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设计心理作业的实践与体会

时间:2022-10-20 01:56:28

有效设计心理作业的实践与体会

【摘要】心理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目标和心理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心理知识,形成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和世界观。心理作业不在量多,而要在质上下功夫,设计多元性、反思性、实践性和合作性强的心理作业,可以有效地检查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学生;设计;心理作业

心理作业是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目标和心理教材内容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的编制并指导学生完成的一种教学活动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心理知识,形成心理调节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态度和世界观。心理作业不在量多,而要在质上下功夫,设计目的性和针对性强、形式多样和富有新意的心理作业,可以唤起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检查学生心理发展情况,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1 设计多元性心理作业

心理作业不应当是单一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作业形式多样化,有助于克服作业活动中的单调乏味现象,提高学习的有效性。多元性心理作业应包括访谈作业、书面作业、自学作业、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等等。例如,为鼓励学生多与他人交流,可以设计交往的心理作业,包括交往的对象、主题、主要内容、心理收获等;为磨练学生意志,可以设计阅读名著的心理作业,如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让学生感受英雄人物的崇高品德;为让学生树立自信,可以设计观看心理电影的作业,如观看《阿甘正传》,让学生从残疾人身上看到成功的希望,增强拼搏的信心;为让学生放松心情,可以设计欣赏音乐的心理作业,如欣赏《迷雾森林》,让学生在放松心情的同时,提高审美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可以设计社会实践的心理作业,如社会调查、协助交警值勤等,让学生接触社会,融入社会。

设计多元化作业可以调动学生多方面的感官体验,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获得许多的信息,得到大量的愉快而难忘的体验。

2 设计反思性心理作业

反思是个体对于自身知识、意识、观念的审视与重构。《论语》中“吾日三省吾身”、“见其过而自讼者也”等格言强调了反思在心灵成长和道德修养中的作用。设计反思性心理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自身过去或当前行为、经验和实践活动进行反省与调节,让学生反观自身的内心世界,对其进行严肃慎重的思考,让学生得到进步与持续发展的动力。例如,可以让学生将每星期遇到的心理问题以周记的形式记录下来:“我和好朋友闹矛盾了,我很想向他道歉,但是却没有勇气,该怎么办?”,“遇到考试就紧张,我该怎么办?”等;再如,可以设计这样的心理作业:让学生回顾一学期以来遇到的心理困惑,写下自己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有效解决的等,这样不断引领学生去思考,去总结,去感悟。

经验+反思=成长,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这样经验才会得到提炼、得到升华,使学生心理发展的水平不断提高。

3 设计体验性心理作业

随着年龄增长,阅历的丰富,青少年希望自己独立是正常现象,但他们在面对五花八门的世界的时候,分辨能力还是不足的,他们体验不到长辈的亲情和爱,这时候就可以设计体验性心理作业,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情感活动中,加深对爱的理解和体验,对爱有所感悟和思考。例如,可以设计“爱的拥抱”的心理作业,要求学生去拥抱祖父母、父亲和母亲,每次拥抱完成后,必须留下完成拥抱后的感受。再如,可以设计“为爸爸妈妈做顿饭”的心理作业,可能不少同学蔬菜会炒得过火,肉片会切得过厚,汤会做得过咸,但孩子懂得了回报,懂得了爱父母、爱长辈。当然,还可以设计为亲朋好友送祝福、给爸爸妈妈洗次脚、唱支歌、捶次背等心理作业,让这些作业为孩子的“爱心”、“感恩”补补课。

体验性心理作业能激发学生体验的热情,让学生回归到现实世界,帮助学生用体验记录自己真实的成长历程,不断体验生活、生存和生命。

4 设计合作性心理作业

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是生活的快乐源,更是获得成功的关键。设计合作性心理作业,可以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帮助学生走出小圈子,进入社会大圈子,真诚沟通,相互支持,求同存异,学会与他人的和谐共处。设计合作性心理作业就要求学生运用交流合作来完成作业。例如,可以要求学生真挚地和父母进行一次促膝谈心,就“父母是否真的唠叨了”进行讨论,培养学生宽容、忍让和尊敬父母的品德;再如,设计心理剧表演、心理游戏等心理作业,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

设计合作性心理作业,就是实践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的“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使集体中每一个成员都得到发展”的教育理念,教会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培养合作意识提供实践条件。

心理作业不是加重学生的负担,而是让学生生活充满亲情互动和健康快乐,优化学校和家庭育人环境。只有设计立意新、措施实、效果好的心理作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才会赢得越来越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陶倩.中学生心理教育读本[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01:3-16.

[2] 郭亨杰.心理学教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5-427.

[3] 周明南.打开心灵之门[M].北京:中国工人出版社,2006:23-30.

[4] 施建农.学生心理咨询[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1997:32-37.

[5] 徐文君.有效作业促发展[J].青岛:新课程,2010:21-24

[6] 梁平.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业资源的开发利用[J].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7-31

上一篇:以大学生电类竞赛为契机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体... 下一篇:试谈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