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记忆在有声艺术语言传播发声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20 01:50:26

运动记忆在有声艺术语言传播发声中的运用

[摘要] 在对有声艺术语言创作活动的学习,尤其是艺术语言发声的学习过程中,利用运动记忆的特点来帮助学习发音技能,提高运动记忆的效果,对播音发声的学习将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 运动记忆 运动觉

长期以来,在艺术语言发声的研究活动中,对发声活动中的心理层面的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和探讨,心理问题也是真正与发声紧密联系且内涵非常丰富的学科理论。比如记忆是一种常见而复杂的心理活动。记忆就是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人的大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是记忆的内容。给记忆分类的依据有很多,根据记忆的内容。可以把记忆分成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运动记忆是以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人各种艺术活动中都离不开运动记忆的参与,艺术作为有意昧的形式,需要富有高超技巧的形式,对这些形式的创造是各种艺术的门径。在各种艺术形式、艺术技巧习得的过程中,运动记忆成为始终伴随、始终帮助,并发挥重要作用的心理基础。

在对有声艺术语言创作活动的学习,尤其是语言发声的学习中,利用运动记忆的特点来帮助学习发音技能,提高运动记忆的效果,对发声的学习将起到很大的辅助作用。

一、对发音器官的发音运动的正确的感觉是建立运动记忆的前提

人体的发音器官发出声音以及有意义的语音这一活动是复杂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这一活动所牵涉到领域极为广泛,所牵涉到的发音器官的动作也极为精巧和复杂,但是在平常的发音活动中,我们对这些发音器官运动方式和活动状态的认识是非常有限的,我们不可能看到真切的器官的运动方式,从而来随时调整自己的发音动作,使自己的发音技巧不断趋于完善。发音器官一般都在体内被包裹、覆盖,我们对自身发音动作的认识和调整,对发声技巧的习得几乎都是依靠机体自身的感觉体验来完成的,而这种感觉体验是对机体生理器官运动的感觉体验。人对运动的感觉简称运动觉,是指辨别身体各部分运动和姿势的感觉,由身体运动或姿势作用于肌肉、筋膜、韧带和关节。产生兴奋,传人大脑皮层引起,是整个运动分析器统一活动的结果。这种感觉的模糊性、不具体性、不确定性、不准确性往往引发发音主体对机体运动状态的判断失误。从而导致不恰当的发声方法、发声技术上的调整,引发一系列发声的问题和弊病。例如在胸腹联合式呼吸的训练过程中。两肋打开是气息吸入肺底的标志,而有些同学就是感觉不到两肋的动作。这样就不可能建立正确的动作记忆。再如气息过多往往使机体难以操纵而使发音人发音不稳定,声音质量不好,但发音主体的感觉却往往是感到气息不够用,从而吸进更大的气量。这样发声动作就不可能朝好的方向去调整。

二、运用想象、比喻等多种手段帮助建立发声技巧的运动记忆

对发音器官的动作的描述向来是比较困难,对于发音动作感觉的描述更是无从着手。我们常常听如“声音像一条带子”,“腹腔像皮球的感觉”,字音“圆润如珠”等较为含糊的类似比喻的语言描述,在指导实际的发音动作时。这种比喻、打比方的方式更容易被发音主体感受和把握,运动记忆的建立也更多的是依靠这种较为感性的和形象的方式的指引和帮助来完成的。有些学习者在对胸腹联合式呼吸的把握过程中,为了找到小腹控制气息的感觉,想象小腹处是一活塞。活塞中间有一小孔,气息可从小孔中向上运动,当活塞向下运动时。气息就在压力下向上运动,活塞向下压力越大,气息向上喷射的力量就越猛。而在实际的发音过程中,我们知道是小腹肌肉是控制气息的枢纽,是抗衡过程中各种力量较为集中的作用力的集中区域,但我们要习得这样的发音技巧。把理论转化为实践有时却不是很容易,这就需要某种想象的力量来把握发音实践,实践证明,运用类似的想象使复杂的理论变得更利于把握,有利于发音人学习到各种用声发音的技巧。

三、科学的理论是建立发声技巧运动记忆的指引

我们对动作感觉与运动记忆的强调并不意味着忽视对理论的关注与重视,正确科学的理论恰恰是建立良好运动记忆的必要提示与指引。我们既有的发声理论是各前辈对自己在长期创作中的发音实践、发音动作记忆的理论描述,正确认识这些理论知识,并把它们很好的运用到自己的发音实践中,成为自己机体的运动记忆是学习发音理论的最终目的。停留在对理论的字面理解,而不去反复体味理论文字背后所指的具体发音动作,并建立这种良好发音动作的运动记忆使这种动作成为自己的发音习惯,这样的学习是无益的。正确运动记忆的建立需要大量的发音训练实践,浅层次的、简单的、间断的训练不可能真正领悟理论所指示的发音的运动记忆。在实践中,发音人还要根据自己的先天条件来灵活运用这些发音技巧,建立自己的更加精细的动觉感受和动作记忆。指导个体发音实践。

四、非言语的示范教学对建立艺术语言发声的运动记忆非常有效

在对艺术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有时候多么详尽的理论讲解与论述也不如恰当的示范对学习者帮助大。教学中的示范特别对于在发音上有坏习惯、而发音人自身毫无分辨的情况是,必须的。教师对学生的示范应该生动、具体、可感,通过示范者面部肌肉表情、发音器官的动作、形象可感的声音使学习者得到多方面的感染和启发,直接提供了可供学习者参照和模仿的榜样。

一般来讲,各种技巧的运动记忆的识记都比较难。有声艺术语言的发声技巧更是如此。但是运动记忆在反复的练习中一旦保持下来,保持的动作技巧就不那么容易被遗忘。与此同时,我们也应当认识到有声艺术语言的发声活动中。声音是随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的,思想感情常常是丰富多彩、各样变化的,声音的表现形式也常常是精细而微妙的,这就要求发音器官的动作也要有各种精细的技巧、动作。肌肉运动记忆的特点是大肌肉动作不易遗忘。而小肌肉的动作则常常易被遗忘,精细的动作如果长时间不进行练习,则会变得生疏和笨拙。在发音练习实践活动中,学习者要结合各样的思想情感内容来练习发音肌肉的惊喜微妙的各种样式的活动,使发声器官的肌肉常常保持敏感和熟练的技巧以应付各种情形的用声需要。

上一篇:解析影片《和你在一起》的影视听音乐艺术 下一篇:国产电影片名英译技巧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