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足备课文章,引领精彩课堂

时间:2022-10-20 02:22:32

做足备课文章,引领精彩课堂

摘 要 如何备课,是一堂课能否出彩的前提。一个好老师,是会做足这里面的文章的。首先是教师要转变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思想。然后要努力把握备课中的一个关键点――注重对学生的备课:将教学方法设计的着眼点放在学生身上;设计“训练为主线”的基本模式并优化教学形式。

关键词 备课 以生为本 训练 教学模式 形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Work well on Lesson Preparation and Guide Excellent Class

ZHAO Rongmei

(Hangzhou Yuhang No.2 High School, Hangzhou, Zhejiang 311100)

Abstract How to prepare lessons is the premise of the first class excellent. A good teacher will be done inside this article. First, teachers should change their concepts; establish a "student-oriented" thinking. Then strive to grasp preparation is a key point - focus on student preparation: The teaching method designed to focus on the student body; designed to "train as the main line," the basic model and optimize the form of teaching.

Key words prepare lessons; student-oriented; train; teaching mode; form

备课是教师教学的重要行为之一,是上好课的关键。一个好老师,应做足这里面的文章。讲什么?怎样讲?事先都要周密考虑,精心设计。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备课往往成了“背课”,上课成了“课本剧”的演出,一切均围绕教师的“教”展开,而忽略课堂的主人――学生。

回顾自己的备课,有几大毛病:(1)拓展延伸无边际。自认为知识丰富,便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不切实际地加强课内外衔接,增大课堂容量,结果冲淡了文本解读,分散了教学重点。(2)笔头训练被忽视。高中语文教学,除了人文渗透外,还要为高考做准备,所以必须要有笔头训练。现在的课堂缺乏必要的动笔训练,学生刚学的知识没有得以很好的巩固和掌握,在能力培养上也得不到真正落实。(3)教学模式单一。平时教学往往很保守地采用一些机械的模式。课堂上,老师问,学生答,答不出,老师干脆灌输。固定的环节,固定的流程,日复一日,对语文再有兴趣,只怕也会被消耗殆尽。

叶圣陶先生明确提出:所有学生应该是一切教育工作的着眼点与落脚点,应该是“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从学生来说,“学生为本体”,就意味着学生要自觉做学习的主人,变依附为独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教师来说,“学生为本体”,就是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要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为学生着想”,真正做到“设身处地”。

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备课中,要备知识,备教材,更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研究教法。“教是为了不教”,如何把这种科学的“教法”迁移到学生身上,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形成科学的学法,如何从实际出发选择教学策略和学生活动的组织形式,是我们在备课过程中时刻要考虑的。

1 设计有趣的导入环节

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导入环节。以诗导入,以提问导入,以表演导入,以讲故事导入,以拉家常导入……无论采用哪一种方式,都要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不能为导入而导入。

情绪感染式,如《想北平》,导入时,可边放古朴辉雅的北京胡同画面,同时高亢热烈、韵味醇厚的京腔歌曲《故乡是北京》在京韵大鼓的伴奏下袅袅而起,响彻教室。这样的导入,学生自然会被画面和歌曲吸引的。一下子进入了特定的教学活动的轨道。

设置疑问式,如一位语文教师在教《故都的秋》时,他就用了疑问式导入:郁达夫在《故都的秋》一文的结尾写道:“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一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怎么会对北方故都的“秋”产生如此浓厚的情感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本,走进作家,共同品味这篇写于70多年前著名散文《故都的秋》。学生的好奇心被激发,进入文本后的效果不言而喻。

2 设计新颖的教学方法

在备一堂课时,我们可以发挥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设计新颖而恰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故布疑阵,导出学习中的矛盾,以新奇吸引学生。研读《骑桶者》时,教师设计一个问题:主人公为何要骑着桶去借煤?并采用讨论法来展开。在课堂上,学生纷纷发言,气氛热烈,老师借机引导,让学生把种种可能性都排除了之后,终于理解作者要告诉我们的主旨:人与世界的不通融性。

可以指导学生欣赏挂图,欣赏音像,启迪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设计《边城》教案时,我找来沈从文的画像,并下载湘西风光图,再配上轻音乐,制作精美的幻灯片,在课堂上播放。不用教师多说,学生已沉醉在《边城》的优美意境中,心与边城同在,情与文本相通。

可以绘声绘色,以形象感染学生。学《林黛玉进贾府》,采用演示法,准备影片“王熙风出场”这一片段,让学生在感性的视觉冲击中了解王熙风。听王熙风那一声“我来迟了”看她那身穿红戴绿的装扮,学生有了很强烈的视觉冲击,再进入课文品读原文,对王熙风多变的性格把握得又快又准确。

可以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真诚地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感受语言背后的东西。苏州中学特级教师徐思源老师上《横塘路》设置一环节:“词作描摹了一个怎样的情境?请模拟抒情主人公,以词人口吻描述词作内容。”这个练习让学生不仅进入文本,更进入作者内心。

另外在一个学年或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上,教师需要通盘考虑,从整体出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能力。可以根据训练重点来选择三读教学法、点拨引导教学法、联想――迁移教学法、自学讨论教学法、质疑教学法等教学方法。

如让学生理解“诗歌语言有暗示性”这一特点时,适时进行迁移训练。首先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固定化的暗示,如“黄”暗示着“幸福尊贵”,“蓝”暗示着“宽广、忧郁、宁静”。并再次迁移:高明的作家会勇于打破这种常规,在具体语境里,给同一物象赋上不同的暗示性内容,拿和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请学生通过读、品来体会这两首诗的不同感彩及梅的不同内涵。迁移训练,让学生透辟地理解了诗歌语言的暗示性特色。

再如:确定《〈物种起源〉绪论》“整体把握,筛选文章的重要信息”的教学目标后,采用自学讨论法,让学生自主合作找各段文字的重要信息,教师适时点拨,提示学生抓关键句(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这样一种放手让学生自学讨论和教师点拨并用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筛选信息的能力。

3 设计适当的课堂训练

教学中,我们老师容易过量地讲析一篇课文的字词句段篇修辞逻辑主题,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必要安排一定的时间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进行训练。

如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的课堂拓展翻译材料的选择上,笔者选用《赵威后问齐使》,这不仅可以进一步检查对文言文实词的掌握程度,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有点蛮横无理的母亲形象和有“以民为本” 可贵思想的政治家形象。

又如在《相信未来》的教学设计上,当上完一、二节后,仿造这两节的形式进行仿写。这设计既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把握,也使学生对高考仿写题提前进行训练。

训练形式,可以是口头训练,可利用课前三分钟,设置演讲这一块教学内容,设定范围,要求讲名家名作,这样长期坚持,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也扩大学生的阅读面,提升文学鉴赏水平。

可以是书面训练。如在上《错误》这首诗歌时,让学生把诗改写成散文,具体可以从“我”切入或者以等待的女子为文中主人公,假想一次有着美丽错误的邂逅。学生思维被激发,或把故事放到了现代或战国,演绎了一段现代版或古代版的爱情故事;或别出新意,将“我”写成了是一个痴情的男儿,前去向美丽的女子表露心迹,但最后发现女子期待的心上人不是自己,于是在失意中,以“我只是一个过客!”来自我嘲讽和调侃……学生展现了无穷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适时适度的训练会吸引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上来,而且让他们亲身体会创造的快乐。老师在训练过程能更准确地收到反馈信息,还可避免讲得口干舌躁,何乐而不为?

4 设计高效的教学模式

优化课堂结构的关键在于教师做好课前的教学模式设计,充分发挥教师这方面的主导作用。

语文教学过程一般分为四个层次,即认读―理解―鉴赏―表达(口头、书面),学生的认知规律一般也有四个层次,即感知―理解―巩固―应用。这两个层面可以说是一致的。因此,“教”的模式与“学”的模式应该可以基本达到一致。根据这样的思路,在设计“训练为主线”的基本模式的前提下,教师要依据教材的特点,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不要以“讲练”统天下,灵活设计教学模式。

自读课文,设计成“学―思―习―用”的教学模式,即以“学”为开端,以“用”为终结,以“思”为核心,以“学―思―习―用”为一个认知周期。

讲读课文,设计成“初读―品读―研读―练读”的教学模式,以“读”为核心,让学生在课堂上经历一个“读”的认知周期。

文言文,设计成“诵读―理解―背诵”的教学模式,也让学生经历“读”的认知周期,掌握一种文言文的学习模式。

如上《秋水》这篇文言文,笔者就以“读”为中心,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个环节,一是初读课文,正音正字、疏通文字,二是再读课文,理清思路,三是三读课文,尝试背诵。由于条理清晰,学生参与率高,在本堂课结束时,大部分学生背出了文章。

好的教学形式可以增强学生的主体投入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只要学生学有所得,就可大胆启用新的教学模式,不必因循守旧,拘泥于固定模式。

当然还要注意采用什么手段活跃课堂气氛,运用什么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运用怎样的幽默语言获取学生的笑声,这些都需要教师在备课时有全面的设计。教学方法因文而异,因人而异,富于变化。

成果在课内,功夫在课外。一堂课装着的是知识,是智慧;载着的是教育教学理念,是教师对教材,对学生,对课堂的驾驭能力。“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充分的备课会让我们在课堂上从容不迫、游刃有余、事半功倍。如何备课,是这堂课能否出彩的先决条件。一个好老师,应该做足这里面的文章。

参考文献

[1] B.A.苏霍姆林斯基著.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

[2] 于漪著.于漪语文教育论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 黄菊初著.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概论.开明出版社,1998.

上一篇:天堂影院里的那些人,那些事 下一篇:建构主义学习设计六要素在拼音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