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策略

时间:2022-10-20 03:09:48

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评价策略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要注重感情投入,给学生真诚的表扬,评价要分层次,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评价语言要具有幽默感,评价不应该放弃批评等评价策略。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教学评价 评价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2-0069-02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课堂,是充满尊重与赞赏的课堂,其课堂教学评价必须是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促进教师提高,改进教学实践的。

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策略有以下几方面。

一、注重感情投入,给学生真诚的表扬

对孩子来说,学习是他们最重要的生活内容,孩子们渴望在学习生活中拥有一份感动,享受学习的快乐。

记得我上《桂林山水》这一课后,听到孩子们朗读得那么认真投入、有感情时,我被深深感染了,我激动地说:"同学们,听了你们的朗诵,我脑中只有一个字:美!美!美!我被陶醉了,我心中涌起了一种冲动,我也要读一遍。同学们,能陪老师一起来吗?"教室里顿时又响起了一阵快乐而深情的读书声。这看似普通的一次评价,却巧妙地暗示着学生读得入情,教师生动的评价语言使学生感到学习的快乐。这种快乐需要我们教师在民主、和谐、融洽的氛围中,与孩子们一起体验,一起创造。

平时,教师在评价学生时,在说出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前,要做到专心致志地倾听学生的回答,借助微笑的表情,传递出师爱的微妙信息,打消他们的紧张心情,使学生自觉打开心灵之窗,大胆表达自己的心声,要做到这一点,还可以与眼神、手势语言等相结合。学生回答时,教师应向学生投去鼓励、期望的目光,让学生感受到热情、赞许、鼓舞和喜欢。传神的目光再辅以适当的手势,它的作用不亚于语言的评价。当学生回答正确时,老师含着赞许的目光,微笑地点着头,向他竖起大拇指,表示欣赏,如果老师与该同学距离近,也可用手轻轻抚他的头,表达爱意,此时无声胜有声!一个赞许的眼神,一抹宽容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点头,一次温柔的抚摸,对孩子都将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二、评价要分层次

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性格,心理特征,知识水平都是不同的,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讨论问题、发表看法、解决问题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训练时,要根据训练的难易程度提问不同的学生,同时,评价也要分层次。

对优等生的评价,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简单肯定所学课本知识的层次上,而要选择独特视角,开阔学生视野,激发深入思考、探究的欲望,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一些新颖的看法与见解时,我们要不吝赞辞,加以表扬,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如"你太棒了!不随波逐流,能从另一角度思考问题。""你讲得太好了,老师还想听听你的具体想法。"当学生突破难题时,我们可以说:"你真了不起,看来你只要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善于思考,什么事都难不倒你,老师佩服你!"

对于学困生,我们在评价时,就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评价他们,他们的共同特点的缺少自信心,最需要的是鼓励,教师对他们的评价应侧重在学习态度方面,尽量发现闪光点,使他们打消自卑心理,树立信心,激发学习的愿望。如"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你可能因为紧张答错了,平静一下心绪,你一定能回答得非常好。""别急,再想想,你一定会说好!""你说得不错,如果再简洁就更好了。"如此一来,所有学生都能体验满足、成功、喜悦的感受,对后续学习就更有信心了。

三、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

究竟谁是评价的主体?以往,教师是评价者,是绝对的权威,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评价。教师的评价固然重要,但我们别忘了,学习的主人是学生,应坚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力求让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学会正确地对待他人,学会欣赏别人,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提高。

比如当学生的回答令我们"眼前一亮"时,这时如果立刻进行评价,就有可能造成老师知道了,可还有相当多的学生还没认识到。这时,我们是不是可以将评价的权力转让给学生:"他的这种方法,谁听懂了?……你们觉得他的这种方法怎么样?……好在哪里呢?……那么我们该不该为他的这种独特想法表示些什么呢?"掌声立刻响彻教室,这种由学生响起的掌声一定比奉命似的掌声更能震撼人心。

其实学生是具有成为评价主体的能力的,只是在很多时候,我们教师并没有给学生一个发展的空间,更何况,学生自评和互评的目的不是注重评价结果如何,而是一个追求探索的过程。

四、评价语言要具有幽默感

运用幽默风趣的评价语是调节师生情绪,打破课堂沉闷局面不可缺少的有效方法,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化解学生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而且能更好的进行情感交流,同时也是教师教育智慧、人格魅力、爱生情怀的真实体现。

如《海底世界》中有一段写到海底动物"窃窃私语",一位学生读得过于响亮,我轻叹了一口气说:"他这么读,动物们会被吓跑的。"同学们都笑了,该同学也会心地、声音低低地再读了一遍,读出了效果。这样的幽默评价能调节课堂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让学生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得以发展。

五、评价不应该放弃批评

赞赏的目光,激励的语言和会人的微笑,确实是课堂上评价学生的主流,但不是全部,我认为评价提倡赏识、鼓励的同时,也不应该放弃批评。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尊重、赏识的同时,并不意味着无论学生表现如何,教师都一味地给予表扬,不要批评。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我认为一定要认真指出来,客观地评价才能使学生明确努力的方向,"鼓励赞赏"必须建立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婉转的批评像一把钥匙,是一种育人的方法;善意的批评像一个音符,是一种教学的艺术;真诚的批评像一缕阳光,是一种无私的关爱。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教育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教学评价也应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只有这样,教学评价才能朝着我们期望的方向发展,才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魅力!

教师也只有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不断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评价才能屡评屡新,越评越精,学生才会在评价的舞台上充分地认识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新课程教学法》[M].北京:开明出版社

[2]《赏识你的学生》[C].海口:海南出版社

[3]《小学教师课堂教学技巧》[M]. 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

上一篇:《建筑工程预算》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浅谈潜能生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