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学状态,构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

时间:2022-10-20 12:57:11

关注教学状态,构建和谐课堂,实施有效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教学内容的处理三者的关系能否和谐共处和发展显得尤其重要,教师如何正确引导和处理这个三角关系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有效教学和谐课堂”是指运用一些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减轻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一、教师要时刻关注教学状态

1.教师要时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教师是导演,是指挥家。教学状态就是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教与学,平等交流,互动合作有效,充分体现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广度、深度和自觉度,能把教材之情、学生之情、教师之情融合,形成教学活动的合力,让课堂充满快乐体验。试想,一位衣着整洁,举止得体,英姿勃发的老师站在讲台上,给学生的视觉是怎样的呢?有形的示范,无声的教育,这就是美的感化。再配以生动的谈吐,丰富的表情,优雅的教态和娴熟的讲解,你将是一块强大的磁石。“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高素质的教师可以重塑学生的人格,重铸学生的灵魂,甚至可以影响他的一生,改变他的命运。

2.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学习状态是生成性的,新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打开学生的学习状态。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位老师在政治课《聪明以外的智慧》开头,拿来了一幅孙悟空的头像问学生:“喜欢吗?喜欢他的哪些方面?”同学们兴奋状态的闸门一下打开了,有的喜欢他的机智,有的喜欢他的勇敢,有的喜欢他的七十二变化……接着后面的教学就有序展开了。假如以这个过程来看待我们的教学,那么我们的教学过程也许是状态的开发过程。

二、教师要创设和谐互动的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是教学的最基本关系,它具有能动性,蕴含着巨大情感、认知和智能潜力。教学实践证明: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挖掘学生学习的潜力,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创设和谐的师生关系呢?

1.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一篇《中西方教育的十大差别》的文章提出,中国的孩子被要求要尊敬师长,上课不得顶撞老师,见了老师要主动问好甚至行低头礼。说老师错了是最大的忌讳,如果让老师下不了台的话会被严肃批评。而在西方学校,师生则是朋友。教师应该时刻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和观点。有位老师让学生谈自己最喜欢学的课程和最不喜欢学的课程,学生都畅所欲言了。这些教学设计虽然简单,但是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爱,学生更乐意与老师交流。

2.教师不要轻易对学生说“你错了”。学生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出错是自然的、正常的、必然的。法国“做中学”科学方案中有这样的一句话:永远不要对学生说“你错了”,虽然有些绝对,却有其积极意义。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要逐步培养学生不怕错误,大胆展示,真情告白,张扬个性,有利于学生减轻怕犯错误的心理压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3.要善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现代课堂教学的主线是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活动,只有全班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才会取得高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以信任、友善、理解、宽容的心绪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已有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和兴致,激发他们积极参与学习的心向,形成学生充分表现、体验成功的有效交往成果。在听课中我们发现,大家都一种模式地运用了合作教学中的分组讨论法,对此,我的看法有些不同。首先,确实需要讨论的就进行分组讨论,也可同桌两人讨论。一人能解决的无需分组讨论。其次,教师应对讨论的问题进行预设,问题要有典型性或代表性,不能为教学形式而讨论。更不能把它作为打发时间的一种形式。只有这样,学生之间才会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和竞争意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安排好优差搭配,充分发挥优生对他人的带动作用,从而达到理想的合作效果。

4.要创设和谐的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应体现“三适”,即适合、适度、适应。其中适度就是要找准教学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渗透的育人点,合作的讨论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最大特点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便于对学生进行理想和道德教育。我平时对学生讲,思想品德课的学习重点先学“做人之道”,次学“考试之道”。

关于有效教学这个概念,大家已经耳熟能详。我认为,当我们关注了教学状态,构建了和谐课堂,再加上对教材的合理取舍之后的教学就是有效的教学。具体地讲就是能从认知方面引导全体学生的学习收到实效的教学,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从“不好”到“好”的教学。从情感方面讲,就是培养学生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的教学就是有效教学。

总之,良好的教学状态是实施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作为一线教师,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我们必须不断实践,善于总结,在课堂上有灵活的应变能力、熟练的驾驭技术、炉火纯青的教育艺术,这些都有赖于教学各方面持之以恒的锻炼。这也是我们长期的奋斗目标。

上一篇:掌握历史概念对高三历史复习的重要性 下一篇:也谈多媒体在中学政治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