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杂交粳稻常优5号在安徽省沿江稻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10-19 11:51:38

优质杂交粳稻常优5号在安徽省沿江稻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常优5号以其米质优、食味佳、熟期适宜、高产稳产、抗性好等综合优势深受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和稻米企业的青睐。总结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从播期选择、移栽、施肥、管水、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出了高产栽培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 杂交粳稻;常优5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安徽省;沿江稻区

中图分类号 S511.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33-02

Abstract Changyou 5 favored by farmers especially rain-production households and rice enterprises with comprehensive advantages of its good quality,good taste,suitable maturity,high yield,good resistance etc,the characteristics were summarized,and the high-yielding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proposed from selection of sowing period,transplanting,fertilization,water management,pest control etc.,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Key words hybrid japonica rice;Changyou 5;characteristics;cultivation techniques;Anhui Province;rice production area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常优5号是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用“常01-11A”与“CR-27”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晚粳新组合,2010年通过江苏省审定(苏审稻201019)和国家审定(国审稻2010037)。常优5号的米粒较长,外观色泽透明,蒸煮米饭口感柔软,富有弹性,食味品质上佳,米质经检测达到国标二级优质稻谷标准[1-2],同时以其熟期适宜、高产稳产、抗性好等综合优势深受农民尤其是种粮大户和稻米企业的青睐[3]。为此,2014年和2015年笔者引入常优5号进行了试验示范,总结其高产栽培技术。

1 主要特征特性表现

1.1 生育性状

2014年5月28日播种,9月3日始穗,9月7日齐穗,抽穗期比对照嘉优2号迟1 d,11月10日成熟,比对照早熟2 d,全生育期166 d;2015年5月28日播种,9月2日始穗,9月7日齐穗,抽穗期同2014年,11月1日成熟,全生育期157 d。从2年总体的结果看,常优5号生育性状较稳定(2015年全生育期比2014年短9 d的原因是2015年10月气温较2014年同期偏高所致),为单季粳稻中迟熟品种。

1.2 经济性状

2014年试验结果:有效穗数242.1万穗/hm2,穗总粒数168.23粒;结实率73.18%;千粒重25.49 g。2015年试验结果:有效穗数216.45万穗/hm2,穗总粒数201.24粒;结实率74.45%;千粒重26.32 g。从穗粒结构可以看出,常优5号为穗粒并重型杂交粳稻组合,结实率一般,千粒重中等。

1.3 产量

2014年对比试验产量9.0 t/hm2,比对照嘉优2号增产6.44%;2015年对比试验产量8.6 t/hm2,比对照常优粳6号减产8.46%;2年平均产量8.8 t/hm2,由数值可以看出,常优5号产量水平中等。

1.4 抗性

常优5号植株较高,2年试验株高均在130 cm以上,高于同期种植的杂交粳稻组合,显著高于常规粳稻品种。2014年株高133.0 cm,比对照嘉优2号高13.8 cm;2015年株高130.9 cm,比对照常优粳6号高5.8 cm,由于植株偏高,因而表现抗倒性不强,成熟时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植株倾斜或倒伏现象。常优5号熟期转色顺畅,不早衰。在2年试验中,常优5号均出现少量恶苗病病株,表现轻感恶苗病;2014年细菌性基腐病中等发生,2015年轻发,表现易感基腐病;2014年稻曲病发生较重,2015年轻发,表现易感稻曲病。2014年和2015年在水稻生长期间,天气均有利于稻瘟病的发生,但常优5号未见叶瘟和穗颈瘟的发生,表现抗稻瘟病,这与该品种在江苏表现一致[1]。

1.5 农艺性状

常优5号水稻在前期表现为株高较高,分蘖能力处于中等水平,株型适中,较为紧凑;中期以后,叶片长势上挺,长窄状,叶片的颜色为浅绿色;后期以后,剑叶长度增大,挺直,稍微向内部凹进,株型紧凑,叶下禾;成熟时,叶色呈淡黄,茎秆顺直,谷粒稍长,有1~2 cm顶芒,脱粒性中等,不易落粒。

2 主要高产栽培技术

2.1 科学选择播种期

2014―2015年试验表明,常优5号在安徽沿江稻区属单季粳稻中迟熟品种,为了确保品质,灌浆结实的时间宜安排在9月中下旬和10月上旬,据此倒推,该品种适宜在5月下旬到6月上旬进行播种。由于常优5号植株较高,早播极易导致植株偏高,增加倒伏危险,不利于机械收割,故在适宜播种期内适当迟播有利于提高抗倒性;常优5号高产的灌浆结实期较长,宜在9月上旬齐穗,故高产栽培的最适播种期为5月25日至6月5日。由于常优5号易感恶苗病,因此播种前一定要进行药剂处理。

2.2 适时移栽,保证基本苗

在安徽省的沿江水稻生产区,常优5号对人工及机械栽插2种方式均比较适合。常优5号属优质穗粒并重型品种,要提高产量,有效穗数一定要充足,保证达到225万穗/hm2左右。要达到这个要求,首先必须保证基本苗充足,不同的插秧方式,适宜的基本苗数也有一定的差异。对于手工栽插方式,在秧龄30 d左右时进行移栽,行株距以16.7 cm×24.0 cm为宜,插植密度控制在25.5万~27.0万穴/hm2,每穴插3~4苗(含分蘖),基本苗保证达到75万~105万株/hm2;机插育秧硬盘播种量每盘掌握湿谷100~120 g,秧龄15~18 d移栽,此时叶龄在3.5叶左右,行株距以30 cm×(14~16)cm为好[3]。

2.3 施足基肥,适施分蘖肥和穗肥

常优5号需肥量中等,适合中上肥力田块栽培,一般施N 195~225 kg/hm2[3]。常优5号杂交稻在生长的前期秧苗长势旺,中期生长速度快,为了防止剑叶发生旺长,施用氮肥时要控制好各个时期用量比例,一般基肥、分蘖肥、穗肥分别占40%、25%、35%,氮磷钾肥要保证均衡。基肥的量要施足。移栽后的7 d左右,在除草剂施入的基础上,施入适量的尿素,在幼穗分化Ⅳ期,分别施氯化钾、尿素140~160 kg/hm2。

2.4 科学管水,协调群体环境

水分管理上进行合理统筹,可达到减低病虫害的发生几率、提高米质的效果。对于栽插采取手工方式的大田,在幼苗生长的初期,重点的目标是促使早发快发。适时烤田,一般在苗的数量在210万株/hm2时进行为宜,以对无效分蘖起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对于机插稻,一般在移栽的时候秧苗的根系数量少、长势弱,因此栽插结束要要及时灌溉,适时烤田,一般在苗的数量在225万株/hm2时进行,以对苗进行控制,切记,机插秧苗的根系分布范围很浅,不能过重烤田,一定要采取轻烤的方式,且多次进行,直到叶片的颜色开始褪黄即可。水稻抽穗时前后,田间的水层深度要适宜,灌浆结实期的水分管理上要保证干湿交替,黄熟期的断水不可过早,以免对水稻的产量及品质产生不利影响[4]。

2.5 大田病虫害防治

在返青至分蘖前期,重点防治稻蓟马和白背飞虱危害,药剂可选用啶虫脒、吡蚜酮;中期重点防治螟虫和纹枯病,药剂可选用康宽、井・蜡芽、阿特米等;在孕穗期要特别加强对稻曲病的防治,药剂可选用爱苗、阿米妙收等;破口前3~7 d,选用三环唑预防[颈瘟;抽穗后重点防治稻飞虱,药剂可选用吡蚜酮、烯啶虫胺等。

2.6 适时收割,保证品质

常优5号成熟期在10月底至11月初,温度较低,进入黄熟慢,为了保证稻谷品质,不可提早收割。当黄熟谷粒达95%时,应根据天气预报及时在晴天露水干后收割,脱粒后晾干,风干或间歇晒干,如采用烘干,宜选择温度中较低档[5-6]。

3 参考文献

[1] 钟卫国,王小虎,俞良,等.优质杂交晚粳新组合常优5号的选育与应用[J].杂交水稻,2013,28(1):22-25.

[2] 苏建国,顾宗福,李小妹,等.“常优5号”特征特性及其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0(5):53-54.

[3] 孙菊英,赵品恒.优质杂交粳稻常优5号的特征特性及高效栽培关键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2(2):80.

[4] 张建平,李金凤,杨青,等.“常优5号”性状特点及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5):44-45.

[5] 何建华,陆海明,袁进康,等.优质杂交粳稻常优5号高产制种技术[J].杂交水稻,2011,26(4):36-37.

[6] 俞良,王小虎,季向东,等.三系杂交粳稻“常优5号”优质高产制种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6):38.

上一篇:陕北枣树绿盲蝽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下一篇:东北茶实生苗培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