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时间:2022-10-20 03:22:41

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必然的趋势,使得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和频繁。因此,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是通晓英语的专业人,这就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求和标准越来越高,特别是当前的大学英语中的翻译教学。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受传统教学体制与模式影响,受教材缺失、教学方法陈旧、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实施途径单一等因素的制约,影响到了英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进程。本文就其存在的现状问题进行了分析,着重提出了概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15-02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我国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和国际竞争力的提升。十多年来,我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成就显著,大学英语在教学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环境等方面都发生了显著的改变。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自主性、提高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大学英语教学还存在对英语翻译教学重视不够、对学生英语翻译能力训练不足、毕业生英语翻译水平不能满足社会需求等问题。因此,找出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改革翻译教学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和能力,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1.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翻译教学与社会需求相脱节。大学英语是我国各大高校设置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多年来它为提高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做出了显著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大学毕业生外语能力的需求已经呈现出多元化、专业化趋势,社会各界对大学毕业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英语翻译能力的需求正呈现上升趋势。然而大学英语翻译教学往往还停留在一般的翻译理论的讲授和文学翻译的层面上,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在翻译教学内容与材料的选择上,没能根据社会和学生的不同需求制订课程大纲,体现出翻译教学应有的时效性,没有能够体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不符合学生毕业就业的需求。

1.2 学生缺乏必要的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2004年国家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当时针对中国学生听说能力比较弱这一现象,强调要加强听说教学。2007年修订该文件时,保留了这个表述,没有改动,原因在于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英语教学对听说能力训练不足,需要在大学期间加大培养的力度。因此,在大学英语基础教学阶段,教学活动主要是围绕着听说与阅读能力的培养来进行的,这当然没有使学生的翻译能力得到真正的提高,学生对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也往往一无所知。

1.3 传统的教学模式影响教学效果。(1)课堂上往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灌输式的讲授为中心,学生被动地听课,这种模式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过于拘泥于教师的讲授、过于侧重于学生翻译的译文,因此缺乏足够的师生、生生互动与合作,课堂过于沉闷,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由于外语教师缺乏,翻译课往往是大班授课,有的甚至是一百多人的班级,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位同学,因此翻译课的教学效果很难得到保障,而学生也很难在这种氛围中提高自己的翻译能力。(3)传统教学模式课堂容量有限,很难兼顾到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反复操练,往往会使教师忙于内容的讲解而忽略了学生的训练,而翻译课是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必然很难巩固教学效果。

2.提高翻译教学效果的策略

2.1 学校方面。首先,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加快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翻译选修课程。大学英语增开的选修课中,也应该多开设各类与翻译有关的课程,包含笔译和口译。此外还可以通过翻译选修课或翻译专题讲座等,强化翻译教学。其次,强化师资翻译培训,提高翻译教学质量。学校应鼓励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并给他们创造机会,让他们多参加翻译讲座或培训。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胜任翻译教学,满足教学需求。再次,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应发挥自身职责,让学生深入了解并充分认识 CET - 4 中翻译测试的重要性,意识到翻译测试旨在使学生逐步从关注语法能力过渡到关注语言交际能力,是对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进行可靠和全面的评估。只有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积极地促进大学英语翻译教学。

2.2 教师方面。第一,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英语翻译教学观点,提高对英语翻译教学的重视。通过最近的一次 CET - 4 题型的变化,翻译比例的增加,教师应清楚地认识到翻译在未来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其次,老师自身应努力学习英语翻译理论知识以及技巧,提高自身英语翻译能力与水平。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培训机会或寻找其他途径,加强自身学习,树立终身学习意识,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顺应教学形势。此外,根据目前四级考试的翻译内容,教师还要巩固和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及西方文化、风俗习惯的了解和认识,拓宽自身的知识面,以使能够更加称职地投身到翻译教学中。

2.3 学生方面。首先,通过增加阅读量,扩大阅读面来积累词汇。翻译做得好,需两种语言都好。学生平时需同时增加汉英两种语言的阅读量,同时应更侧重关于中国历史、文化、经济及社会发展等方面语料的学习。在扩大阅读面的同时,学生要做汉英互译练习。通过这种对照练习,学生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表达,提高翻译的准确性。此外,通过平时阅读的积累,学生还可以有意识地积累这些方面的专业词汇。其次,与之前的汉译英片段句翻译相比,目前的段落翻译更注重考查学生翻译的综合能力。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全面提高大学生的听、说、写、译等技能已越来越重要。如果说学生翻译能力的提高是一个渐进和不断积累的过程,那么大学英语的翻译教学改革就是缩短这个过程的加速器。如何在有限的学时中把繁杂的翻译理论与技巧以简单明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从而最大化的提高英语学习者的翻译能力与水平,将是大学英语翻译教学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2] 石永珍.课外语言学习策略调查报告[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1):84-87.

[3] 谢帮秀.中国大学英语教学的研究现状概述[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0,(12):32-34.

[4] 王文宇,文秋芳.母语思维与二语写作――大学生英语写作过程研究[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4):64-67,76.

上一篇:柳传志:我的“复盘”方法论 下一篇:班级工作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