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洗澡须防“中暑”

时间:2022-10-20 02:34:27

冬季气温低,人们喜欢洗桑拿或在浴池里泡澡。如果洗澡的方法不当或通风不好就会发生“中暑”,甚至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浴室内门窗紧闭,室内湿度明显高于外界,再加上空气相对浑浊,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大量血液流于体表,心脏排血量减少,造成体内重要器官供血不足而出现一系列症状,如脑组织缺血缺氧可有头晕目眩感,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有胸闷、心悸感,还会有恶心、四肢无力、呼吸不畅等。

要预防冬天洗澡“中暑”,应该采用科学的洗澡方法:先按摩全身5至10分钟,再涂上温和型皂液按摩5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5分钟,再用干燥的大浴巾揩干体表水滴,以干浴巾摩擦全身2至3分钟,每次洗澡最好不超过30分钟。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浴前可以预防性地服药,以防洗澡中出现意外。

若想在浴池烫澡或泡澡,最好先在温池洗浴,然后再过渡到热池。入水要缓慢,先从下肢开始,循序渐进,切不可一下子把身体全都泡到热水中。洗澡的动作也不要太用力,更不要在池中浸泡过久。

此外,还应注意饭后不要马上洗澡:浴室要注意通风;经期、孕期、饥饿(空腹洗澡易致低血糖休克)、酒后均不宜泡澡;洗后30分钟内要适当进食。

心脑血管病患者冬天最好洗淋浴,不要泡澡。即使泡澡,时间也不宜过长,以不超过30分钟为宜,水温也不要过高,应保持在32℃至35℃。有相关病史者,应在泡澡前服药或随身携带有关药物。

万一在泡澡时发生“中暑”,应立即将患者转移到通风且相对凉爽的地方平卧,注意保暖,防止感冒,给患者口服淡盐水,同时请医师救治。

相关链接

冬季洗澡四忌

一忌每天洗澡

太勤洗澡,会把皮肤表面分泌的油脂及正常寄生在皮肤表面的保护性菌群洗掉,皮肤的抵抗力会减弱,反而容易得病。

建议:年轻人三四天一次,老人七天一次。

二忌长时间洗澡

洗澡时间过长皮肤容易脱水,人容易疲劳,还易引起心脏及脑缺血、缺氧,致使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

建议:盆浴20分钟,淋浴3至5分钟即可。

三忌水温过高

水温过高容易破坏皮肤表面的油脂,加剧皮肤干燥的程度,同时还会增加心脏负担,增加血液黏稠度。

建议:水温24℃到29℃为宜。

四忌饭后洗澡

饭后,人体要调集一部分血液到胃肠助消化。饭后立即洗澡,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

建议:洗澡时间应在饭后两小时,或下顿饭前一小时左右为宜。

上一篇:抽烟可能使男性秃头状况恶化 下一篇:他被电吹风吹“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