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时间:2022-10-20 12:16:20

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事业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行业。而多元化经营一直以来都是建筑企业作为规避风险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伴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逐渐深入,多元化的经营对于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遇着怎样的影响和效果成为很多建筑企业关注的焦点。本文就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内涵进行分析,就两者的关系展开探讨。

【关键词】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财务绩效;关系分析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产业结构调整情况,现阶段我国建筑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战略对于企业的财务绩效水平有着一定的影响。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建筑企业要想规避一定的市场风险、找到新的利润增长点,应尝试着进行多元化的经营。本文从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的理论上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就建筑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和财务绩效的关心展开研究,最后指出实施多元化经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多元化经营以及财务绩效的定义与分类

1.多元化经营的定义

任何企业经营的意义就在于追求利润,而每个行业都有自己固定的空间局限性,就建筑企业来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建筑行业的竞争逐渐加大,为了控制利润、提高经济效益,企业不得不采取多元化经营的措施,以降低成本、规避风险。其次,企业为了避免因行业瓶颈而给自身带来巨大的损失,很多企业采取的方式就是除了主页之外,还要扩大自身的经营范围,以多元化的经营模式来获取更多的利润增长点,以起到降低企业经营风险,开创更多利润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2.多元化经营分类

对于建筑企业来讲,其多元化经营有很多类型,一些研究学者将其分为战略管理学派以及产业组织学派,实际上战略管理学派是目前我们研究较多的一种,它包括Ansoff分类、Wrigley与Rumenlt分类等。发展至今年,国内外许多学者认为测度多元化水平的方式分为行业或产品数目法、专业化比率法、赫芬达尔指数法、熵指标测度法四种。

3.财务绩效的定义

所谓绩效就是业绩和效果的总称,就理论上来说对于财务绩效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而大多数人认为财务绩效就是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盈利、资产质量以及债务风险和经营增长,而要将这四个因素进行某种程度上的量化后,用一定的财务数据体现出来。财务绩效的而评价内容主要有财务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资产运营能力和企业未来发展潜力几部分组成,尽管其侧重点不同,但其目标都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经营利润。就我国目前很多建筑企业的财政绩效评价方法来看,多使用的 是平衡积分卡、杜邦财务分析体系以及经济增加值、国有资本金绩效评价体系等几种方法。因出发的角度不同,不同的企业对于财务绩效指标、考核以及评价的因素和方法也不同,因此可能结果不同的情况,但其目标和意义都是相同的。

二、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动机分析

众所周知,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应对这次危机全球各个领域的企业都进行了很多宏观和围观调控来降低风险。此后,很多企业为了避免财务风险和金融危机开始进行除了主业意外的其他经营活动,这也使得企业的经营方式呈现出多元化的现象。实施上,就建筑企业来讲,除了自身铁路、公路、房屋等建筑外,很多企业都开始了一些水利、市政等业务,甚至还会涉及到建筑材料、施工器械的经营。总的来说,企业实施多元化的经营主要是为了控制风险、增强盈利能力,并实现资源的优化和整合,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具体来说,因建筑企业在城建工程时需要大量的资金,建筑周期也较长,这无疑会带来一定的风险。为了避免这样的风险会给企业带来算是,企业有必要具备一些完善的风险预警系统和抗风险能力,如果在可控的范围内实施多元化的战略,就能够有效控制风险或者分散风险,从而实现降低企业少损失的目的。其次,面对建筑市场的激烈竞争,企业要想提高其竞争力,就必须有较强的实力,而时间证明,多元化的经营者含量给企业带来更多盈利的同时,更提高了其市场竞争力,为提升市场地位打下坚实的基础。不仅如此,多元化的经营战略还是整合企业现有资源、优化资源和服务,从企业多方面入手,提高企业服务质量和水平,使得企业服务能够适应市场需求。

三、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实施对策

1.选择科学的发展经营模式

开展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不是说要盲目的进行多项经营活动,在实际的开展过程中,因紧抓建筑企业的实力,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立足在自身现状和发展上选择经营模式。因我国建筑行业处于基于发展的阶段,这也给多元化的经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很多企业甚至放弃了专业化的脚步,纷纷效仿相关企业走向多元化经营的方向。但不可否认的是,一切企业得到了巨大的成功而另一些企业则面临破产。所以,在实际的多元化经营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充分了解建筑企业自身的情况,立足在自身的发展现状上,制定出科学的发展战略和多元化经营方案,以充分发挥多元化经营的优势。而考虑到建筑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发展的好坏也影响到民生经济,因此,在选择经营模式是,一定要根据实际出发,切记盲目的跟风。

2.以主业为依托促进相关多元化发展

众所周知,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促进企业盈利和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要实施多元化的经营,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注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发展,以核心竞争力为依托,做好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通过共享企业管理经验、经营模式以及销售渠道和服务渠道等资源,最大限度的降低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成本,从而达到提升竞争力,保障企业经济效益的目标。另外,因市场的开拓性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这也无疑为建筑企业的投资形成了一定的风险,要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战略必须首先在建筑主导实力上站稳脚步,才能在相关多元化领域中取得一定的进步。

3.重视多元化经营的整合

因优势和资源的限制,建筑企业的经营产业数目也是有限的,就传统的多元化经营来看,如果多元化的经营领域过多,建筑企业可能造成无法符合反而削弱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我们在选择多元化经营的过程中还应注重实施的程度。除此之外,要想是的多元化的经营取得成功,就要做好实施全过程的工作。包括前期的准备工作、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过程的资源整合问题,也就是说,在进行多元化经营的前,应进行详细的计划。但建筑市场的不确定使得企业的多元化经营往往会有很多变化,所以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必须侧重于各个业务模块之间的整合管理。

4.坚持专业化的道路,以增强竞争力

前面说到,建筑企业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属于经营模式,只要不脱离实际,并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需求模式,就能开展起来。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其专业性较强,如果在专业化的道路上则需要将精力放在加强主业的核心竞争力上,这也是推动多元化经营,为经营战略打下基础的首要条件。核心竞争力关系着企业的市场发展,是提升企业整体市场竞争实力的关键,坚持专业化的道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产业优势,更能巩固企业的地位。我们可以通过增加企业产品的附加值,使得利润了逐渐变高,更要重视起对人才的培养,以打造出更优秀的研发和管理团队。另外,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也能在一定意义上提高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基于此全面促进多元化的经营顺利开展。

四、结束语

建筑行业作为支撑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其发展的好坏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要做好企业的财务绩效,促进多元化经营的发展,还必须充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立足于自身的现状,以主业为依托进一步强化相关多元化经营的发展,注重多元化经营的整合,全面推动建筑企业的经营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良. 中国建筑企业多元化与绩效关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2]崔丽. 中国上市钢铁企业多元化经营模式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3]赵进. 建筑企业多元化经营与财务绩效关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朱海英. 我国民营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

[5]李雪峰. 多元化经营与公司绩效关系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6]邓晓芳,刘海萍,郝生跃. 上市建筑业企业多元化经营与经济绩效关系实证研究[J]. 工程管理学报,2014,01:128-132.

上一篇:浅议企业并购中的整合问题 下一篇:分析基层社保档案管理工作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