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化:时政报道的创新之道

时间:2022-10-20 03:41:46

平民化:时政报道的创新之道

对于时政报道,面对市场的地方都市报是既爱又怕。爱的是,时政报道事关全局,很重要;怕的是,领导活动和会议报道多,且内容讲究程式、行文庄重、用词严谨、政策性强,很多重要的信息往往被淹没在抽象的、文件式的语言当中, 读者不爱看。2004年开始,《温州商报》全面调整时政新闻报道思路,提出抓“大”做“精”,走“平民化”的采编思路。抓“大”,指读者关注的新闻做深、做透;做“精”,指一般信息新闻抓点、做精;平民化,就是“平易近人”,即时政新闻要和老百姓的生活密切相关。

采写角度平民化

以前,我们的一些时政新闻记者的采访渠道很单一,要么听会议、访领导,要么跑部门、拿材料;同时写起稿件也很生硬,喜欢用“记者从某某部门获悉、据某某部门透露”等生硬的开头。新的思路要求,写会议、政策类新闻,必须涉及到的活生生的人物或故事,通过气氛的渲染,将人带入新闻。要求尽量以普通人的视角切入主题,写他们的感受和变化,使得时政报道更具亲和力和贴近性。

譬如,2005年11月,温州市人大常委会开始首次对人代会选举产生的副市长进行述职评议。当天,《温州商报》以市民的角度进行采访报道,除了采访述职现场,我们把更多的采访力量投入到市民看直播当中去。第二天,商报封面版的标题是《市民热看副市长述职》,配发一张苏宁电器温州店里服务员与顾客一起观看副市长述职现场直播的大图片;二版配发两条新闻稿,一条是《一府两院副职昨“应试”――四“考生”坦陈工作不足 “考试”结果今揭晓》,另一条是《市民看了直播也来说几句》。整组稿件,给人贴近、亲切的感觉。

重大题材平民化

对时政类的重大题材,商报调整后的思路是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大。尤其是与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的政策法规、重大举措、交通规划等,做到以市民角度切入、提早做好准备和策划,力求重大性、贴近性、可读性三位一体,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

一是以影响市民生活的角度切入。2004年2月,时政新闻报道调整思路刚提出来不久,我们就面临一次巨大的考验。当时,温州市政府正提出实施“百项千亿”工程,如何做好本次重大题材的报道,如何使这些很硬的工程“平民化”,成了一大难题。后经过采编部门和编委会的商讨后,决定推出以“改变我们生活的2004”为主题的5个版特别策划,从供水、电力、道路、桥梁、铁路、机场、港口、医院、环保、通信、公园、园区、水利、围垦等跨越15个领域的40多个重点工程的启动,将会增强城市综合实力,改变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为每个温州带来实实在在的便利和好处的角度进行采编。策划报道见报后,受到多方面的好评,可谓初战告捷。

二是以市民关注的角度切入。2005年2月,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在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上,提出“一号工程”即招商引资工程。当时市委书记在会上作了一个很长也很重要的报告,现场的记者发现市委书记在作报告时妙语很多。如何才能增强可读性,让市民爱看呢?“书记妙语,力推‘一号’”的报告解读思路在编委会的确定下很快形成,推出了四句很切题的和“ 一”有关的成语和八句书记妙语。四句成语分别是背水一战、快马一鞭、振臂一呼和万众一心,它很贴切地代表了报告四部分的主题。其他版面以市民关注的角度切入提出策划思路。后来我们推出的八个版的策划思路:一版,一号工程,千人誓师;二三连版,书记妙语,力推“一号”;四版,解读招商引资考核办法;五版,温州缺什么;六七版,榜样是这样炼成的;八版,世界500强改变我们什么。当天的大会,第二天八个版的特别报道就与读者见面了。

三是以服务市民的角度切入。2004年4月,各媒体一年一度的高考报道已是如火如荼。如何才能棋高一招,让读者爱看呢?我们的思路是,突出服务和指导。主要关注在去年的高考中,考生的失分点都有哪些?今年参加的考生如何避免?采访对象为杭州、温州20多位去年参加高考阅卷老师。后来我们推出六个版“高考服务手册”,指导性很强,服务很到位,得到学生、家长和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好评。此后,类似策划还很多,如“公务员报考手册”等等。

语言形式平民化

要增强时政报道可读性,记者写稿离不开平民化语言,编辑编稿离不开图表语言。商报的领导经常提醒采编人员,新闻标题越直白越好,新闻语言越通俗越好,版面形式图表越多越好。

新闻语言越通俗越好。有些时政报道,老百姓不爱看,不是内容不好,也不是老百姓不讲政治,而是套话官话多,内容太抽象,篇幅冗长,形式呆板,给人居高临下的说教感觉。上面提到的“书记妙语,力推‘一号’”之所以受到读者好评,就是使用了平民化语言的缘故。通篇稿件没有一个“指出、强调、总结、听取、着重指出、总结发言”之类的政治话语。当时的稿件是这样写的:

在昨天召开的全市招商引资大会上,市委书记王建满的讲话,深入浅出、妙语连珠。本报节选其中精彩部分以飨读者。

妙语1:通过学习考察,使我们体会到了什么是发展的压力,什么是掉队的滋味;妙语2:坚定做到“不管东南西北风,利用外资不放松”,通过利用外资、借助外力、“借梯登高”来加快发展;妙语3:“只为成功找办法,不为失败找理由”; 妙语4:有的人认为招商只是引进一些美元或人民币,没有认识到招商真正的内涵;妙语5:招商引资是个“发动机”,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是提高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的一条捷径……

时政新闻能用图表表达的要想尽一切办法用图表。报社要求记者,“每采写一条时政新闻,你必需问自己:什么才是传达这一新闻的最佳方式,是示意图、表格、图片,还是文字?” 例如,2005年7月,温州市委九届六次全会(扩大)召开。温州市作出了发展“活力温州”、提升“实力温州”、构建“和谐温州”的重大部署。对于“三个温州”报告的解读,按照往常的做法,都是以文字摘要的形式进行解读,但报告文字较枯燥,难以达到好的宣传效果。后来,我们决定以漫画的方式,用2个版面来‘图解’“三个温州”。对于“三个温州”的要求、关键和重点,我们用了20幅漫画来表现,再提炼关键词,配以简短的文字解读。报道出来后,受到了“两头”好评。同样,2006年1月份,在温州市人大四次会议上,市长刘奇向大会做了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的报告。对于报告的解读,我们又决定用一个整版的漫画形式来解析“十一五”发展任务。报告的七大主题用七幅漫画来表现,再配以简短的文字解读。形式生动、活泼,读者阅读起来轻松、方便。

(作者为《温州商报》要闻中心主任)

上一篇:新闻记者的礼仪风范 下一篇:性别化的视角开启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