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术生长发育特性及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

时间:2022-08-27 09:45:30

白术生长发育特性及规范化种植技术标准

摘要 白术为我国传统大宗中药材,是景宁县主要草本药材。阐述了白术的生长发育特性,并从适生环境、选地整地、术栽处理、适期种植、肥水管理、中耕除草与摘蕾、留种等方面对其科学规范化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以期为景宁白术产业的规范化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白术;生长发育特性;规范化;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67.233.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09-0099-01

白术为菊科植物,别名冬白术、淅术、桴蓟、于术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凉爽气候,以根茎入药,具有多项药用功能。味甘、苦,性温,是补气中药,主治脾气虚弱、神疲乏力、食少腹胀、气虚自汗、大便溏薄、胎动不安、小便不利、水肿。《医学启源》记载:去脾胃中湿,除湿益燥,和中益气,温中,除胃热,强脾胃,进饮食,安胎。现将白术生长发育特性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 生长发育特性

白术需栽种2年才能收获商品,第1年用种子培育术栽,第2年大田种植收获商品。白术种子在15 ℃以上开始萌芽,25~30 ℃为发芽较适温度,35 ℃以上发芽缓慢,并发生霉烂,40 ℃以上种子全部失去生命力,且霉烂。气温在18~20 ℃之间,且有足够水分,播种后10~15 d开始出苗。种子发芽需要较多水分,一般吸水量为种子重量的3~4倍,才能促使种子发芽。幼苗出土后能经受短时间霜冻。

景宁县培育术栽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后10~15 d出苗,10月中下旬收获术栽,产鲜术栽4 500~7 500 kg/hm2,种术栽室内贮藏越冬后翌年再移栽大田。大田生产因气候关系差异较大,景宁县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种植,11月上中旬收获。生长期间,3―8月地上部干重增加较快,而地下部干重增加缓慢。8月上旬至10月中旬,前期积累于地上部的养分和这一阶段制造的养分大量向根状茎转移,地下茎迅速膨大,干重快速增加。10月下旬至11月下旬,地下部干重增加减缓,地上部开始衰败,干物质不再增加,到后期还略有下降。从出苗至收获天数一般为230~240 d,11月上中旬,茎杆由绿色转枯黄时即可采收,一般可收商品3 000 kg/hm2左右。

2 规范化栽培技术

2.1 适生环境

白术喜凉爽气候,怕高温多湿。日平均气温在30 ℃以下,植株生长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超过30 ℃时,植株地上部生长受到抑制。不同器官组织的生长发育对温度条件有不同的要求,其生长发育所需的适宜温度范围:顶芽萌发生长至出苗为10~15 ℃,地上部生长为20~25 ℃,地下部根茎生长为24~28 ℃。宜选择透水性好、较疏松肥沃的砂质壤土;过分黏重、易积水的土壤或保肥差的沙土不适合种植白术。白术生长适宜的水分为土壤含水量30%~50%,特别是后期根茎膨大期,如遇严重干旱,土壤含水量10%以下,会影响根茎的增大。生长期内,田间积水,会造成植株生长不良,并易诱发病害。白术生长喜光照,但在7―8月高温季节适当遮蔽,有利于白术生长。

2.2 选地整地

白术耐寒,能忍受短期-10 ℃左右低温。育苗地宜选在气候凉爽的区域栽种,坡地一般选北向、东北向的山坡丘陵,并应选择疏松肥沃、透水性好、土层较厚、高燥的砂质壤土。育苗地忌连作,以免土壤带菌造成病害大面积发生,一般间隔在3年以上。不能与白菜、花生、玄参、油菜、烟草和其他收获地下根茎等作物轮作,前作以禾本科作物为好。注意在坡地育苗时,应沿坡逐年向上选择育苗地,以减少病害发生[1]。

前作收获后,在选好的土地上进行秋耕,深度30 cm,翻耕时施充分腐熟的厩肥22.5 t/hm2,或尿素150 kg/hm2、磷肥375~525 kg/hm2、钾肥112.5~150.0 kg/hm2作为基肥,均匀翻入畦内。整地时要精耕细耙、细碎平整,做成高20~30 cm、宽120~130 cm的苗床,畦呈弧型,沟深、宽各为25 cm,以便于排水。

2.3 术栽处理

术栽药剂浸种处理是综合防治白术白绢病、根腐病等病害的重要措施。栽前用50%多菌灵或65%代森锰锌500倍液浸术栽4~5 h,或者用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浸种1 h。

2.4 适期种植

白术传统主产区栽种期很长,一般在11月中旬至翌年2月下旬,以12月下旬至翌年1月上旬为好。一般采取穴栽,实行宽窄行栽种。1.2 m宽的畦面栽种4行,两边窄行的行距30 cm,中间宽行行距40 cm,株距约25 cm。术栽不宜栽种过深,一般穴深10 cm左右,每穴放术栽1~2个。栽种时,使术栽芽头向上,齐头不齐尾,栽后覆土与畦面平(约10 cm)。栽种时按大小分类,分开种植,使出苗整齐,提高质量[2]。

2.5 肥水管理

从栽种至出苗,最长需3个月左右,为达到高产,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施尿素105~150 kg/hm2、过磷酸钙360~450 kg/hm2、硫酸钾105~120 kg/hm2,或施复合肥525~600 kg/hm2。种植后如有条件,可在畦面用充分腐熟的厩肥15.0~22.5 t/hm2覆盖,厩肥施用要求摊铺均匀,并取沟泥均匀盖铺于厩肥上,泥土覆盖厚度为3 cm[3]。

应早施适施苗肥,苗肥分2次施,第1次齐苗后(称齐苗肥),施尿素112.5 kg/hm2、过磷酸钙540 kg/hm2、硫酸钾105 kg/hm2,或施复合肥525~600 kg/hm2,或施稀薄人粪尿11.25~15.00 t/hm2,结合中耕除草和培土进行。第2次在5月中旬至6月上旬植株生长旺期(称壮苗肥),施尿素75 kg/hm2,硫酸钾52.5 kg/hm2,或复合肥225 kg/hm2。在摘蕾后,需重施氮肥作摘蕾肥,施尿素150~225 kg/hm2,或复合肥450 kg/hm2,或施稀薄人粪尿15.00~18.75 t/hm2。

重施摘蕾肥后,再看苗少量施用氮肥及配施少量磷、钾肥,一般在8月底至9月上旬,施尿素75 kg/hm2+磷酸二氢钾15 kg/hm2,对水7 500~10 500 kg/hm2喷施于叶面。施肥时如果田间相对湿度小、土壤含水量低,施肥时尽量采用对水泼浇,以增加田间湿度及土壤含水量。如果田间相对湿度大,土壤含水量多,施肥尽量改用穴施或撒施[4]。

2―7月,对水分需求不多,而此时产地往往雨水较多,因此应重点做好排水工作。容易淹没的田块不能种植白术。种植白术田块四周应开好排水沟,根据田块大小,中间开1~3条腰沟,以利排水。排水沟深度应在35 cm以上,做到雨停水干。8月以后,白术地下根茎开始膨大,需水量增加,如遇干旱,田间土壤含水量少于10%,应适当浇水抗旱,严禁漫灌(可结合施肥抗旱)。

2.6 中耕除草与摘蕾

幼苗出土后,5―6月间要及时除草。苗期结合施肥进行中耕除草,植株生长进入旺期(封行)一般不再进行中耕除草。 除留种植株外,白术商品生产需适时摘除花蕾。在6月中旬至7月上中旬,植株开始逐步现蕾开花,进入生殖生长。因此,应分次进行摘蕾,逐次摘净,减少养分消耗,促进根茎膨大。一般在20~25 d分2~3次摘完[5]。摘蕾应在晴天露水干后进行,摘蕾时,一手捏住茎杆,一手摘下花蕾,不伤及茎叶,不动摇白术根部[5]。

2.7 留种

7月中下旬,选生长茂盛、茎杆粗壮、植株顶端开花早、花蕾大、无病虫害植株作为留种株,每株留花蕾6~10个。11月上中旬挖取留种植株,扎成小把倒挂于阴凉通风处,15 d后置阳光下晒2~3 d,取出种子,扬去绒毛与瘪籽,装入布袋即可。

3 参考文献

[1] 郑小东,刘利华,刘小丽,等.白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8(12):58-60.

[2] 徐玉英,梅明清,舒勤毅,等.白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3(2):111.

[3] 付淑华,胡华琼,孙桂文,等.白术地套种玉米高效栽培技术[J].天津农林科技,2014(3):14-15.

[4] 朱校奇,宋荣,吴章良,等.湖南平江白术栽培技术规程[J].热带农业科学,2015,35(5):19-22.

[5] 朱金英,高春华,韩金龙,等.白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J].现代农业科技,2016(1):126.

上一篇:邛崃市山地引种秃杉育苗技术 下一篇:不同植龄铁皮石斛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差异及相关...