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学生谈话须“备课”

时间:2022-07-20 07:47:04

与学生谈话须“备课”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8-0289-01

这里说的与学生谈话,指的是与学生进行的个别谈话。这一个被广泛采用的德育工作方式,在实践中,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差,有的看来似乎有效果而实际上并无效果。

怎样才能使谈话有效果呢?我发现那些有效谈话一般都是"有备而谈"。

"有备而谈",背什么呢?

1.备谈话的目的

谈话的一般目的当然是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点拨导引,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除此之外,还有具体目的,即谈话的针对性。是批评、鼓励,还是行为提示?是常规谈话,还是针对某一重要行为问题(如走出、违规、违法等)的谈话,若是后者,无充分准备,还是缓一段时间,等有了较充分的准备再谈为好。

2.备谈话对象的情况

包括家庭经济、文化背景、同父母的关系、事件的经过及原因、行为的主要影响源、心理状况等。在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1、分析事件的是非曲直须实事求是;2、换位思考。我们常以教育者的角色去思考、衡量学生的行为,这是理所当然的。然而,当我们以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在某个过程中的行为时,就能深入学生的心灵,把握其问题症结,找出学生行为与规范的差距。

3.备谈话方式

谈话方式有平等说理式、主动交流式、教育咨询式等多种。期中教育咨询式是心理咨询在日常德育工作中的运用,它不同于心理咨询,而是运用心理咨询的某些原则、技术和方法,矫正学生的行为障碍,达到教育最佳效果的谈话方式。教育咨询的要点在于:教育者不以追究行为责任为目的,而以分析学生行为的原因和后果为重点;不以学生口头接受某种观念为目的,而是以让学生初步学会自我分析和进行相关的心理训练技能为重点。衡量谈话效果的标准,是学生是否认同并内化。

另外,采用这一谈话方式,是否取得实效,还取决于以下三点:

(1)对学生的基本认同,即学生观。学生在品德、个性心理、社会适应各方面的发展,都是不成熟的,他们经常处于心理矛盾冲突的状态,他们需要帮助、引导。

(2)教育态度要坚持平等、公平。学生对老师的反感,往往并不是对谈话内容的反感,而多半是对教育者没有把他们看做是平等对话者的反感,他们反感把他们看成孩子,尽管他们并未成为成人。

(3)在谈话方式选择上,要与学生气质、性格、兴趣、能力相适应,尤其要了解学生不同的气质和性格类型,决定采用何种谈话策略和方式。

最后,有一点设想,如果在学校政教处内设一名专职或兼职教育咨询教师,专门从事对问题学生的谈话,并开展有关研究,这对于调控后进生的行为,增强实效,将会有所裨益。

上一篇:让学生参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 下一篇:美术教育方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