义

1.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高校培养的“人的全面发展”包括三个方面,也就是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大学生与周围事物的和谐发展和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2]。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的目标和任务之一就是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因为大学生正处于人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即将踏入社会,随之而来的是就业、结婚等,亲社会价值观是人生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也是他们由象牙塔迈入社会的一个很重要环节。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可以增强大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且锻炼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移情能力,帮助他们塑造和睦的人际关系,从而促进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完善,更好地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塑造美好的未来。

2.促进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的本质是社会性,人的社会活动即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同时又作用于社会。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很好地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直接影响到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对社会的贡献。培养大学生的亲社会行为是构建大学和谐校园不可忽视的环节,有助于减少暴力事件,建设安全的校园环境,对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未来社会主导价值观十分重要,并且进一步维护了社会稳定,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二、基于内化外化原理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可行性分析

(一)内化和外化原理的主要内容

内化是指社会意识向个体意识的转化,即将外在的行为规范转化为主体内在行为需要的过程,外化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内化和外化是一个从知到行的过程,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内化是外化的前提和基础,外化是内化的表现和形式[4]。

将内化外化原理运用到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中是指促进大学生亲社会价值观的内化和亲社会行为的外化。具体来说,大学生对输入的亲社会行为信息作出价值判断,有目的、有选择地去内化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并进行自我选择、自我反省、自我教育,将相应的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内化为大学生的意识,形成一定的亲社会价值观;亲社会行为的外化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受内在道德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产生外在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并实施相应的亲社会行为。

(二)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心理机制

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亲社会观念内得于己、外施于人的过程,因此其心理机制可分为内化心理过程和外化心理过程。根据知、情、信、意、行五个心理要素,我们认为亲社会行为内化的心理机制遵循如下过程:行为认知――情感体验――价值观形成。首先,大学生需要对亲社会行为有一定的认知,对亲社会行为了解得越透彻越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内化。其次,情绪干扰着对亲社会行为的判断和决策,而情感体验也复杂多样,正性情绪的增强,使个体得到心理满足,有利于个体的自觉内化亲社会行为。最后,亲社会行为内化的归宿就是个体形成亲社会价值观,即个体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意识形态,深深地植根于个体的心理土壤之上,使其做出的行为最大限度地符合社会道德要求。

亲社会行为外化的心理机制是:动机产生――意志坚定――行为决策――行为实施。动机是外化的起点,是连接内化和外化的桥梁与纽带。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实施可以出于完全利他的无私动机源或是出于一定物质利益或精神鼓励等目的的动机源等。大学生处于一定的情境中,注意到存在实施亲社会行为的需要,产生亲社会行为的动机这一内在动力因素,并且结合外在环境和同伴群体的支持、鼓励和帮助,进而坚定自己的意志,并且依据具体的情境做出亲社会行为决策,而外化的最终结果是亲社会行为的实践,将亲社会价值观转化为行为结果,这既可以是个体单独实施的也可以是与同伴合作实施的。

(三)内化和外化原理运用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可行性

运用内化和外化原理来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具有可行性。首先,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崇高的行为,是人类的内在心理需要。一个人只有真正形成了亲社会价值观,将助人为乐等社会价值观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才会发自内心地去实施亲社会行为。其次,运用内化和外化原理来培养亲社会行为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施瓦茨认为,个人的行为受社会规范内化形成的道德义务感、社会责任感、信念和价值观,从而推动个人做出亲社会行为[5]。他强调了道德义务、道德准则和价值观的内化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并强调了亲社会行为内化的积极作用。最后,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必须是一个内化和外化相互结合的过程,即从知到行的过程。利他思想和利他行为的形成,离不开道德观念的内化。而外化是内化的结果,只有将亲社会行为落到实践中,才能实现人的价值和追求。亲社会行为的产生是内化和外化交互作用的结果,其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内得于己”和“外施于人”的过程,二者缺一不可。

三、运用内化和外化原理培养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主要途径

(一)培养大学生自觉的道德反思与抉择能力

中央党校韩庆祥教授曾论述人类社会经历了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现代社会“能力的依赖”时期,在信息和价值观急速更新的时代,人若缺乏辨识、抉择与反思的能力,是无法适应社会并有效生存的。当代青年大学生身处“能力的依赖”社会阶段,又年轻而缺乏社会阅历,自觉的道德反思和抉择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有三:一是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能力较强,但仍有明显不足;二是情绪不稳定性和不可控性,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三是自我体验深刻丰富,但两极性明显。因此,如何引导大学生自觉内化是一个关键。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论中强调“相属关系与爱的需要”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这决定了大学生内在都有亲社会需要,所以我们要善于利用其归属的心理需求,激发其亲社会情感,培养道德反思与抉择能力,将无意识的被动内化变为有意识的主动内化。

引导大学生自觉进行内化,培养道德反思能力需要以下三个步骤:第一,自我反思,增强对亲社会行为的认知。大学生需要对自己和他人的亲社会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和辨别,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第二,自我疏导,锻炼移情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大学生需要通过自我疏导,来解决内化过程遇到的心理矛盾或者情感纠结等,强化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主动内化,形成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动机、内隐态度和价值观。第三,自我教育,培养自觉的道德反思模式。自我教育促进大学生道德层次的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增强以及亲社会价值观的不断内化。第四,自我抉择,自觉承担由道德抉择所产生的责任,形成良好的责任意识,培养承担责任的能力。通过这四个途径的层次递进,完善心理机制,循环往复,将社会规范、道德要求不断内化为成熟的亲社会价值观。

(二)搭建基于大学生道德心理特点的亲社会教育平台

亲社会价值观的内化不仅需要自我教育,还需要外在教育,然而当前的教育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不能有效地应用内化和外化原理。虽然大学都有开设思想品德课课程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课程,遗憾的是,大学生们常常接受的是强制灌输式的亲社会教育,“强硬灌输最根本的特征是强制,忽视受教育者的学习主动性和人格尊严,通过强制灌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典型的外烁,它无法让学习者发自内心地接受并内化思想政治价值信仰”[6]。大部分教师并不关心大学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或者正确的价值观是否形成,这也导致达不到预期内化和外化的效果。

我们必须改善当前教育的现状以增强内化和外化的实效性,一方面,以思想品德课教学为平台,构建内化亲社会价值观的教育体系。我们要重视德育课的价值,充分利用两课这一平台,向大学生讲解亲社会行为及其意义,并且通过组织专题教育讲座、开设网络德育课程、观看道德模范视频等,形成面向大学生授课的重在内化亲社会行为价值观的完整教育体系。另一方面,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增强亲社会行为外化途径的多样性。学校要以90后大学生为主体,开展丰富多彩的亲社会行为的实践活动,如开展课堂法庭、道德银行、模拟角色扮演等。我们还需要将亲社会道德要求和行为规范潜移默化的蕴含在外化途径中,并且通过老师的实时指导,不断体验,反复训练,锻炼其亲社会技能。

(三)完善社会友好价值的传播机制

媒体是传播社会友好价值,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重要媒介。大学生处于青年向成年过渡时期,好奇心强,容易受媒体的影响,例如,媒体的某些夸张负面报道,会对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内化过程和外化过程造成一定的阻碍。为此,加强对媒体舆论的自律和他律,可以疏通大学生进行内化和外化的渠道,强化对亲社会行为的正面认知。

媒体舆论要加强自律,应以传播正面健康的新闻为主,多开设诸如宣传道德模范和社会正义的电视节目,以促进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而且要通过大学生接触到的媒体,即以课本为主的纸质媒体、网络媒体和校园广播等来传播团结、互助、友爱的社会友好价值,用正确的舆论引导大学生形成高强度的正反馈效应,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树立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顺利完成亲社会行为的内化和外化的动态运行过程。

(四)优化增进集体正能量的外部浸染环境

市场经济的开放性特点使得西方大量异质价值观涌入,对人们的思想造成了冲击,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道德失范现象严重,社会上的不良风气也会侵入校园,因此亟需净化大学生外部浸染环境,要从重视朋辈影响和增加正面能量两个方面入手。

一方面,重视朋辈影响,形成良性氛围。大学生在产生实施亲社会行为的注意或动机时,往往在得到群体支持和鼓励时,会充分体验到感恩、快乐、尊重以及自我价值感实现的满足感,更有利于促进亲社会行为外化的高效实现。另一方面,奖励助人行为,增强正面能量。任何行为的实施都会受一定物质利益或精神鼓励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包括将做好人好事与增加学分、物质奖励或精神支持相结合,以调动大学生实施亲社会行为的积极性,号召大学生从每一件助人为乐的小事做起,协调形成良好的校园氛围和社会风气,促进大学生将亲社会价值观外化为亲社会行为。

参考文献:

[1] 吴映.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现状及其与人性观的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

[2] 张雪梅,徐建军.大学生创业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2(3):24.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 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 杨静.大学生亲社会价值取向与亲社会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

[6] 叶湘虹.论建构主义学习观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1):189-194.

上一篇:以规范化管理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初探 下一篇:高职在校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